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曦

(阿壩師專民族學教授)

鎖定
趙曦,男,1952年生於四川茂縣。文學碩士,現為阿壩師專民族學教授
中文名
趙曦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52年
畢業院校
四川師範大學
學位/學歷
碩士
職    業
教師
性    別

趙曦學習經歷

1979年考入四川師範大學中文系,1983年獲文學學士學位

趙曦主要論文

1、一縷添織在民間文學錦毯上的金線――――評羌族第一部長篇敍事詩《木姐珠與鬥安珠》――阿壩師專《教學與研究》1984.1
2、從羌族的釋比經及神話傳説看白石崇拜――――阿壩師專《教學與研究》1984.2
該文的主要觀點被日本早稻田大學中國羌族最新研究成果介紹。
3、四川岷江上游羌族釋比經調查――――中國社科院民間文學論壇 1986.5
4、《流淌在中介地帶的情詩》——新草地1989年小説巡禮——新草地1989 6
5、《山的迴音撞出的詩情.》—電影世界 1989 5
6、rLUHPI崇拜之族構指向思考――――阿壩師專學報 1988.1
7、羌族的勒色與釋比教考略―――――阿壩師專學報 1988.2
8、木比塔考――――― 阿壩師專學報 1988.5 獲四川社科二等獎
9、羌族釋比的天穹與世界――羌族宗教文化與文學藝術――羌族歷史文化集
10、從釋比經典探索鐵與羌族社會經濟的關係――四川民族史志1991.
11、羌族釋比經典與羌族神靈系統調查――――民族論叢1990
12、羊-刮達--舅舅-——四川岷江上游羌族喪葬考察 …………日本早稻田大學《中國民俗研究通信》1990 2
13、羌族的澤――哦魯劈原形與中國美之考―――阿壩師專學報 1990.6
14、藝術與認同——阿壩師專學報 1988 2
15、羌族社會親屬稱謂調查 阿壩師專學報 1992.6、
16、羌族釋比經典中所涉及的成都開發------《文史雜誌》 1992 .4
17、略論羌族的母系氏族[J]阿壩師專學報 1993 1
18、課程文化——四川教育2006 、6
19、羌族民族英雄史詩澤基格布解讀——戰神到和平神[J].民族文學研究,2009 ,(3).
20、領羊 吆豬____ 非戰祀和的宗教聖境心結-----解讀羌族宗教經典,[J].西南民族大學2008,(8)
21、羌族文化空間的多重性與發展價值考量,[J].西北民族大學2008,(5)
22、拍德直改——兼論長江上游古蜀太陽神族與太陽神祭祀的藴含,[J].中華文化論壇,2009(3).
23 羌族建築文化的發展斷裂與恢復建構,[J]聯合國國際生態與安全.中英文對照,2009,(6).
24、羌族釋比經典中古蜀都王的歷史疑案——兼論長江上游古羌蜀和諧文化[J].西南民族大學2010(1)
25、中國羌族建築文化的重現與重建[J]中國民族博物館研究.羌族文化專刊2008,(2).
26、重建視野下:對羌族羅則、基勒的人本文化價值解讀[J] 阿壩師專學報2008.3、
27、羌漢文化生態對話發展中釋比文化[J]阿壩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9(2)
28、釋比文化與基督教對話的文化指歸[J] 阿壩師專學報2009、3
29、羌藏文化對話發展中的羌族釋比文化[J]阿壩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9、4
30、農村課改聚焦四川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師資篇 [J]教育科學論壇2005(8)
31、趙曦 農村教師學習型組織的探索 [J]教育科學論壇2006(4)
32、教育落差中的精衞精神 [J]教育科學論壇2006(6)
33、放飛班級文化的詩意生命 [J]教育科學論壇2008(3)
34、勒色:羌族民居建築文化符號[J]文藝爭鳴 2010 、2 28次
35、守候與認同:羌族勒色與漢族廟館宗教建築對話的文化指歸[J]西北民族研究2010 2
36、重建:文化的深度發現與可持續再生解讀——以512災後羌族蒲溪休溪羌寨重建的案例為例[J]阿壩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9、4
37、對話:宗教文化不平衡與平衡共生共享的辯證法《西藏民族學院學報》2010 (5)

趙曦主要著述

1、專著:《神聖與親和——中國羌族釋比文化調查研究》民族出版社 2010
2、合著:
《白石、釋比與羌族》中國文聯出版社 2010 5
《語文名篇學習辭典》北京 民族語文出版社 1994

趙曦科研項目

西藏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聘為特約研究員,參加其2006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批准文號:06BZJ13)《中國民間信仰及原始宗教調查與對策研究》。該課題已經結題。
主持四川省2009年社科委託課題《羌族釋比文化生態重建、發展研究》
受四川師大科研處邀請,擔任其所承擔的藝術類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岷江上游羌族聚居區文化藝術生態保護髮展研究》第一主研。 [1] 

趙曦所獲獎勵

四川省委宣傳部省教委:四川省教書育人先進個人稱號
四川省政府: 民族團結先進個人稱號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趙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