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憲

(朝鮮王朝中期學者、官員)

鎖定
趙憲(朝鮮語:조헌,1544年—1592年),朝鮮王朝中期學者、官員、義兵將。字汝式,號重峯、陶原、後慄,本貫白川。壬辰倭亂中殉國。 [1] 
本    名
趙憲
汝式
重峯、陶原、後慄、本貫白川
民族族羣
朝鮮族
主要作品
《重峯集》

趙憲人物生平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六月二十八日,趙憲出生於京畿道金浦縣。父趙應社為窮困儒生,“門地卑微”,趙先也從小就耕田牧牛,但仍刻苦讀書。十二歲受學於金滉,後成為李珥成渾之門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入學成均館,與諸生伏闕彈劾受寵於王大妃尹氏(文定王后)之妖僧普雨。隆慶元年(1567年)科舉及第,補權知校書館副正字,後升至校書館著作。萬曆二年(1574年)以質正官之身份,隨聖節使樸希立出使明朝,調研明朝文物制度,回國後上《東還封事》。歸國後歷任校書館博士、户曹及禮曹佐郎、成均館典籍、司憲府監察,萬曆五年(1577年)因事下獄,流放富平。萬曆九年(1581年)春拜工曹佐郎,旋遷全羅道都事。翌年移拜宗廟署令,又外放為報恩縣監。萬曆十二年(1584年)冬,因黨爭被罷官,遷居忠清道沃川郡。萬曆十四年(1586年)起復為公州牧教授兼提督屬校官,上萬言疏,不被朝廷採納,於翌年憤而辭官,隱居於沃川講學。萬曆十七年(1589年)四月匍匐宮闕,持斧上疏,“極言朝政得失,羣小欺君誤國、黷貨害民之狀”,觸怒宣祖,被流放咸鏡道吉州。十月,鄭汝立謀反事泄,作為西人黨的趙憲也獲得釋放。萬曆十九年(1591年)三月,再次持斧上疏,請求“斬倭使以奏天朝”,不報。翌年就爆發了壬辰倭亂,趙憲逃亡忠清道清州,隨即於五月初三日倡義起兵,募集一千六百餘人,八月初一日與靈圭所率僧軍擊敗日軍,收復清州,宣祖遙授奉常寺僉正。八月十八日在攻打忠清道錦山郡日軍的過程中陣亡。後追贈諡號“文烈”。 [1-2] 

趙憲個人作品

趙憲有《重峯集》傳世。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