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赴闕

(南宋文天祥詩作)

鎖定
《赴闕》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概括了一年來國家面臨的險惡形勢,既以曲筆説明了作者內心的苦痛,又洋溢着熾熱的愛國激情,是《指南錄》激越、憤慨的序曲之作。
作品名稱
赴闕
作    者
文天祥
創作年代
南宋
出    處
全宋詩
作品體裁
五言律詩

赴闕作品原文

赴闕
楚月穿春袖,吳霜透曉韉。
壯心欲填海,苦膽為憂天。
役役慚金注,悠悠歡瓦全。
丈夫竟何事,一日定千年。 [1] 

赴闕註釋譯文

赴闕詞句註釋

①闕:皇帝宮外的門樓。赴闕,是指向皇帝官門所在地趨趕。
②楚月:古楚國一帶上空的月亮。
③吳霜:古吳國一帶承受的寒霜。楚月吳霜,是作者用自已赴闕所處地理位置的變化,含蓄、概括而又形象地寫明自己勤王的痛苦經歷。
④韉(jiān):馬鞍下的布墊。
⑤壯心欲填海:作者用典故比喻自己保衞國家的雄心壯志,如同我國古代神話中的禽烏精衞一樣,不停地口銜石子去填大海,意志堅決,毫不動搖。
⑥苦膽為憂天:也是作者用典故描繪自己的內心世界、願意像古越王勾踐那樣卧薪嚐膽,發奮圖強、興復國家。
⑦役役慚金注:役役,指奔波的勞累;金注,指金注碗,一種金子做成的器皿。德祐元年十月,宋恭帝曾下詔表彰文天祥,並賜以二十兩金子鑄成的注碗。整句詩是説,雖然奔波得十分勞累,但對皇帝的倚重和賞賜,仍然深感慚愧。
⑧悠悠嘆瓦全:悠悠,指深長的慨嘆。瓦全,則指“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典故。此前,文天祥多次提出與元軍血戰的建議,都遭到了當權者的制止。嘆瓦全,是作者深感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在宋朝決策人物中,苟安、瓦全的思想還佔着上風。
⑨一日定千年:是作者深感赴闕救亡,時間緊迫,責任重大,希望以急行軍爭取時間,力挽狂瀾,以定國家存亡的千年大計。 [1] 

赴闕白話譯文

楚地的月光,照射着春裝的衣袖;吳地的寒霜,浸透了乘馬的鞍韉。懷着救國的壯志,帶軍隊奔向臨安,像精衞在銜石填海;擔心國家覆亡,如越王勾踐頻嘗苦膽。行軍雖然勞累,想到國家對自己的倚重,曾經給予金注碗的賞賜,心裏不免愧慚;令人感嘆的是,到此危急關頭,還有人打算着苟且、瓦全。真正的大丈夫,怎樣面對這萬難的形勢?奔向臨安、奔向臨安!—天雖然短暫,卻關係着國家存亡的大計千年。

赴闕創作背景

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正月,元軍大舉進攻南宋。遠在江西贛州任提刑官的文天祥,接到朝廷命令,要他起兵勤王。文天祥毀家紓難,克服種種艱難險阻,在極短時間內,募集五萬義兵,準備趕赴京城臨安 (今杭州)。但他所統領的義兵卻遭到謗議,屢受阻撓,幾經周折直到八月才抵達都門。朝廷不讓入衞,竟被派到離臨安數百里之外的平江(今蘇州)駐紮。不久,前線吃緊,局勢惡化,這年十一月,元軍攻破臨安大門獨松關,兵臨城下,危在旦夕,昏庸的南宋君臣,才倉惶地再召文天祥星夜兼程回師捍衞臨安。,南宋朝廷在更加險惡的形勢下,才允許文天祥率領義兵奔赴臨安。這首《赴闕》詩,正作於平江入衞的行軍中。 [1] 

赴闕作品鑑賞

這首詩短小精煉又內容豐富,沉鬱而又激昂,生動的表現了文天祥在國難當頭時赴闕的複雜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了他衞國救國的決心、苦心和忠心。 [1] 

赴闕作者簡介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寶祐四年(1256)進士第一。歷知瑞、贛等州。德祐元年(1275),元兵東下,他在贛州組義軍,入衞臨安(今浙江杭州)。次年任右丞相,出使元軍議和,被扣留。後脱逃到温州。端宗景炎二年(1277)進兵江西,收復州縣多處。不久敗退廣東。次年在五坡嶺(在今廣東海豐北)被俘。拒絕元將誘降,於次年送至大都(今北京),囚禁三年,屢經威逼利誘,誓死不屈。編《指南錄》,作《正氣歌》,大義凜然,終在柴市被害。有《文山先生全集》。 [2] 
參考資料
  • 1.    夏延章.文天祥詩文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94:20-22
  • 2.    繆鉞 等.宋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