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赫爾曼·沃克

鎖定
赫爾曼·沃克(1915年5月27日-2019年5月17日),美國現實主義作家、普利策獎得主。
赫爾曼·沃克以現實主義筆法創作戰爭題材小説而享有盛名,創作有普利策文學獎獲獎作品《凱恩艦譁變》(被改編成話劇《譁變》),以及《戰爭風雲》和《戰爭與回憶》兩部西方描繪“二戰”經典著作。沃克創作的《戰爭風雲》曾被人譽為二十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1] 
2019年5月17日,赫爾曼·沃克去世,享年103歲 [1] 
中文名
赫爾曼·沃克
外文名
Herman Wouk
國    籍
美國
民    族
猶太人
出生日期
1915年5月27日
逝世日期
2019年5月17日
職    業
美國小説家
主要成就
憑藉《凱恩艦譁變》獲得普利策文學獎
出生地
美國紐約
代表作品
戰爭風雲》和《戰爭與回憶

赫爾曼·沃克人物生平

赫爾曼·沃克 赫爾曼·沃克
1915年5月27日,赫爾曼·沃克出生於紐約布朗克斯區,他的父母是俄裔猶太移民。他的母親伊瑟·李·斯庫瑟孕育有三個孩子,赫爾曼是第二個孩子。沃克的父親艾伯拉罕·以撒·沃克辛勤工作以養家餬口,憑藉自己的努力使家庭擺脱了貧困,還開辦了一家洗衣店。13歲時,沃克的外祖父門德爾·萊布·萊文從明斯克來到美國與他們居住在一起,並負責對外孫進行正統的猶太教育,這讓年少的沃克感覺到非常沮喪。不過,猶太教最終成為沃克個人生活和事業的一部分。
1934年,赫爾曼·沃克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比較文學和哲學學士學位,在校期間,他還擔任了哥倫比亞大學幽默雜誌《哥倫比亞小丑》的編輯。
1937年,赫爾曼·沃克進入美國財政部工作,還在一間神學院做兼職教授。珍珠港事件後,他加入美國海軍被派往南太平洋,參加了新的格魯吉亞戰役、吉爾伯特和馬紹爾羣島戰役、馬里亞納和帕勞羣島戰役、呂宋島戰役、靈加延灣入侵和沖繩島戰役
1945年,赫爾曼·沃克與貝蒂·布朗結婚,沃克習慣於將自己的作品閲讀給妻子聽,1979年貝蒂成為沃克的出版經紀人。兩人的婚姻持續了66年,直到2011年妻子去世。他們育有三子,其中一子不幸夭折。
他的處女作《奧羅拉島的黎明》主要就是在服役期間創作的,出版商將合同送到了他服役所在的船上,這部小説出版於1947年。
“二戰”結束後,赫爾曼·沃克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小説創作的生涯,成為職業作家。1948年,沃克創作並出版了《少年赫比》 [1] 
2015年出版的《水兵和小提琴手》是赫爾曼·沃克的最後一本小説 [1] 

赫爾曼·沃克主要作品

赫爾曼·沃克 赫爾曼·沃克
20世紀70年代,赫爾曼·沃克先後出版了《戰爭風雲》(The Winds of War,1971年F 和它的續篇《戰爭與回憶》(War and Remembrance),1978年),在同一時期,施鹹榮等譯的《戰爭風雲》以內部發行的方式被譯介到中國,吸引了眾多讀者。這兩部作品是西方描繪“二戰”的經典著作,《紐約時報》曾評價稱,“僅憑《戰爭風雲》和《戰爭與回憶》便足以奠定沃克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戰爭風雲》和《戰爭與回憶》堪稱用小説藝術展現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景。它以美國海軍軍官維克多·亨利一家為中心輻射開去,描繪了一幅大規模世界戰爭的真實、宏偉的圖景。書中人物眾多,上至羅斯福、丘吉爾、希特勒等交戰各國最高領導人,下至一般士兵和普通老百姓,都在作者的筆墨之下出現。所述故事從1939年德軍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開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戰爭結束為止,涉及大多數主要戰場和重要事件。全書篇幅很長,但讀來毫無滯澀繁重之感。赫爾曼·沃克顯然是位善於佈局謀篇、巧於急張緩弛的故事大家,他讓維克多·亨利一家以及與之有關的眾多人物儘可能但又合乎情理地置身於人們都知道的重大歷史事件中,使讀者隨着故事的進展,不由自主地為這些人物的命運而擔憂、緊張、欣慰、悲哀;同時,作者生動細膩的描寫,又讓讀者對許多重大歷史事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相比之下,《凱恩艦譁變》的場景就小多了。它只是講了在太平洋戰場一艘美軍軍艦上發生的“譁變”事件,人物也主要是一些中下級軍官和士兵。全書描寫的是戰爭中的一個側面,但對戰爭與人們關係的反映卻是比較全面的。
作為現實主義作家,赫爾曼·沃克以故事跌宕起伏、人物命運多舛取勝。他的這幾部小説,故事情節都用白描的筆法娓娓道來,書中基本沒有直接的心理描寫,人物性格都從對話和行為中表現出來,並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而不斷深化。這種寫法的好處,是不打斷讀者的閲讀思緒,讓讀者不知不覺地陷入書中規定的人物和故事之中,手難釋卷,印象深刻。
赫爾曼·沃克的作品讓人百讀不厭,除了故事講得引人入勝之外,還在於它的真實:故事細節上的真實和歷史事件上的真實。沃克為寫作《戰爭風雲》和《戰爭與回憶》,足跡幾乎遍及歐、亞、非大陸數十個國家,翻閲了大量歷史資料,採訪過幾百名經歷過二戰的人。正如作者所説:書中關於亨利一家的人物和事蹟純屬虛構,但有關戰爭的史實是確鑿的,統計數字是可靠的,那些大人物的言行要不是根據史實,便是根據可靠的記載。真實是文學作品的基礎,對史詩性作品來説尤其如此。
赫爾曼·沃克把自己的文筆着落在戰爭上,自然不是為了用人類自相殘殺的悲劇來吸引讀者,而是有他深層的思考。戰爭,作為“一種古老的思想習慣,一種古老的心理狀態”,幾乎貫穿於人類的全部發展過程之中。舉凡人類社會的美好、醜陋、善良、殘忍,都能在戰爭中得到充分體現。對於以前的統治者、現在的“政治家”來説,戰爭不過“是政治的繼續”,是運籌於他們心中的一種決策,一種選擇;而對於千千萬萬普通百姓來説,戰爭則是讓人們付出血淚的一種詛咒,是揮之不去的一個噩夢。基於此,沃克沒有把自己的作品簡單地寫成正義戰勝邪惡的英雄主義讚歌。在他的筆下,既寫了如海軍軍官維克多·亨利父子三人(《戰爭風雲》和《戰爭與回憶》)、威利·克依斯(《凱恩艦譁變》)等人一樣由普通人成長的英雄,又對像歷史學博士埃倫·傑斯特羅、外交官萊斯里·斯魯特(《戰爭風雲》和《戰爭與回憶》)等一樣軟弱、自私和正義感交織在一起的人給予了理解,甚至對像海軍艦長菲力普·魁格(《凱恩艦譁變》)一樣因不堪戰爭壓力而變得偏執、膽怯的人物也表示了同情。沃克的作品告訴人們:戰爭或許能判別出人們的無畏和膽怯,但人類卻不是為戰爭而活着的;文學描寫戰爭,不是為了讚美戰爭,甚至也不是為了讚美戰爭中的“英雄主義”。那麼,我們為什麼要讀戰爭題材作品呢?赫爾曼·沃克在《戰爭風雲》的《作者前言》中説的一段話,也許道出了原因:“《戰爭風雲》的主題和宗旨,可以在法國猶太作家朱裏安·班達的幾句話裏找到:如果世上確有和平存在,那麼這種和平並不是基於害怕戰爭,而是基於熱愛和平。它不是行動上的限制,而是思想上的成熟。在這個意義上説,最渺小的作家可以為和平作出貢獻,而最有力量的法庭卻無能為力。”

赫爾曼·沃克人物逝世

2019年5月17日,赫爾曼·沃克病逝於其位於加利福尼亞州棕櫚泉市的家中,享年103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