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赫爾曼·哈肯

鎖定
赫爾曼·哈肯,於1927年7月12日出生在德國萊比錫,1951年獲埃朗根大學數學博士學位,1956年任該校理論物理學講師,1960年起任斯圖加特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
中文名
赫爾曼·哈肯
國    籍
德國
出生日期
1927年7月12日
職    業
教師
出生地
德國萊比錫

赫爾曼·哈肯個人情況

他是美、英、法、日本和前蘇聯等國多個研究機構的客座科學家、顧問和訪問教授,並當選許多國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哈肯對羣論、固體物理學、激光物理學、非線性光學、統計物理學、等離子體物理學、分岔理論、化學反應模型和形態發生理論等皆貢獻不菲。

赫爾曼·哈肯個人貢獻

在深入研究激光理論的過程中,哈肯發現在合作現象的背後隱藏着某種更為深刻的普遍規律。1969年哈肯首次提出協同學這一名稱。他在1970年出版的《激光理論》一書中多處提到不穩定性,為後來的協同學準備了條件。1971年與格雷厄姆合作撰文發表的《協同學:一門協作的科學》一文,正式將協同作為一門學科進行研究。
他撰寫了專著《激光理論》及均衡教科書《協同學導論》、《固體量子場論》,與沃爾夫(H.C.Wolf)合著了教科書《原子與量子物理學》及《分子物理學與量子化學精要》,主編了“斯普照林格協同學叢書”。
1972年在聯邦德國埃爾姆召開第一屆國際協同學會議。1973年這次國際會議論文集《協同學》出版,協同學隨之誕生。1977年以來,協同學進一步研究從有序到混沌的演化規律。1979年前後聯邦德國生物物理學家艾根將協同學的研究對象擴大到生物分子方面。
1976年,英國物理學會德國物理學會為了表彰哈肯對固體激發態理論和量子光學理論,尤其是激光理論的傑出貢獻,授予他馬克斯·玻恩獎和獎章。1981年,由於他在激光理論方面的工作和在協同學方面的先驅性影響,哈肯獲得美國福蘭克林學會授予的阿爾伯特·A·邁克爾孫獎章。1982、1987、1992和1994年,哈肯分別獲得埃森大學、馬德里大學、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雷根斯堡大學的榮譽博士。哈肯所獲獎項甚多,其中有德國物理學會的馬克斯·普朗克獎章,本田獎(東京)和洛倫茲-奧肯獎章。
2005年,哈肯編著的《協同學——大自然構成的奧秘》一書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第一版中文譯本,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通過物理學相關理論和實驗闡述協同原理,受到讀者的好評。 [1] 
參考資料
  • 1.    盧大振,韓孝成主編,世界科學名著導讀手冊,中國城市出版社,2003.02,第5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