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赤(拼音:chì)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6]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從大,從火。“赤”基本義為紅色。據五行之説,南方屬火,故又以赤為南方之色,後又引申為指南方。而初生的嬰兒全身呈紅色,故叫做赤子。“赤”又引申為光着、空着、裸露、一無所有等義。紅色象徵熱烈,故“赤”又可比喻為忠誠、純真、專一等義,又用來象徵革命。 [1] 
“赤”是漢字部首之一,序號151。漢字中以“赤”為偏旁部首的字,多與紅色有關,如:赫、赧(因羞愧而臉紅)、赩(赤紅色)。 [14] 
中文名
拼    音
chì
部    首
五    筆
FOU [2] 
倉    頡
GLNC [2] 
鄭    碼
BNO [2] 
筆    順
橫、豎、橫、撇、豎鈎、撇、點
字    級
一級(編號:0631) [6] 
平水韻
入聲十一陌 [3] 
造字法
會意字
結    構
上下結構
異體字
灻、烾
統一碼
U+8D64
四角碼
4023₁
注音字母
ㄔˋ
筆畫數
7(部首7,部首外0)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1]
會意字。“赤”的甲骨文是由上下兩個部件構成的,上面是一個“大”,下面像熊熊烈火(圖1)。大火的顏色與紅色比較接近,古人因此選取了它來表示紅色這種顏色。
金文(圖2-4)的這個字與甲骨文形體結構基本一致,上面是“大”,下面是“火”。小篆(圖8)的形體基於甲骨文、金文進行了改造,上面仍寫作“大”,下面寫作“火”。隸書(圖9-12)、楷書對“火”作了改變,“大”變成了“土”,“火”中間拆成了兩豎筆,再也不像“火”字了。 [1]  [14] 
《説文》解釋“赤”的字義是“南方色也”,這是受到了東漢時期盛行的五行學説的影響,按照這種學説,“赤”對應着五行中的火,代表四方中的南,四季中的夏。漢代的讖緯學説還以火配漢,所以西漢又稱“炎漢”,劉邦又稱“赤帝子”。
許慎對“赤”字的解釋附加了很多文化因素,不能認為是對字義的準確概括。“赤”字在甲骨文中的用法,從其上下文考察,“赤”的本義應是指一種顏色:“癸丑卜,現貞,左赤馬其利不烈。”所謂“赤馬”就是指棗紅馬。還有“乙未卜,晛貞,以賡入赤瑪其利不束吉”,“赤”也是指顏色名。其字從大從火會意,火光熊熊的顏色便是“赤”。這樣解釋符合字義發展史先具體後抽象的規律,並能説明“赤”的構意是立足於人們日常生活中所見的。
稱嬰兒為“赤子”,是因為小孩剛出生時身體是紅色的。《尚書·康誥》:“若保赤子,惟民其康義。”孔穎達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漢書·賈誼傳》:“故自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顏師古注:“赤子,言其新生未有眉發,其色赤。”後來以“赤子”比喻黎民百姓,如《漢書·循吏傳》:“其民困於飢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於潢池中耳。”當時發生了農民起義,龔遂對皇帝説,百姓造反的原因是官吏不體恤民苦。稱百姓為“赤子”也是喻指皇帝和官吏是父母。以前稱官員為“父母官”,也是指望他們多關心民情,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百姓。
“赤”又有“空盡”“無遮蔽”的意義。在屬於“空盡”“無遮蔽”義的一系列詞語當中,最早出現的是“赤地”這個詞:《韓非子·十過》:“晉國大旱,赤地三年。”大旱之時,遍地不生草木,陽光灼曬,土地呈赤黃的顏色。後來把不是因旱災引起的五穀不收也叫“赤地”,如《漢書·夏侯勝傳》:“百姓流離,物故者半,蝗蟲大起,赤地數千裏。”由此引申,窮到一無所有叫“赤貧”,手裏沒拿東西叫“赤手”,腳上不穿鞋叫“赤足”,心地坦蕩、不加掩飾叫“赤誠”,純淨沒有雜質的黃金叫“赤金”,等等。
“赤”這種顏色近現代以來被賦予了另一種特殊的含義。由於無產階級革命以紅色為旗幟,“赤”也就常常用來表示革命。比如洪湖赤衞隊就是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武裝。郭沫若的《滿江紅》:“迎東風革命展紅旗,乾坤赤。”表達了對革命勝利的憧憬和喜悦。 [14] 

詳細釋義

讀音
語法屬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chì
形容詞
比硃紅稍淺的顏色,泛指紅色
red
《禮記·月令》:“﹝季夏之月﹞天子居明堂右個,乘朱路,駕赤騮。” 孔穎達疏:“色淺曰赤,色深曰朱。”
宋·陸游《幽居》詩:“迎霜南阜楓林赤,飽雨西村菜甲青。”
毛澤東《菩薩蠻·大柏地》詞:“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
赤紅;赤狐赤潮面紅耳赤
忠誠;純真
loyal;
pure
唐·杜甫《惜別行送劉僕射判官》:“以茲報主寸心赤,氣卻西戎回北狄。”
清·洪昇《長生殿·權哄》:“微臣呵,寸心赤,只有吾皇鑑昭。”
赤誠;赤忱;赤膽忠心
空;盡;一無所有
empty;
extreme
宋·王安石《讀詔書》詩:“日射地穿千里赤,風吹沙度滿城黃。”
高曉聲《覓》三:“因為這兒的地,決不會赤,就是在冬天,田埂上也還有青草。”
赤貧;赤地;赤手空拳
象徵革命
revolutionary
郭沫若《滿江紅》詞:“迎東風革命展紅旗,乾坤赤。”
魯迅《書信集·致李霽野》:“這裏現亦大討其赤,中大學生被捕者有四十餘人。”
赤化;赤衞隊
名詞
古以赤為南方之色,後因以赤指南方
south
《周禮·考工記·畫繢》:“雜五色,東方謂之青,南方謂之赤。”
赤方;赤位
讖緯家謂漢以火德王,火色赤,後因以借指漢朝

《宋書·符瑞志上》引《春秋玉版讖》:“代赤者魏公子。”
赤德
“赤子”的簡稱。本指嬰兒,後亦比喻百姓

《明史·循吏傳·徐九思》:“﹝九思﹞為治,於單赤務加恩,而御豪猾特嚴。”
清·陳元龍《粵西舊無育嬰堂創建告成有作》詩:“聖治重仁育,保民如保赤。”
清·張映辰《捉騾行》:“方今朝廷愛黎赤,如救焚溺療飢荒。”

通“斥”。指斥候,古代軍中偵察敵情的人

《史記·晉世家》:“﹝成公﹞六年,伐秦,虜秦將赤。” 司馬貞索隱:“赤即斥,謂斥候之人也。”

動詞
光着;裸露
《水滸傳》第一〇二回:“只見一簇人亞肩迭背的圍着一個漢子,赤着上身,在那陰涼樹下,吆吆喝喝地使棒。”
明·何景明《采葛篇》:“越婦腰鐮赤雙足,褰裳行歌入中谷。”
楊朔《木棉花》:“苦力們赤着脊樑,光着腳板,在推,在拉,在掮。”
赤腳;赤裸;赤身;赤膊上陣
除掉;掃除
remove
《周禮·秋官·序官》“赤犮氏”漢·鄭玄注:“赤犮猶言捇拔也,主除蟲豸自埋者。”
《聊齋志異·小翠》:“此禍水也!指日赤吾族矣!”

後綴
蒙古語中的附加成分的譯音。用於人稱收尾

《元史·兵志二》:“為天子主文史者,曰必闍赤。親烹飪以奉上飲食者,曰博爾赤。侍上帶刀及弓矢者,曰云都赤、闊端赤。”
明·黃元吉《流星馬》第二折:“虎兒赤吹彈,保兒赤割肉,畢徹赤把體面。”

蒙古語中的附加成分的譯音。用於動詞收尾
元·無名氏《宦門子弟錯立身》第四齣:“你莫胡言語,我和你也棘赤。”
chǐ
量詞
通“尺”。長度單位
戰國·宋玉《釣賦》:“餌若蛆螾,釣如細針,以出三赤之魚於數仞之水中。”
漢·應劭《風俗通·正失·封泰山禪梁父》:“封者立石高一丈二赤。” 《意林》卷四引《風俗通》作“尺”。
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五:“釋氏者,身長丈六赤……瑞象則八赤而已,蓋減師之半。”
(參考資料:《現代漢語詞典》 [7]  《漢語大字典》 [8] 

古籍訓釋

説文解字

【卷十】【赤部】昌石切(chì)
赤,南方色也。從大從火。凡赤之屬皆從赤。
烾,古文從炎、土。 [9] 

説文解字注

“(赤)南方色也”注:《爾雅》:“一染謂之縓,再染謂之竀,三染謂之纁。”鄭注《士冠禮》雲:“朱則四入與。”按,是四者皆赤類也。鄭注《易》曰:“朱深於赤。”按,赤色至明,引申之,凡洞然昭著皆曰赤。如赤體,謂不衣也。赤地,謂不毛也。
“從大火”注:火者,南方之行,故赤為南方之色。從大者,言大明也。昌石切,古音在五部。俗借為尺。
“烾,古文從炎土”注:火生土。 [10] 

廣韻

昌石切,入昔昌 ‖ 赤聲鐸部(chì)
赤,南方色。又姓,出《姓苑》。又漢複姓,二氏。《莊子》有赤張滿稽。郭象注云:“赤張,姓也。”《韓子》曰:“智伯以鍾遺仇繇,赤章枝諫仇繇令不受。” [11] 

康熙字典

【酉集中】【赤部】 赤;部外筆畫:0
古文:烾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並昌石切。音尺。《説文》:南方色也。《玉篇》:硃色也。《易·説卦》:乾為大赤。疏:取其盛陽之色也。《書·禹貢》:厥貢惟土五色。疏:天子社廣五丈,東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黃土。《禮·曲禮》:周人尚赤。注:以建子之月為正,物萌色赤。
又《書·康誥》:若保赤子。疏:子生而赤色,故言赤子。
又《前漢·五行志》:赤地千里。注:空盡無物曰赤。
又《韻會》:裸裎曰赤體,見肉色也。
又《史記·孟子列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
又《韻會》:赤縣,謂畿縣也。《晉書·成公綏傳》:赤縣據於辰巳。
又水名。《莊子·天地篇》:黃帝遊乎赤水之北。《博雅》:崑崙虛,赤水出其東南陬。
又六赤。《正字通》:今骰子別名。李洞《贈李郎中》詩:微黃喜兆莊周夢,六赤重新擲印成。
又姓。《呂氏春秋》:赤冀作臼。《列仙傳》:赤斧,巴人。
又《集韻》:七跡切,音戚。《周禮·秋官》:赤犮氏。注:赤犮,猶言捇拔也。疏:捇拔,除去之也。
又《韻補》葉敕略切。郭璞《猙贊》:章義之山,奇怪所宅。有獸似豹,厥色惟赤。宅,徒洛切。
《説文》作𤆍。 [4]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2]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規範提示】第六筆楷體是點。
【寫法】上寬下窄。“土”,居上居中,豎筆在豎中線,長橫在橫中線。“圖A”居下居中,撇和亅(豎鈎)分列豎中線兩側。 [12]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入聲
二十二昔

開口呼
次清
昌石切
tɕʰjɛk
集韻
入聲
二十二㫺(昔)
開口呼
次清
七跡切
tsʰiæk
入聲
二十二㫺(昔)
開口呼
次清
昌石切
ʨʰiæk
禮部韻略

入聲





昌石切

增韻

入聲





昌石切

中原音韻

入聲作上聲
齊微
穿

齊齒呼

次清

ʈʂʼi
中州音韻

入聲作上聲
齊微





葉恥

洪武正韻

入聲
七陌
穿


次清
昌石切
tʃ‘iək
分韻撮要

陰入
第七英影應益
穿






(參考資料:漢典 [5]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ȶʰ
i̯ăk
先秦
王力系統
ȶʰ
iak
先秦
董同龢系統
jăk
先秦
周法高系統
jiak
先秦
李方桂系統
kh
rjiak


jiak


jiak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陌麥昔錫

jiek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陌麥昔錫

jiek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陌麥昔錫

jiek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tɕʰ
i̯ɛk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ǐɛk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tɕʰ
jɛk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tɕʰ
iæk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tśh
jäk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tɕʰ
ǐɛk
(參考資料:漢典 [5]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tʂʰʅ
51
去聲
未註明異讀原因
tʂʰʅ
214
上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tʂʰʅ
55
上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tʂʰʅ
53
上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tsʰɿ
213
陽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tsʰɿ
21
陽平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tʂʰəʔ
4
入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tsʰəʔ
4
入聲

晉語
太原
tsʰəʔ
2
陰入

吳語
蘇州
tsʰɤʔ
4
陰入
文讀
tsʰɒʔ
4
陰入
白讀
吳語
温州
tsʰei
323
陰入
文讀
tsʰɿ
42
陰去
白讀,為“出”訓讀
湘語
長沙
tsʰɿ
24
入聲

湘語
雙峯
tʂʰʅ
13
陽平
文讀
tɕʰio
13
陽平
白讀
tʰo
13
陽平
白讀
贛語
南昌
tsʰət
5
陰入
文讀
tsʰak
5
陰入
白讀
客家話
梅縣
tsʰak
1
陰入

粵語
廣州
tʃʰɪk
33
下陰入
文讀
tʃʰɛk
33
下陰入
白讀
粵語
陽江
tʃʰɪk
21
下陰入

閩語(閩南片)
廈門
tsʰɪk
32
陰入
文讀
tsʰiaʔ
32
陰入
白讀
閩語(閩南片)
潮州
tsʰiaʔ
21
陰入

閩語(閩東片)
福州
tsʰeiʔ
23
陰入
文讀
tsʰieʔ
23
陰入
白讀
tsʰiaʔ
23
陰入
白讀
閩語(閩北片)
建甌
tsʰia
24
陰入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3]  、漢典 [5] 
參考資料
  • 1.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瀋陽: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907
  • 2.      .漢典[引用日期2019-12-26]
  • 3.      .搜韻網[引用日期2019-12-26]
  • 4.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1191
  • 5.    赤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19-12-26]
  • 6.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10-16]
  •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9:177
  • 8.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 第2版[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3738-3739
  • 9.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405
  • 10.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2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1644
  • 11.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518
  • 12.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45
  • 13.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66
  • 14.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 文化源流 上[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417-41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