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赤點石斑魚

鎖定
赤點石斑魚又叫紅斑、正斑 [8] 是鱸形目鮨科石斑魚屬魚類。 [9]  赤點石斑魚體長20釐米左右,橢圓形,側扁;頭長大於體高;口中等大,上頜骨末端伸達眼中部下方;體被弱櫛鱗;尾鰭圓形;頭、體側、背鰭與尾鰭均具赤色斑點(液浸後為白色);背鰭基底僅有一黑斑,位於鰭棘部第9~11鰭棘基部。 [9] 
赤點石斑魚分佈於中國南海和東海南部,國外分佈於印度、菲律賓和日本沿海地區, [10]  喜棲於岩石及沙礫底質海區。赤點石斑魚是暖水性底層魚類 [9] 生活在近海水深55m以內岩石底質的底層海域,幼魚一般生活在水深10m以內,通常不集成大羣 [11] 喜光線較暗區域。赤點石斑魚肉食性,主要攝食魚類和蝦類。 [8]  赤點石斑魚卵生,浮性卵,產卵場在較深的水域,產卵期在4月-9月 [11] 壽命較長,可活8-10齡。 [12] 
赤點石斑魚為延繩釣、籠捕的兼捕對象,產量不高,在中國大陸、香港、台灣等地及日本、東南亞各國極受歡迎,經濟價值甚高。 [8]  赤點石斑魚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瀕危(EN) [13] 2007年12月12日,同時也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第一批)》。 [14] 
外文名
Hong Kong Grouper
別    名
石斑
紅斑
中文學名
赤點石斑魚
拉丁學名
Epinephelus akaar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鱸形目
亞    目
鱸亞目
石斑魚科
石斑魚屬
赤點石斑魚
亞    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Temminck & Schlegel,842
保護級別
(IUCN 2016年 ver 3.1)——瀕危(EN) [2] 

赤點石斑魚動物學史

一直以來,石斑魚屬(Epinephelus)歸入鮨科(serranidae)的石斑魚亞科(Epinephelinae)。基於分子生物學的研究,中國以外的學者於2007年提出了將包括石斑魚屬在內的16 屬從鮨科(serranidae)中分離出來,成立石斑魚科(Epinephelidae)。該觀點已在世界石斑魚專著《 Groupers of the World》(2011)中被採納。 [3] 

赤點石斑魚形態特徵

赤點石斑魚稚魚

赤點石斑魚
赤點石斑魚(9張)
體長9.40毫米稚魚,外形稍側扁,頭部較大,頭長為體長的41.00%。吻較尖,下頜略長於上頜,口裂較深,達眼中央的下方,吻長為頭長的28.20%。眼中等大,眼徑與吻部等長。前額微凹。鼻孔2個,位近眼前。上頜骨前端有1個尖刺。眶上骨上緣有鋸齒狀小刺。頭後出現鎖骨刺和鰓蓋後上刺。前鰓蓋骨上有4枚骨刺,以第二枚最長,其上下緣均有小刺。腹囊似三角形,肛門位於體中央稍後,距吻端的距離為體長的58.50%。
背鰭有11棘16鰭條,以第二鰭棘最長,其長度與肛前距等長或略短,末端呈矛狀,前緣有小刺,後緣有倒鈎狀的小刺。腹鰭鰭棘與第二背鰭鰭棘同形,稍短於第二背鰭鰭棘。胸鰭扇形。尾鰭楔形。顱頂有許多小菊花狀的黑色素,腹囊上密佈點狀黑色素,尾柄中央有1個橢圓形的黑色素斑。體長為10.50毫米的稚魚,吻較尖,上下頜生有小牙,上頜的小牙較為明顯。前鰓蓋骨上的骨刺仍以第二枚最長,其長度與吻長相等,上下緣有鋸齒狀小刺。鎖骨刺增大。第二背鰭鰭棘最長,其長度與肛前距相等,為體長的68.00%,前後緣均有小刺。腹鰭鰭棘短於第二背鰭鰭棘,其長度大於頭長,為體長的47.60%(自此,背鰭鰭棘和腹鰭鰭棘達到最長,隨後隨着發育的進展背鰭鰭棘和腹鰭鰭棘逐漸退化、變短)。臀鰭有3鰭棘8鰭條,以第三鰭棘最長。顱頂、腹囊和尾柄上的黑色素依然明顯。 [4] 

赤點石斑魚成魚

背鰭鰭式Ⅺ,15-17;尾鰭鰭條數17-18;臀鰭鰭式Ⅲ,8-9;腹鰭鰭式Ⅰ,5,胸鰭鰭條數17-19,側線鱗92-100,側線上鱗19-22,側線下鱗23-28。 [3]  [4] 
體長橢圓形,側扁且粗壯,背緣和腹緣均圓弧形。頭中大,背部圓凸,頭長大於體高。尾柄側扁,後部圓形。吻短,鈍圓,長略大於眼徑。眼中大,側上位,眼間隔略突起,小於眼徑,中央前部具1淺凹陷。鼻孔每側2個,小且圓形,緊相鄰,位於眼前方,前鼻孔具瓣膜。口中大,端位,口裂略斜,前頜骨略能伸縮,上領骨後端擴大,伸達眼後緣下方,下頷略突出。上下頜具齒,上頜前端具3個較大的圓錐狀齒和能向後倒伏的小齒叢,兩側外行具稀疏小圓錐齒,內行具絨毛狀齒;下頜前端具2圓錐狀齒,兩側齒排列稀疏且不規則。鰓孔大,前鰓蓋後緣具弱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平棘,中央棘最大;鰓蓋膜分離,不與峽部相連。體被小櫛鱗,上下頜無鱗。側線1條,完全與背緣平行。
背鰭1個,鰭棘部與鰭條部相連,無缺刻,鰭棘尖鋭,第4鰭棘為最長,鰭棘部基底長於鰭條部基底。尾鰭圓形。臀鰭與背鰭鰭條部同形,相對,第2鰭棘強大。腹鰭較小,位於胸鰭基後下方,末端不伸達肛門。胸鰭寬大,側下位,後緣圓形。體棕褐色,體側、頭部、背鰭、尾鰭和臀鰭散佈赤黃色斑點,背鰭基底中部具1黑斑,腹鰭和胸鰭無斑點。 [3] 

赤點石斑魚生活習性

赤點石斑魚為暖温性中下層魚類,多生活在近海水深55米以內岩礁底質的底層海域,常棲息於沿海島嶼附近的岩礁間、珊瑚礁的巖穴或縫隙中,幼魚一般生活在水深10米以內。一般為夜行性,利用其嗅覺尋覓食物,白天則隱藏於巖穴內。赤點石斑魚性兇猛,以肉食為主,喜食魚、蝦、蟹類,不喜歡結羣,飢餓時有白相殘殺現象。對鹽度的適應範圍很廣,可生活在11-41‰的鹽度範圍內,最適水温為22-28℃。18℃以下時食慾減退,15℃以下魚體就會失去平衡。 [3]  [5] 

赤點石斑魚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香港、台灣、西沙、中沙、南沙羣島、海南島、廣西和廣東沿海)、日本、韓國、越南。 [2]  [6] 
赤點石斑魚分佈圖 赤點石斑魚分佈圖

赤點石斑魚繁殖方式

卵生,浮性卵,具油球。產明場在較深的水域,產卵期在4-9月(中國福建海域)。雌性的最小性成熟全長為25-26釐米,最小性成熟年齡約為3齡。具雌雄同體性別特徵中的雙向型。 [3] 

赤點石斑魚保護現狀

  •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瀕危(EN)。 [2] 
2007年12月12日,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第一批)》。 [7] 

赤點石斑魚主要價值

赤點石斑魚屬於高經濟價值的食用魚,肉質鮮美,清蒸或煮薑絲清湯均宜。由於魚身為中國文化中象徵吉祥的紅色,曾是中式喜宴中廣受歡迎的食用魚。赤點石斑魚肉質厚實、潔白,味鮮美,低脂肪。營養豐富,被譽為“海雞魚”。 [5] 
赤點石斑魚的必需氨基酸組成比例合理、含最豐富、營養平衡。赤點石斑魚的4種鮮味氨基酸的含量較高,決定了其肌肉的鮮美,並且其肌肉中富含較多的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體內EPADHA含量豐富,高於一般經濟魚類,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與保健功用。 [5] 
參考資料
  • 1.    Epinephelus akaara (Temminck & Schlegel, 1842)  .biolib[引用日期2020-03-13]
  • 2.    Epinephelus akaara  .iucnredlist[引用日期2020-03-13]
  • 3.    劉敏,陳驍,楊聖雲著,中國福建南部海洋魚類圖鑑 第1卷,海洋出版社,2013.06,第146頁
  • 4.    萬瑞景,張仁齋著,中國近海及其鄰近海域魚卵與仔稚魚,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11,第210頁
  • 5.    石瓊,範明君,張勇主編,中國經濟魚類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5.01,第245-246頁
  • 6.    王鵬,陳積明,劉維編著,海南主要水生生物,海洋出版社,2014.06,第33頁
  • 7.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 第948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20-03-28]
  • 8.    林龍山著,東山灣及其鄰近海域常見游泳動物,海洋出版社,2013.12,第69頁
  • 9.    王曉惠主編,中國自然資源通典 海洋卷,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15.09,第54頁
  • 10.    萬瑞景,張仁齋著,中國近海及其鄰近海域魚卵與仔稚魚,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11,第210頁
  • 11.    劉敏,陳驍,楊聖雲著,中國福建南部海洋魚類圖鑑 第1卷,海洋出版社,2013.06,第145,146頁
  • 12.    張美昭,楊雨虹,董雲偉編著,海水魚類健康養殖技術,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6.12,第103頁
  • 13.    赤點石斑魚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引用日期2023-07-01]
  • 14.    赤點石斑魚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 第948號[引用日期2023-07-0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