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赤絲虯脈

鎖定
赤絲虯脈指氣輪白睛上血絡赤絲明顥的病症。多因血絡瘀滯所致。椒瘡粟瘡一類病症,常有赤絲虯脈出現。其他如用眼過度或嗜酒過甚等,均可致白精上血管擴張,發生赤絲虯脈。
就診科室
中醫眼科
常見發病部位
眼睛
常見病因
急性炎症未治癒或治療不徹底轉為慢性;刺激因素,如不良衞生環境刺激、不良衞生習慣、睡眠不足、煙酒過度等
常見症狀
眼內沙澀不適,癢或灼熱感;少量眼眵;眼易疲勞;白睛淺層赤脈縱橫;重者瞼內表面稍紅,有椒樣或粟樣顆粒

赤絲虯脈病因

1.最主要的致病原因為感染因素,可由急性炎症未治癒或治療不徹底轉為慢性,多為細菌感染,如鏈球菌等,亦可在致病菌毒力不大,同時機體抵抗力較強的情況下,一開始即以慢性症狀出現。
2.致病的第二個因素是刺激因素,臨牀最常見,如不良衞生環境刺激、不良衞生習慣、睡眠不足、煙酒過度等。

赤絲虯脈臨牀表現

1.自覺眼內沙澀不適,輕度作癢,或有灼熱感。
2.常有少量眼眵,晨起明顯,或稀或幹。
3.眼易疲勞,閲讀書寫稍久則症狀加重,久之則視物陣發性模煳。
4.白睛淺層赤脈縱橫,或稀或疏,或粗或細,甚則虯蟠旋曲。
5.重者瞼內表面稍紅,並有少量椒樣或粟樣顆粒,如絨布樣粗糙。

赤絲虯脈鑑別診斷

需要與下列病證予以區別:
為起於眥部的赤脈橫生,自覺症狀輕微,無眼疲勞感,不影響視力。
起病緩,為眥部白睛上長出蟬翼狀瘀肉,無眼疲勞感。

赤絲虯脈辨證施治

1.血熱瘀滯證
白睛脈絡赤紫虯蟠,灼熱沙澀,輕度畏光流淚,舌質紅,苔薄黃,脈數。
治則:清熱化瘀。
2.氣輪濕熱
嗜食酒甘,白睛污濁,赤脈縱橫,尿赤便溏,舌紅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
治則:清熱利濕。
3.陰虛火炎證
白睛赤脈細小稀疏,時輕時重,眼內乾澀明顯,視物昏朦,或開瞼乏力,不耐久視,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則:滋陰降火。

赤絲虯脈飲食調節

1.宜清淡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營養充足。
2.忌食葱、韭菜、大蒜、辣椒、羊肉、狗肉等辛辣、熱性刺激食物,最好不吃帶魚、鯉魚、蝦、蟹等海腥發物。忌煙酒忌辛辣。忌油膩忌煙酒。忌吃生冷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