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賈馴

鎖定
賈馴,字致道,今鄒平縣人,生活在元朝初期。賈馴的仕途是從做負責刑獄事務的吏員開始。由於賈馴德才兼備,逐步晉升為户部主事。後再晉升為兵部員外郎。因為主持建設北京孔廟有功,晉升為工部侍郎。武宗元年(1308年),再晉升為工部尚書 [6] 
賈馴去世後,被安葬在故鄉鄒平縣青陽鎮賈莊村南醴泉山下。 [7] 
本    名
賈馴
致道 [1] 
所處時代
元朝
出生地
今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
主要成就
主持建設北京孔廟、國子監 [2] 

賈馴人物生平

賈馴秉公執法

賈馴,字致道,鄒平縣人,生活在元朝初期。賈馴的仕途是從做負責刑獄事務的吏員開始的。元世祖忽必烈繼位初年,朝廷中有許多的貪官污吏當權,他們特別仇恨御史台的正直官員。擔任山東提刑副使的李唐卿疾惡如仇,因此被正使誣陷。他們上串下聯,與朝廷上的奸人互相勾結,把李唐卿等數十名正直官員一併牽連,欲加以殺害。雖然賈馴位卑職小,但是作為直接分管此事的小吏,他秉公執法,絕不枉改證詞,陷害他人。每次上書,他都據實彙報。奸臣們用盡辦法私下裏賄賂他,讓他篡改口供,賈馴不為所動。民國《鄒平縣誌》感慨地説:“以連證逮,獨以實對獄。鉅奸陷以利,不易;誘以官,不易;脅以死,亦不易。三年,執如前,李竟得免。時論翕然,以古人比訓焉。”由於賈馴德才兼備,逐步晉升為户部主事。他主持處理日常工作條理清晰,井然有序,得到上司的賞識,再晉升為兵部員外郎。 [3] 

賈馴整飭京都

當時,元朝正進行大規模統一中國的戰爭,京都附屬的各個驛站任務特別繁忙又非常緊急,一旦有失誤就要被重罰,甚至要被殺頭。可是,這些驛站的管理又非常混亂,驛夫們疲於奔波,苦不堪言。賈馴奉命進行整治,經過調查研究,他發現這些驛站的弊端主要是職責不明,苦樂不均。大家幹多幹少一個樣,而一旦出現紕漏,則多幹者遭殃,反而是不幹事者無責任。另外就是薪酬太低,驛夫們生活艱難。找到了原因,賈馴對症下藥,制定規章,明確了各個崗位的責任,均衡工作量,又奏請上司提高待遇,調動了驛夫們的積極性。任職期滿,按規定賈馴要調走,數百名驛夫攔住宰相的車駕,“賈員外要是調走了,我們這些人又要受苦了”,執意要留住賈馴。 [4] 

賈馴打動宰相

賈馴的德行和才能打動了宰相。一天,元成宗在城南打獵,宰相將賈馴引見給皇帝,一番交談後,皇帝當日就晉升他為兵部郎中。第二年,再轉工部郎中,加奉政大夫銜。工部主要分管基本建設,在這個崗位上,賈馴“精勤自勵,凡百工五材之用,審曲面勢之宜、久速之程、多寡之效,皆心規目度,蘼不曲當,吏弊無所滋。” [5] 

賈馴修建國子監、孔廟

元朝以前,太學裏沒有孔廟,也沒有國學的説法。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開始謀劃在北京設立國子監和孔廟,開辦國學。大德三年(1299年)春,朝廷專委賈馴負責此事。他“入理曹務,出營廟事,旦夕勤劬,無間風雨,寒暑已而,締構宏麗,朝野瞻仰,鹹謂馴有大功於斯文矣。”史書還稱讚他:“心計指授,晨夕匪懈。”從1299年到1308年,他用了10年時間奉命完成了北京的國子監和太學的建設任務。 [8] 

賈馴修建範公祠

賈馴主持修建了鄒平縣的範公祠。賈馴自幼生長在長白山下的青陽賈莊村,范仲淹的故事對他影響很大。在主持修建國子監期間,他就積極倡議修建範公祠,並且帶頭捐款。大德四年(1300年),範公祠開始動工,來年春天落成。在建築史上,醴泉寺和範公祠的建築格局是非常獨特的:醴泉寺坐南朝北,而範公祠坐北朝南,兩者背向而建,“如尻相對”,這種建築格局在建築史上是不多見的。 [9] 

賈馴親屬成員

弟弟:賈騏,字顯道,曾經擔任濱州税監。 [1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