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賈科莫·梅耶貝爾

鎖定
賈科莫·梅耶貝爾(1791-1864年),德國作曲家。梅耶貝爾雖然出生於德國的柏林,但卻是19世紀法國式大歌劇的創建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梅耶貝爾從小學習鋼琴,後師從克雷門蒂學習作曲。1813年前後,梅耶貝爾開始涉足歌劇領域。 [1] 
本    名
賈科莫·梅耶貝爾
外文名
Giacomo Meyerbeer
國    籍
德國
出生地
柏林
出生日期
1791年
逝世日期
1864年
代表作品
安茹的瑪格麗特
耶弗他的誓言
魔鬼兄弟
主要成就
法國式大歌劇的創建人
職    業
作曲家

賈科莫·梅耶貝爾人物生平

他早期寫作的是德國式歌劇,作品有《耶弗他的誓言》(1813年)、《阿利梅萊克》(1813年)。由於未受到歡迎和認可,梅耶貝爾曾想放棄歌劇創作,改為鋼琴演奏。但在友人的鼓勵下,他於1815年到意大利威尼斯,研究學習歌劇創作。此間,他以羅西尼為楷模,創作了一批意大利式的歌劇,主要有《羅米爾達和柯斯坦扎》 (1817年)、《名人塞米拉米德》(1819年)、《安茹的瑪格麗特》 (1820年)、《十字軍在埃及》(1824年)等。這些歌劇上演後,迅速流傳到各國,為梅耶貝爾奠定了發展的基礎。雖然這些作品亦受到歡迎,但他聽從韋伯的勸告放棄了這一樣式。1826年來到巴黎生活後,梅耶貝爾才明白新生的資產階級社會對歌劇的要求是什麼。經過苦心鑽研,他把意大利的優美、德國的精巧、法國的機靈熔於一爐,創造了以宏大場面為特徵的法國大歌劇形式。
1864年,梅耶貝爾創作了最後一部歌劇《非洲女郎》,這是他用25年時間創作的。正當他監督這部作品排練時,因積勞成疾於5月2日在巴黎逝世。

賈科莫·梅耶貝爾人物成就

梅耶貝爾一生作有17部歌劇。他的大歌劇通常取材於歷史上的重要政治事件和宗教衝突,充分展示了進步與嚴肅的思想主題。他對劇場的各種效果非常熟悉,也知道如何滿足聽眾需要。他把德、法、意的歌劇傳統和自己的構想柔為一體,創作出新的形式。他的歌劇故事發展緊湊,情節動人,人物情感鮮明,在戲劇結構上,他注重幕與幕之間的對比。他重視聲樂的感染力,精心挑選演員。在樂隊寫作方面,他強調戲劇效果,配器色彩,因而名噪一時。
由於他在不同時期創作過不同風格的歌劇,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各國的歌劇風格融會其中,既有意大利式的優美旋律,也有德國式的豐滿和聲,還有法國式的機智樂匯和多變節奏。更重要的是,梅耶貝爾把這些有機地組合為一個整體,形成了獨特的風格,這對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的歌劇藝術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但梅耶貝爾的歌劇在內容上往往拘泥於寫實和激烈的外在效果,這種虛飾浮誇的作風在盛行二三十年之後終於銷聲匿跡,如今世界各國很少上演他的作品。

賈科莫·梅耶貝爾個人作品

與此同時,阿萊維(1799-1862年)的《猶太女》(1835)也深受歡迎。當時還有一位寫過45部歌劇的奧柏(1782-1871)以其《波爾蒂契的啞女》(1828)、《魔鬼兄弟》(1830)等作品而備受讚賞。為法國歌劇掀開了光輝的一章。

賈科莫·梅耶貝爾作品簡介

1831年他的第一部以法語劇本作的歌劇《惡魔羅勃》在巴黎獲得盛讚, 1836年作《法國新教徒》,直至1842年寫了《先知》,聲名達到了頂點。他的《惡魔羅勃》和《法國新教徒》(又名《胡格諾派教徒教徒》)(1836)掀起了聽眾的狂熱。
《惡魔羅勃》
它於1831年11月22日在巴黎大歌劇院首演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這是一個傳奇性的故事:羅勃是魔鬼貝特朗和一位人間婦女生的孩子,他在魔鬼父親的驅使下,做了許多壞事。當他被驅逐到西西里時,愛上了公主伊莎貝拉。但他始終在貝特朗的控制之下,遊吟詩人蘭博的未婚妻艾麗斯提醒他要防範貝特朗,但羅勃置若罔聞。在一次比武中,羅勃在貝特朗的引誘下違反了規定,被取消了武士資格。貝特朗舉行了一次羣魔聚會,並指使羅勃摘取了一枝有魔法的綠柏枝。羅勃拿着綠柏枝進入了伊莎貝拉的房間,在伊莎貝拉的勸説下,他折斷了綠柏枝,解除了魔法,貝特朗消失了。一對情侶終成眷屬。其中的著名唱段有伊莎貝拉的詠歎調《羅勃,我愛的是你》、羅勃和貝特朗的二重唱《我們約會的地方》和終場時伊莎貝拉、羅勃和貝特朗的三重唱。
《法國新教徒》
取材於歷史上天主教徒屠殺新教徒的宗教事件:新教貴族拉烏爾曾救助過天主教貴族聖·布里斯伯爵的女兒瓦倫婷,並彼此相愛。瑪格麗特王后為彌合兩大教派的敵對局面,竭力促使兩人成親。但此前,瓦倫婷已與天主教貴族納韋爾伯爵有了婚約,拉烏爾認為這是對他的不忠,而拒絕與瓦倫婷結婚。天主教派以拉烏爾忤逆為由,暗害他,但被瓦倫婷發覺告知了新教派。雖然一場陰謀被粉碎,但瓦倫婷卻不得不與納韋爾成了親。拉烏爾得知了瓦倫婷的初衷,十分悲痛,便冒險前往納韋爾家中與瓦倫婷相見。在那裏,他們得到了天主教將屠殺新教的情報。在危急關頭,拉烏爾不顧生命危險,趕回新教的指揮中心,將這一情報告訴了新教派領袖。大屠殺開始了,拉烏爾和瓦倫婷在相許終身後,同歸於盡。
創作特點
《法國新教徒》這部歌劇的音樂體現了梅耶貝爾的一個創作特點,即用與宗教事件緊密相關的音樂,強化宗教氛圍。在歌劇中,梅耶貝爾多次直接採用《堅固的壘堡》等新教歌曲,讓路德讚美詩在音樂中佔據重要地位,表現新教派的情感和場景,使歌劇中的人物形象十分鮮明豐滿。這些歌劇確立了當時法國式大歌劇的典範,使他成為這一領域最著名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後來梅耶貝爾創作了《預言者》(又名《先知》,1849年)、《北方之星》 (1854年)、《狄諾拉》(1859年)等歌劇,也都受到廣泛熱烈地歡迎。
參考資料
  • 1.    林彌忠,劉子殷編,21世紀音樂教育叢書 花腔女高音精選曲集,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12,第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