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貿易創造與貿易轉移理論

鎖定
貿易創造與貿易轉移理論是由加拿大經濟學家瓦伊納於50年代初提出的,它仍是分析自由貿易區關税同盟得失的有效工具。
幾乎所有的經濟學家都認為自由貿易可以使世界經濟福利最大化,而關税同盟至少在夥伴國之間可取消關税壁壘,在區域內實行自由貿易,使世界經濟福利增加。因此,建立關税同盟對經濟發展有利。但是,瓦伊認為,關税同盟不一定意味着向自由貿易過渡,因為它在夥伴國之間實行自由貿易,而對外部世界實行保護貿易。這種自由貿易和保護貿易相結合的格局會產生兩種效果:“貿易創造”和“貿易轉移”。
關税同盟內部實行自由貿易,使國內成本高的產品為夥伴國成本低的產品所替代,原來由本國生產,從夥伴國進口,由此新貿易被“創造”出來了。本國可以把原來生產高成本產品的資源轉向生產成本低的產品,從而得益。同時,關税同盟對外實行統一關税,對第三國的歧視導致從外部進口減少,轉為從夥伴國進口,使貿易方向發生轉變,產生“貿易轉移”。由於原來從外部世界進口成本低的產品改為從夥伴國進口成本較高的產品,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中文名
貿易創造與貿易轉移理論
外文名
Theory of Trade Creation and Trade Diversion
定    義
由加拿大經濟學家瓦伊納於50年代初提出的,它仍是分析自由貿易區和關税同盟得失的有效工具

目錄

貿易創造與貿易轉移理論缺陷

傳統的貿易創造與貿易轉移理論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缺陷也不言自明:只分析了關税同盟的靜態效應,忽視了動態效應,其次是過於重視生產與進口成本問題。那麼,貿易創造只意味着得益,貿易轉移只意味着損失嗎?我們將分別對貿易創造與貿易轉移效應的正負作用展開分析。
貿易創造的正面作用首先表現為節約了本國的生產資源,這裏不再贅述。其次,於夥伴國而言,擴大了出口市場,其結果之一是產生了規模經濟效應,於兩國有利。假設在自由貿易之前,本國和夥伴國都生產兩種產品X和Y,且規模收益遞增,但因關税作用,沒有實行專業化生產,假定兩國生產可能性曲線相同。

貿易創造與貿易轉移理論問題

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貿易創造與轉移問題
1、發展中國家區域經濟一體化效果為何不如發達國家顯著?
一談到區域經濟合作,人們會立即聯想到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尤其是歐盟在各方面均遙遙領先,雖幾經挫折,但每到關鍵時刻,都山重水複,柳暗花明。其實,區域經濟合作組織自50年代以來已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尤以拉美和非洲為甚。但與前三者相比,它們似乎都“默默無聞”。原因何在?周建平教授在《區域性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比較》一書中將之歸結為四點:(1)成員國之間相互依賴不深,缺乏互補性。(2)發展中國家政治制度不成熟,政局動盪;(3)發展中國家一體化組織貪大求全;(4)沒有強有力的相互投資和共同基金由富國向貧國轉移。但實際上,貿易創造和貿易轉移理論也可對之部分地加以解釋。
從前面部分的分析可知,關税同盟效果取決於三角形MNO和PRQ和長方形ABPN面積的大小。S[,MNO]和S[,PRQ]以及縮小S[,ABPN]。那麼,三塊面積大小是如何決定的呢?它們是由SS和DD的斜率以及HU和UWR大小決定的。以上四者中任一發生變化,都會導致關税同盟效應發生變動。由分析可知,有助於增強關税同盟效果的傾向可以歸為以下三點:(1)進口品的國內供給和需求價格彈性越大(即SS和DD越平緩),得益越大;(2)國內成本與夥伴國成本差異(即HU)越大,得益越大;〈3〉夥伴國成本與外部世界成本差異(即UW)越小,得益越大。
所以,美國經濟學家彼得·林德特在《國際經濟學》中得出結論説:“最好的貿易創造情況是這樣的:高彈性的進口需求,同盟建立之前的高關税,以及在同盟內處處存在的幾乎象在外部世界一樣低的成本。相反地,最糟糕的貿易轉移情況是這樣的:無彈性的進口需求以及整個新關税同盟內存在的各種高成本。”
眾所周知,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拉美和非洲地區的生產結構與貿易結構均與發達國有較大的差異。由於歷史原因,拉美和非洲生產和出口以初級產品為主,進口的主要是製成品。例如中非國家經濟共同體成員國之一布性迪1990年農業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0.5%,每年農業出口的外匯收入佔出口總額90%左右。1990年,製造業只佔國內生產總值的9.5%。又如拉丁美洲一體化協會(LA1A)成員國之一的委內瑞拉出口以石油及其製成品為主,1987年佔出口總額的87.21%。其他出口品有鋁、鋼鐵和少量農產品。主要進口品為機械產品、運輸設備及化工產品等。1987年,這些產品進口值為41.44億美元,佔進口總值的50.72%。
發展中國家這種生產與貿易結構於關税同盟不利。首先是對貿易創造有較大的負作用:進口以製成品為主,自給率不高,對外部世界(主要是發達國家)依賴性很強。因此,進口品的國內供給與需求價格彈性均處於較低水平。同時,成員國之間實現自由貿易後,並不能從夥伴國進口成本低的商品以取代國內生產,這兩方面的綜合結果是三角形MNO和PRq面積之和不大。其次是擴大了貿易轉移效應:本國與夥伴國生產率都不高,成本差別不大,但與主要由發達國家組成的外部世界相比,成本差別都很大,即WU較大。從而長方形ABPN面積較大。即使建立關税同盟,成員國得益與損失相比,孰大孰小,不難定論。這也就是周建平教授所説的成員國之間經濟相互依賴性不強,缺乏互補性的道理。但從長遠角度來看,隨着發展中國家生產與貿易結構的改善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關税同盟效應將會有所增強。
與發展中國家經濟一體化相比,發達國家成績斐然。以歐共體為例,其成員國之間經濟水平相差不大,進口品供需價格彈性均處於較高水平。相互間生產成本差異較大,特別是產業內貿易技術貿易增長快速,相互依賴性很強,因而貿易創造效應較拉美與非洲顯著。歐共體關税同盟效應中不足之處是農產品貿易轉移效應較大,但與貿易創造相比,不可相提並論。
2、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對內開放、對外封閉是最優選擇嗎?
綜觀當今所有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雖然千差萬別,花樣百出。但除APEC外,都有一個共同點:對內開放,對外封閉。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目的,簡而言之,就是使特定的一組國家利益最大化,這個最大化並非各國利益的簡單加總,相反,不僅要注重內部效應,還要注意外部效應,以免出現“零和效應”。其關鍵一點就是實現生產資料、商品與勞務自由流通,優化整個區域內的資源配置,這與自由貿易區和關税同盟的倡議十分吻合。但區域經濟一體化對內開放,對外封閉是最優解嗎?從貿易創造與貿易轉移的角度分析,答案是:非也。
關税同盟效應能否增強關鍵在於能否擴大三角形MNO和PRq的面積和縮小長方形ABPN的面積。假設成員國之間實行自由貿易的同時,並不對外統一關税,設置貿易壁壘,而是對外部世界也開放國門。那麼,整個世界將不是由本國,夥伴國和外部世界三部分組成,而是由本國和外國(包括夥伴國和外部世界)兩部分組成。貿易創造效應將仍然存在,而貿易轉移效應將大大削弱,甚至為零。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