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

鎖定
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位於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境內,地處武陵山脈主峯梵淨山的東南邊緣,包括後洞河水庫及下游的小江後洞河至清水塘電站以及周邊一定緩衝區域,由東北向西南呈片帶狀走向。濕地公園總面積416.75公頃,其中濕地總面積為228.45公頃,濕地率為54.82%。 [1] 
中文名
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
森林公園級別
國家級
地理區域
武陵山
地理位置
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 [2] 
面    積
416.75 公頃
氣候帶
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 [2] 
管理單位
碧江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 [2] 

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位置境域

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 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
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位於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境內,地處武陵山脈主峯梵淨山的東南邊緣,跨環北街道辦事處、和平土家族侗族鄉和川硐鎮,由東北向西南呈片帶狀走向(片指後洞河水庫寬闊水面,帶指後洞河流帶狀廊道),最東北端後洞河進碧江區境內,最南端至清水塘電站,主要包括後洞河水庫及下游的後洞河至清水塘電站以及周邊一定緩衝區域。地理座標為:東經109°9′14″~109°14′25″,北緯27°45′48″~27°51′47″。濕地公園總面積416.75公頃。 [2] 

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地理環境

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地形地貌

濕地公園所處在貴州省高原東部,由高原向丘陵過渡的區域,境內山地、丘陵地形並存,地貌區域分異明顯,地貌以低山峽谷為主,丘陵、河谷、山地分佈於錦江干流沿岸。錦江台地上三級台地分佈明顯,第一級為高程10米以下河灘,第二級為高程25~30米壩子區,第三級為55~60米梯田式緩坡地。根據地質構造、巖性、地貌和海拔高度、切割程度及組合在空間上的差異,全區地形劃分為3個類型(東部中低山丘陵盆地侵蝕構造地貌區、中部低山台地低丘壩子岩溶地貌區、西部低山丘陵河流侵蝕地貌區)。 [2] 

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水文

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 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
濕地公園內河流廣佈,屬長江水系,主要有錦江。屬山區雨源型,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補給均靠降水,季風氣候給境內帶來了充沛的降水,由於地質地貌和降水特點的影響,水文條件表現明顯的地域差異,地表水可分為東西向的錦江河谷富水區和南、北部低山源頭貧水區;地下水可分為中部岩溶水富集區和東、西部地表季節性溪溝貧水區。境內有流域面積大於20平方公里、長度在10公里以上的干支流13條,河流總長度305公里。
境內河流分錦江、車壩河兩流域,均系洞庭湖水系。境內河網密佈,長度在1千米以上的河流,共26條,其中1~5千米的30條,5~10千米的13條,10~30千米的30條,30~50千米的3條,50千米的以上的1條(錦江干流)。按流域面積劃分,20平方千米以下40條,20~50平方千米的11條,50~100平方千米的5條,100~250平方千米的5條(即小江、謝橋河、石竹河、瓦屋河、車壩河)。錦江干流在境內的流域面積為1277平方千米,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84.4%。流域面積有100平方千米以上的較大河流有6條,即錦江、小江、卜口河、謝橋河、石竹河、瓦屋河、車壩河。
錦江:沅江一級支流辰水的上源,為境內最大的河流。發源崐於武陵山脈梵淨山南麓江口縣太子石。流經江口縣的德旺、閔孝,在崐江口縣城左納太平河後稱大江;經壩盤,在境內西部長坪入境,向東崐蜿延流過壩黃、木弄、河西、城區左納小江,右納謝橋河後稱錦江;崐到馬巖後,經漾頭鎮下施灘,出境入湘,貫穿東西全境。境內河段長崐68.5千米,為河流全長的22%。境內流域面積佔全流域面積的17%,崐天然落差94米,平均比降0.138%,境內河段相對平緩。出境處多年平均流量108秒/立方米。枯水年平均流量71立方米/秒,枯水月平均崐流量24.6立方米/秒。平均水面寬103米,年降雨量1369毫米。流域崐內年徑流深845毫米,水位變化在3-10米之間。後洞河是錦江的二級支流。
小江:為錦江最大的一級支流,發源於松桃縣梵淨山東麓懶崐板凳,流經松桃縣沙壩、江口縣溪口,在境內和平鄉稿坪村入境,並崐在龍魚兩河口與德勝屯河、天生橋河匯合後,於城區江宗門銅巖附近崐注入錦江干流。境內流程32.9千米,佔河流全長的33.7%。境內流域崐面積234.05平方千米,佔全流域面積的17%。境內平均比降0.1%,是崐全程比降的十分之一,為最平緩的下游河段。境內天然落差32.9米,崐枯水年平均流量26立方米/秒,枯水月平均流量8.62立方米/秒,多崐年平均流量34.7秒/立方米。後洞河是小江最大的支流。 [2] 

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氣候特點

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 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
濕地公園地處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內,一年四季氣候分明,冬季盛行偏北氣流、氣候寒冷,夏季盛行偏南氣流,氣候炎熱潮潤,春秋兩季為過渡季節,冬季風與夏季風在本市內交鋒,形成多陰雨或雷雨天氣。立體氣候明顯,市內地勢落差大,最高處與最低處相差700米,有“十里不同天”,“一山有四季”之説。也是反季節種植區。
濕地公園氣候是雨熱同季,盛夏受北跳西伸副熱帶高壓控制;常年有不同程度的乾旱天氣,平均每三年一大旱,有“無旱不成年”之説;氣象災害頻發的地方,常年有洪澇、冰雹、大風、雷電、乾旱、凝凍、倒春寒、秋風等。
濕地公園年均降水量為1265.4毫米,最大日降水量未251.0毫米;常年主導風向為NE,年平均氣温為17.0℃;年最高温度為42.5℃,年最低温度為-9.2℃,年均日照時數為1131.4小時,日照百分率為26%;平均陰天日數為217天,平均無霜期為296.1天,平均初霜日為12月9日,平均終霜日為2月14日;平均風速為0.8米/秒,最大風速為14.7米/秒,同時風向為NW。
全年雷暴日達126天,其中最大正閃強度252.22KA,最大負閃強度253.70KA,一年12個月均有雷暴天氣出現,主要集中在6、7、8、9月。 [2] 

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土壤

濕地公園所在的碧江區土壤屬中亞熱帶貴州高原東部,向丘陵過渡的區域,山地黃壤區;主要為山地黃壤、黃紅泥土、黃色石灰土,另有少量山地紅壤和石灰化土及水稻田土等。土壤均呈中性和微酸性反應。 [2] 

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資源情況

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植物資源

據不完全統計,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及其周邊區域共有維管束植物50目120科241屬332種,其中蕨類植物6目15科19屬24種,裸子植物3目8科14屬19種,被子植物41目97 科208屬289種。
主要自然植物構成:蕨類植物以水龍骨目(Polypodiales)為主;裸子植物主要以松科(Pinaceae)、 柏科(Cupressaceae)為主;被子植物中以薔薇科(Rosaceae)、樟科(Lauraceae)、豆科(Leguminosae)、菊科(Asteraceae)、殼鬥科(Fagaceae)、禾本科(Poaceae)、百合科(Liliaceae)、山茶科(Theaceae)、杜鵑花科(Ericaceae),針葉樹以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nb)為主。主要植被可分為3個植被系列(酸性土植被、鈣質土植被、水生植被)8個植被型組(酸性土針葉林、酸性土闊葉林、酸性土竹林、酸性土灌叢及灌草叢、鈣質土針葉林、 鈣質土闊葉林、鈣質土灌叢、水生植被)13個植被型,31個羣系組。
根據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發佈實施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結合實地調查統計,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已知國家重點保護植物3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2種,分別為紅豆杉(Chinese yew)、銀杏(Ginkgo biloba);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1種,為櫸樹(Zelkova schneideriana)。 [3] 

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動物資源

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 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
濕地公園所在區域在動物地理區劃上屬於東洋界、古北種、廣佈種。通過實地調查和資料整理,在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及其周邊區域共發現有野生脊椎動物共有5綱30目71科189種。其中魚綱有5目11科37種,兩棲動物有2目7科17種,爬行動物有3目7科24種,鳥類有14目31科73種,哺乳動物6目15科38種。
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分佈的野生動物種類繁多,其中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10種,分別為大鯢(Andrias davidianus)、肥螈(Pachytriton brevipes)、鴛鴦(Aix galericulata黑耳鳶(Milvus lineatus松雀鷹(Accipiter virgatus普通鵟(Buteo buteo紅隼(Falco tinnunculus遊隼(Falco peregrinus短耳鴞(Asio flammeus紅腹錦雞Chrysolopus pictus);有國家“三有”保護動物79種。
其中,魚類有特有種的7種,為南方擬䱗(Pseudohemiculter dispar小鰁(Sarcocheilichthys parvus側條光唇魚Acrossocheilus parallens泉水魚(Pseudogyrincheilus procheilus平舟原纓口鰍Vanmanenia pingchowensi s長脂擬鱨(Pseudobagrus adiposalia大鰭鱯(Mystus macropterus);兩棲類國家二級重點保護2種,為大鯢(Andrias davidianus)和肥螈(Pachytriton brevipes);爬行類2種為中國特有種,即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IUCN瀕危物種名錄中灰鼠蛇(Ptyas korros)、烏梢蛇(Zaocys dhumnades黑眉錦蛇Elaphe taeniura王錦蛇(Elaphe carinata)為易危級別(VU)的保護物種;鳥類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8種,有3種特有種紅腹錦雞Chrysolopus pictus灰胸竹雞Bambusicola thoracica thoracica黃腹山雀Periparus venustulus);獸類有3種中國特有物種中華鼠耳蝠Myotis chinensis)、貴州菊頭蝠Rhinolophus rex)、小麂(Muntiacus reevesi reevesi),IUCN瀕危物種名錄中豪豬(Hystrix hodgsoni subcristata豹貓*(Felis bengalensis小麂(Muntiacus reevesi reevesi)為易危級別(VU)的保護物種。 [3] 

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開發建設

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管理機構

按照碧機編〔2015〕8號文件規定,貴州省碧江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為區人民政府管理正科級事業單位,設局長1名,副局長3名,股級領導職數7名;內設5個職能科室,下設2個保護管理站;全局事業編制12名。 [2] 

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基礎建設

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 貴州碧江國家濕地公園 [1]
濕地公園以人工湖泊和具有豐富水量的自然河流為核心,以由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濕地、庫塘與森林組成的複合濕地生態系統為特色,具有較強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2]  濕地公園主要濕地類型為庫塘型人工濕地,同時兼有河流濕地,規劃區內匯入的主要河流有後洞河、小江河,然後流入錦江;是以後洞河谷濕地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為基調,以峽谷懸崖峭壁、喀斯特河谷植物景觀、水庫大壩和周邊濃厚純樸的民族風情為特色,集濕地保育、防洪調蓄、發電灌溉、濕地生態功能展示、生態觀光、科研科普、休閒度假、文化娛樂等功能為一體的濕地公園。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