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腹山雀

鎖定
黃腹山雀是雀形目山雀科山雀屬鳥類。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藍黑色或灰藍黑色;頭、喉胸斑黑色,頰斑、頸後斑白色;上體藍灰色,腰銀白色;翼具兩排白色點斑;下胸、腹鮮黃色;尾黑色,最外側尾羽基部、其餘尾羽中部外和羽端白色;腳藍灰色。雌鳥頭部濃灰色,白喉與頰斑之間有灰色下頰紋,眉具淺點。幼鳥似雌鳥但色暗,上體多橄欖色。 [5] 
黃腹山雀分佈於中國大部分地區。 [5]  棲息於海拔500—2000米的山地。常結羣活動於高大的針葉樹和闊葉樹上,或穿梭於灌叢間,有時與大山雀混羣。主要取食昆蟲,也吃植物性食物。4月開始繁殖,在樹洞中營巢,每窩產卵5—7枚,卵白色,具紅色或褐色點斑。 [6] 
黃腹山雀被列入中國《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5] 
中文名
黃腹山雀
拉丁學名
Parus venustulus
別    名
採花鳥
黃豆崽
黃點兒
外文名
Yellow-bellied Tit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雀形目
山雀科
山雀屬
黃腹山雀
亞    綱
今鳥亞綱
亞    種
命名者及年代
Swinhoe,1870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1] 

黃腹山雀形態特徵

雄鳥額、眼先、頭頂、枕、後頸一直到上背黑色具藍色金屬光澤,後頸具一白色、有時微沾黃色的白色塊斑,臉頰、耳羽和頸側白色,在頭側形成大塊白斑。下背、腰、肩亮藍灰色,腰較淺淡,翅上覆羽黑褐色,中覆羽和大覆羽具白而微沾黃的端斑,在翅上形成兩道明顯的翅斑;飛羽暗褐色,除外側兩枚初級飛羽外,其餘飛羽外翈羽緣灰綠色,三級飛羽先端黃白色。尾上覆羽和尾羽黑色,最外側一對尾羽外翈近基處大部白色,其餘外側尾羽外翈中部白色。頦、喉和上胸黑色微具藍色金屬光澤,下胸和腹鮮黃色,兩肋黃綠色,尾下覆羽黃色,腋羽和翅下覆羽白色有時微沾黃色。 [2] 
雌鳥額、眼先、頭頂、枕和背灰綠色,後頸有一淡黃色斑。腰亦為灰綠色但稍淡,兩翅覆羽和飛羽黑褐色,外翈羽緣綠色,中覆羽、大覆羽和三級飛羽具淡黃白色端斑。臉頰、耳羽以及頦和喉白色或灰白色,其餘下體淡黃沾綠色。
幼鳥和雌鳥相似,但頭側和喉沾黃色。
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藍黑色或灰藍黑色,腳鉛灰色或灰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9~14克,♀9.7~12.5克;體長♂88~108毫米,♀83~105毫米;嘴峯♂9.5~10.5毫米,♀8.5~10.5毫米;翅♂60~66.6毫米,♀60~63毫米;尾♂30.8~39毫米,♀31.3~40毫米; 跗蹠♂15~18毫米,♀14~17毫米。(注:♂雄性;♀雌性) [2] 

黃腹山雀近種區別


黃腹山雀
體量
體重♂9~14克,♀9.7~12.5克;體長♂88~108毫米,♀83~105毫米
體重♂9-15克,♀9-17克;體長♂108-140毫米,♀108-133毫米
體重♂7-8克,♀7-8克;體長♂90-106毫米,♀90-107毫米
體重♂11.8-15.5克,♀13-17克;體長♂120-148毫米,♀116-153毫米
特徵
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藍黑色或灰藍黑色;頭、喉胸斑黑色,頰斑、頸後斑白色;上體藍灰色,腰銀白色;翼具兩排白色點斑;下胸、腹鮮黃色;尾黑色,最外側尾羽基部、其餘尾羽中部外和羽端白色
頭部、頸部輝黑色,眼下經頰部至頸側有大型白色塊斑,後頸有白斑;下體黃色,自胸經腹部中央至尾下覆羽為1道黑色縱紋,雄鳥的縱紋較雌鳥寬;嘴黑色,腳青石灰色
紅梅花雀的形態十分優美,全身的羽毛五彩繽紛,令人賞心悦目。雄鳥體羽主要為紅色,並散綴許多小白點,形似珍珠,故名“珍珠鳥”。
頭及喉灰黑,與臉側白斑及頸背塊斑成強對比;翼上具一道醒目的白色條紋,一道黑色帶沿胸中央而下。雄鳥胸帶較寬,幼鳥胸帶減為胸兜
圖片
黃腹山雀 黃腹山雀
綠背山雀 綠背山雀
紅梅花雀 紅梅花雀
大山雀 大山雀

黃腹山雀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各種林木中,冬季多下到低山和山腳平原地帶的次生林、人工林和林緣疏林灌叢地帶。 [2] 

黃腹山雀生活習性

黃腹山雀
黃腹山雀(10張)
除繁殖期成對或單獨活動外,其他時候成羣,常成10~30只的羣體在高大的闊葉樹或針葉樹上,有時也與大山雀等其他鳥類混羣。整天多數時候在樹枝間跳躍穿梭,或在樹冠間飛來飛去,頻頻發出“嗞、嗞、嗞”的叫聲。
遷徙:留鳥,部分遊蕩。
食性:主要以直翅目、半翅目、鱗翅目、鞘翅目等昆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等植物性食物。 [2] 

黃腹山雀分佈範圍

黃腹山雀是中國特產鳥類,分佈於中國甘肅西南部,陝西南部秦嶺太白山,四川北部平武、南坪、中部雅安、峨眉、寶興、樂山、南部瀘縣、西部康定、西南部峨邊、馬邊、甘洛、西昌,貴州北部赤水、綏陽、東北部江口、中部貴陽、貴定、南部惠水、東南部榕江,雲南東北部永善、中部昆明,湖南、湖北、江蘇、浙江、江西、安徽,往北到河南伏牛山和山西南部,偶見於河北興隆和北京西山,往南至福建、香港、廣東和廣西等地。 [2] 

黃腹山雀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營巢於天然樹洞中,巢呈杯狀,主要由苔蘚、細軟的草葉、草莖等材料構成,內墊以獸毛等。每窩產卵5~7枚,卵白色,被有紅色或褐色斑點,卵的大小據3枚卵的測量為17~18毫米×12~13.5毫米。 [2] 

黃腹山雀保護現狀

黃腹山雀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無危物種(LC),2016年評估。 [1] 

黃腹山雀種羣現狀

全球種羣未量化,在原產地屬局域常見物種(Harrap and Quinn 1996)。該鳥在中國約有10,000~100,000 繁殖對(Brazil 2009)。 [1]  黃腹山雀在中國分佈廣泛,種羣數量局部地區較豐富。 [2] 
2022年11月8日,人民網雄安消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黃腹山雀等4種鳥類現身白洋澱。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