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維托爾德·貢布羅維奇

鎖定
維托爾德·貢布羅維奇(Witold Gombrowicz,1904—1969),也譯作維托爾德·格姆布洛維茨,波蘭小説家、劇作家和散文家,與卡夫卡、穆齊爾、布魯赫並稱為“中歐四傑”。 [1-2] 
1904年8月4日 ,維托爾德·貢布羅維奇出生于波蘭凱爾採省奧帕托夫縣馬沃什策村。1939年起,因波蘭滅亡流亡南美。1963年回到歐洲。代表作品有《費爾迪杜凱》、《橫渡大西洋》和《巴卡卡伊大街》等。曾獲福特基金會全年獎金和西班牙福門託國際文學獎。
1969年7月24日,貢布羅維奇因心臟病發作在旺斯去世。 [3] 
中文名
維托爾德·貢布羅維奇
外文名
Witold Gombrowicz
別    名
維托爾德·格姆布洛維茨
國    籍
波蘭
民    族
波蘭人
出生地
波蘭凱爾採省奧帕托夫縣馬沃什策村
出生日期
1904年8月4日
逝世日期
1969年7月24日
畢業院校
華沙大學
代表作品
費爾迪杜凱》《橫渡大西洋

維托爾德·貢布羅維奇人物經歷

1904年8月4日 ,維托爾德·貢布羅維奇出生于波蘭凱爾採省奧帕托夫縣馬沃什策村一個地主家庭。從小就跟家庭教師學習。一戰期間,曾在家鄉目睹過戰爭場面,對戰爭留有刻骨的記憶。 [3] 
1915年,貢布羅維奇隨父母遷居華沙。上中學時,各科成績懸殊:波蘭文和法語得了滿分,拉丁文、幾何學和代數學卻得了零分。16歲時,想用文字描繪家族歷史,嘗試過寫作,最初的文字“由於過分稚嫩”從未拿出來發表。
1923年,貢布羅維奇進入華沙大學學習法律,但對所學專業毫無興致,常讓僕從替他去上課。大學畢業後,奉父親之命,前往法國巴黎攻讀哲學和經濟學。 [3] 
1928年,回到華沙,在法院擔任見習律師。關於律師經歷,他説過這樣的話:“我從來就分不清誰是法官、誰是犯人,有時還會同犯人握手。”在法院工作時,他創作並發表了第一批短篇小説,真正開始寫作生涯。
1937年,長篇小説《費爾迪杜凱》問世,波蘭評論界反應強烈,褒貶皆有,貢布羅維奇也因此獲得了一定的名氣。
1939年,貢布羅維奇應邀作航海旅行來到布宜諾斯艾利斯,不料,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波蘭亡國。同船的同胞們返程回到歐洲,前往法國和英國參與波蘭流亡政府的抵抗運動,貢布羅維奇選擇留在南美,在阿根廷滯留了整整二十四年。有很長一段時間,居無定所,窮困潦倒,靠化名為各類小報撰稿勉強度日。苦悶空虛之時,也做過一些荒唐事。在找到銀行的工作後,生活稍稍穩定,又繼續寫作。 [3-4] 
1950年,他與波蘭僑民在巴黎創辦的文學研究所建立聯繫,並在該所的刊物《文化》上發表作品。還在巴黎出版了他的幾乎所有作品以及三卷本《日記》,開始為世人所矚目。長篇小説《費爾迪杜凱》更是備受青睞,成為貢布羅維奇的代表作。與此同時,波蘭國內也開始重新打量他的作品。他的同胞,定居美國的詩人米沃什也寫過洋洋數萬字的論文,告訴世人“誰是貢布羅維奇”。
1963年,貢布羅維奇獲得福特基金會全年獎金。從此,他告別美洲,回到了歐洲。先在柏林生活了一年,後又來到巴黎。
1964年,在巴黎附近的洛雅蒙,貢布羅維奇邂逅了加拿大女學生瑪麗·麗塔·拉布羅塞。
1967年,貢布羅維奇獲得西班牙福門託國際文學獎。
1968年12月,貢布羅維奇與瑪麗·麗塔·拉布羅塞結為夫妻,定居旺斯。
1969年7月24日,在結婚僅僅八個月後,貢布羅維奇因心臟病發作在旺斯去世。 [3] 

維托爾德·貢布羅維奇人物作品

作品名稱
作品類型
創作時間
小説
1933年
小説
1937年
《着魔》
小説
1939年
《婚禮》
劇本
1947年
《輕歌劇》
劇本
1955年
小説
1950年
劇本
1953年
小説
1960年
宇宙
小説
1965年
小説(2003年改編成電影)
1966年
以上參考 [1]  [3] 

維托爾德·貢布羅維奇創作特點

維托爾德·貢布羅維奇主題

貢布羅維奇的小説都以波蘭為背景,或者寫波蘭人之間的事情。在20世紀20年代,他代表了波蘭的荒誕派戲劇。他的重要貢獻在於將現代性引入了波蘭文學。他從一開始就和波蘭文化傳統決裂,同模式決裂。貢布羅維奇是在幾乎與世隔絕的情形下成長起來的,無論在波蘭還是阿根廷,他都沒有真正進入那裏的文學圈子。流亡是貢布羅維奇的宿命,他的流亡、他的非波蘭性,使得他進入更大的視野。 [5] 
就像波蘭想從納粹德國的強力面前進行反抗和自衞一樣,貢布羅維奇企圖提供一種個人面對民族、個人身體面對傳統的神聖觀念的自衞和反抗。身為波蘭人卻爭取成為比波蘭人身份具有更深廣、更高一級意義的人。他在作品中清算波蘭歷史的存在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條件造成的波蘭,亦即羸弱的波蘭。從《費爾迪杜凱》、《着魔》,到《色》、《橫渡大西洋》等一系列作品,能清晰地意識到貢布羅維奇表面大費周章地批判宗教、道德和愛國,實際上他比任何人都更深刻地認同、因而也更激烈地反對庸人俗眾用他們的陳詞濫調和偽善行徑,來褻瀆和冒用這些東西。只是作為“害羣之馬”,作家的認識不可能為他的時代所認可,因此,他的批判也只能撞在集體沉默的大牆上摔個粉碎。作為對應之策,貢布羅維奇便以極誇張的逆反、惡搞、自虐,來奮力敲打一本正經的人們的道德神經。在貢布羅維奇的作品中,針對人性和社會的寓意及批判處處可見。虛偽的教育家、短視的文化界、膚淺的“半知識分子”、貪婪脆弱的地主鄉紳及其他各色人等都成為作者諷刺、嘲弄和揭露的對象。作者在講述一個人物時不厭其煩地羅列了許多疾病,同時也將矛頭指向了整個社會。 [4]  [6] 
貢布羅維奇的諸多小説説到底都是表現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他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非常敏感,能注意到人和人關係中的荒誕、異化。他對正常的關係不感興趣。不正常才有遊戲性的空間和更多文學上的可能。 [1]  [3]  [7-8] 

維托爾德·貢布羅維奇風格

在貢布羅維奇的小説中,遊戲性就是想象力和創作力,就是深刻思想的最好表現。貢布羅維奇的創作自始至終帶有強烈的叛逆色彩。他堅決主張要讓文學完全獨立自主,而沒有向以往的波蘭作家一樣作為波蘭文化傳統的代言人。貢布羅維奇筆下的“文明地殺人”,就如魯迅鞭撻的“吃人的禮教”,是一個作家對畸形社會最強烈的控訴。只不過他的風格更狂野、更逾矩、更瘋癲,經由“犯賤”直搗文明背後的假面,展示出一台羣魔亂舞的狂歡,作家的悲觀是可想而知的。寫於中後期的小説,已經可以見出作家超脱憤青而至圓熟的境界了。貢布羅維奇甚至有點淡定地將文明顛來倒去戲耍了一番,順便連帶着打破讀者的閲讀期待,顛覆了既有的文學趣味。
在貢布羅維奇非常反對將自己侷限於某個國家的寫作。即便滯留南美多年,貢布羅維奇始終堅持用母語寫作,民族性也在作品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但他始終對狹隘性的寫作充滿厭惡。在《橫渡大西洋》中,貢布羅維奇使用現代藝術手法表述很現實的東西,同時採用大量諧音的手法,模仿對話渲染小説的荒誕氣質。他始終認為,寫作是為了藝術,絕不迎合大眾的閲讀而寫作。 [6] 
在作品中,貢布羅維奇確立自己一生的藝術個性和寫作特色。他採取的是一種極端隨意的、極不正經的筆調。文字往往誇張,扭曲,怪誕,人物常常是漫畫式的,或醜態百出,或乖張古怪,他們隨時都受到外界的侵擾和威脅,內心充滿了不安和恐懼。作家幾乎摒棄心理描寫,而是通過人物荒誕怪癖的行為,表現社會的混亂、荒謬和醜惡,表現外部世界對人性的影響和摧殘,表現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類的無奈和異化,以及人際關係的異常和緊張。 [1]  [3]  [7-8] 

維托爾德·貢布羅維奇獲獎記錄

文學類
  • 1967    福門託國際文學獎    (獲獎)    
  • 1963    福特基金會全年獎金    (獲獎)    
以上參考 [3-4] 

維托爾德·貢布羅維奇人物評價

“我們這個世紀最偉大的小説家之一。”“作家的本性使他(貢布羅維奇)永遠不會成為任何類型的集體代言人。更確切地説,作家的本性就是反集體的。波蘭人一向把文學看做是必須為民族服務的事情。貢布羅維奇則反對這樣做,他堅決主張要讓文學完全獨立自主。”——米蘭·昆德拉 [2]  [7] 
“一位滑稽模仿的語言大師,心理謀算的行家,最深刻的後期現代派作家之一。”——約翰·厄普代克
“貢布羅維奇是博爾赫斯的對立面,是波拉尼奧的教父。誰會想到一個波蘭移民會成為一位如此卓越的拉美作家呢?”——依蘭·斯塔文斯(拉美文學教授)
“貢布羅維奇是二十世紀最具獨創性和最有才華的作家之一:他的位置處於山峯的最頂端,在他的旁邊,是與他志趣相投的卡夫卡和塞利納。”——《華盛頓郵報》 [9] 

維托爾德·貢布羅維奇後世紀念

貢布羅維奇年
在貢布羅維奇百年誕辰之際,他的祖國波蘭在2004年開展了“貢布羅維奇年”的活動。
貢布羅維奇紀念郵票
波蘭郵政在2004年8月4日發行一枚貢布羅維奇百年誕辰紀念郵票,郵票圖案是根據攝影師Bohdan Paczowski 於1965年在威尼斯拍攝的貢布羅維奇照片設計的,這枚郵票面值為1.25茲羅提,發行量為50萬枚,郵票規格為31.25 x 39.5 mm,一版20枚。
貢布羅維奇新書發佈會
2014年9月4日,波蘭駐華大使館在第十二屆北京國際圖書節主會場召開了“波蘭大使館媒體推介——貢布羅維奇新書發佈”。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