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負隅頑抗

鎖定
負隅頑抗(拼音:fù yú wán kàng)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出自戰國·孟子《孟子·盡心下》。 [5] 
“負隅頑抗”本義是指憑藉險阻,頑固抵抗,依仗某種有利的條件,頑固進行抵抗,現多形容敵人態度不老實,拒絕投降;在句中一般充當謂語、定語、賓語,多含貶義。 [4] 
中文名
負隅頑抗
拼    音
fù yú wán kàng
近義詞
負險固守
反義詞
俯首就縛、束手就縛
出    處
《孟子·盡心下》
注    音
ㄈㄨˋ ㄧㄩˊ ㄨㄢˊ ㄎㄤˋ
語    法
謂語、定語、賓語

負隅頑抗成語出處

戰國·孟子《孟子·盡心下》:“有眾逐虎。虎負嵎,莫之敢攖。” [5] 
後人由此提煉出成語“負隅頑抗”。 [5] 

負隅頑抗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的齊國,有一年鬧天災,許多人餓死在路旁。孟子的弟子陳臻心情沉重地對孟子説:“老師,您聽説了嗎?齊國鬧饑荒,您能去説服齊王打開糧倉賑濟百姓嗎?” [3] 
孟子嘆了口氣:“我何嘗不為齊同的百姓擔憂呢?可是我不能再去勸説齊王了。你聽説過馮婦的故事嗎?晉國有一位叫馮婦的獵手,專門會打老虎,屢鬥屢勝。可是後來馮婦決心不打老虎了,他的名字也幾乎被人們忘掉。許多年之後,山裏出現一隻猛虎,幾個年輕獵人聯合起來去打虎,他們把老虎追至山角。老虎背靠着山角,瞪圓了眼睛,大吼一聲,嚇得獵人不敢上前。這時湊巧馮婦路過這兒,跳下車子,挽起衣袖,與老虎搏鬥起來。經過一場拼搏,終於打死了猛虎,為民除了害。年輕的獵手們高興地謝他,可是那些自稱為有學問的人,卻在嘲笑他,我不能學馮婦的樣子呀,我如果再去勸説齊王,不是也會像馮婦一樣遭到士人的嘲笑嗎?” [3] 
陳臻聽完孟子的話,只能同情地點點頭。 [3] 

負隅頑抗成語寓意

頑強的意志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山。敵人有時很狡猾,一開始就假裝乖乖的就範或後退,一旦尋找到有利於自己的條件就原形畢露,藉助這些條件進行頑固的抵抗。對於敵人的“負隅頑抗”,人們更要以惡治惡,將敵人繩之以法,不能讓敵人因為有了“負隅”的有利條件就“頑抗”成功。所謂天時地利,這些客觀的條件對人們的成功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人們也要學會利用有利於的客觀條件為自己服務。 [2] 

負隅頑抗成語用法

成文用法
“負隅頑抗”的本義是指憑藉險阻,頑固抵抗,依仗某種有利的條件,頑固進行抵抗,現多形容敵人態度不老實,拒絕投降;在句中一般充當謂語、定語、賓語,多含貶義。 [4] 
運用示例
葉劍英《大革命失敗與廣州起義》:“僅一個多小時,教導團第一營和工人赤衞隊第一聯隊即粉碎了敵人在鐵甲車掩護下的負隅頑抗。” [4] 
徐海東《奠基禮》:“最後牛元峯逃到鎮東頭的小寨裏,指揮着一個多營負隅頑抗,死不投降。” [5] 
現代郭澄清《大刀記》:“這麼一來,正靠着城門負隅頑抗的狼羔子,還有他那些嘍囉們,更加摸不着頭腦了。” [4] 

負隅頑抗成語辨析

負隅頑抗——垂死掙扎
“負隅頑抗”和“垂死掙扎”都有不死心,頑抗到底的意思。“負隅頑抗”突出的是憑險進行頑抗。“垂死掙扎”強凋的是臨近死亡還在作最後的掙扎。 [1] 
參考資料
  • 1.    柯寶成.小學生成語詳解詞典.武漢市: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04:166
  • 2.    陳營.開闊閲讀  讓孩子更聰明的成語故事  中華成語故事.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14:57
  • 3.    巴城.中華成語典故.北京:線裝書局,2017.12:344
  • 4.    汪柏田.解析辨考成語教學詞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0.12:142
  • 5.    負隅頑抗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1-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