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貝蒂·格倫本希科夫

鎖定
貝蒂·格倫本希科夫(Betty Grebenschikoff,1929年-2023年2月22日),女,猶太人,出生於德國柏林,猶太大屠殺倖存者,作家。 [1] 
貝蒂·格倫本希科夫一家1939年為避免被蓋世太保抓捕,設法逃離了德國,途徑意大利那不勒斯坐船前往上海,到上海猶太區後,貝蒂一家被鄰里街坊所接納,在此成長、結婚、生子,並通過撰寫回憶錄等方式將上海猶太人的鮮為人知的故事展現給全世界。 [1] 
2023年2月22日,貝蒂·格倫本希科夫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家中去世,享年93歲。 [1] 
中文名
貝蒂·格倫本希科夫
外文名
Betty Grebenschikoff
民    族
猶太人
出生地
德國柏林
出生日期
1929年
逝世日期
2023年2月22日
職    業
作家
代表作品
我曾經叫莎拉(回憶錄)

貝蒂·格倫本希科夫人物生平

1929年,貝蒂出生於德國柏林。她的父母奧爾加和馬克斯·科恩有許多兄弟姐妹,一大家子的生活充滿了歡樂與音樂。然而,到了20世紀30年代,隨着納粹政權興起,猶太人的公民權被撤銷,貝蒂與家人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轉變。
貝蒂 貝蒂
1939年,貝蒂的父親馬克斯收到了來自德國政治警察機構——蓋世太保總部的傳票。在被抓捕之前,科恩一家設法逃離了德國,途徑意大利那不勒斯坐上了一艘開往上海的船。
初到上海猶太區時,科恩一家只會説德語,儘管語言不通,鄰里街坊們接納了這個猶太家庭。貝蒂在那裏長大,學會了足以維持生活的中文和上海話,並遇到了她的愛人—奧列格·D·格倫本希科夫,是一位來自西伯利亞俄羅斯難民。
為了讓她的家人後輩充分了解這段跌宕起伏的經歷,貝蒂撰寫了回憶錄《我曾經叫莎拉》,後來成為全球猶太人大屠殺研究的珍貴史料。同時,她還在博物館、社區組織、宗教機構、各大學府開展講座,講述納粹的泯滅人性和上海的包容温暖。
此外,她還參加了兩部紀錄片的拍攝:2002年首映的《上海隔都》,以及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製作的系列專題片《生命的記憶——猶太人在上海》。
2023年2月22日,貝蒂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家中去世,享年93歲。 [1] 

貝蒂·格倫本希科夫個人生活

貝蒂與丈夫奧列格·D·格倫本希科夫(Oleg D. Grebenschikoff)共有五個孩子,八個孫子和六個曾孫。 [1] 
貝蒂夫婦 貝蒂夫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