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貔貅舞

(形成於浙江衢州龍游縣境內的民間民族舞蹈)

鎖定
貔貅舞形成於浙江衢州龍游縣境內,它是流傳於龍游一帶的民間民族舞蹈貔貅,是一種傳説中的動物,人民以其“形”製作道具,以其“意”編成舞蹈,到田頭、欄頭、農户裏等位置去舞,以驅邪氣、求吉祥,達到心理上的一種精神滿足。
中文名
貔貅舞
地    區
浙江衢州龍游縣
類    型
民間民族舞蹈
寓    意
驅邪氣、求吉祥

目錄

貔貅舞寓意

貔貅舞最早記載並流傳於清朝同治年間(1865年——1874年),以龍游模環鄉為中心流傳於蘭溪等地。
貔貅舞是民間自創自編、原汁原味的舞蹈,是民眾對精神期望的一種寄託,貔貅舞能送來吉祥、平安,能給百姓帶來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太平無事;後來發展為婚娶嫁、生兒育女、開業慶典等民間圖吉利的一種活動形式,老百姓圖平安的一種方法,深受當地羣眾的歡迎。

貔貅舞現狀

全縣最鼎盛時有貔貅舞100多對,遍及龍游縣的東面(湖鎮、士元)、南面(社陽、溪口)、北面(石佛、小南海)、西面(詹家)等地,以模環鄉瓦橋頭村的貔貅舞最為著名。由於“文化大革命”,貔貅舞的道具全部燒燬,貔貅舞停演。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地方政府對其進行搶救、挖掘、整理,保護了貔貅舞的大量資料。近幾年,在龍游縣委、縣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使貔貅舞重新排練,也重新走向舞台。

貔貅舞表演

貔貅舞起於民間,流行於民間,樂曲易敲易懂,比較容易學會。樂器以大鑼、小鑼、叫鑼、竹梆為主;擊其鑼,喧其聲為特徵。由於發展相對獨立,受其他的民間舞蹈影響不大,變化不大。現存的貔貅舞動作以“彎”“滾”“夾”為主,主要動作和套路有“繞頭”“擺威”“田雞奔”“轉葫蘆”等20多種,“爬板壁”“樹牌坊”為其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