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豬婆龍

(揚子鱷的別稱)

鎖定
豬婆龍學名揚子鱷又叫中華鼉、鼉龍、土龍。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主要分佈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中國已經把揚子鱷列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嚴禁捕殺。在1億5千多萬年前的中生代就已經出現,與中生代各種恐龍的祖先屬於同一世系。神話傳説,龍跟蛟配出豬婆龍。
中文名
揚子鱷
拉丁學名
Alligator sinensis
別    名
中華鼉
土龍
豬婆龍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爬行綱
亞    綱
雙孔亞綱
鱷目
亞    目
真鱷亞目
鼉科
短吻鱷屬
揚子鱷
分佈區域
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
外文名
Chinese Alligator
二名法
Alligator sinensis Fauvel1879
IUCN
極危

豬婆龍生活習性

揚子鱷(豬婆龍)水陸兩棲 揚子鱷(豬婆龍)水陸兩棲
揚子鱷(豬婆龍)是一種水陸兩棲的爬行動物,在鱷類中性情最為温順。喜歡住在河灘、湖泊、沼澤及丘陵山澗的灘地,這些地方長滿了蘆葦、灌叢或翠竹,既便於隱蔽,又便於捕捉食物。豬婆龍以魚、軟體動物、甲殼類、蛙、龜鱉、小鳥及小型哺乳動物為食,取食時性情兇猛,還能突然甩動尾部將岸邊的獵物擊入水中捕而食之,偶而也偷食水中的鵝、鴨等家禽。它在水中游動靈活而敏捷,用指(趾)間的蹼划水,用尾當舵,但由於頸椎上生有肋骨,頭不能向側面轉動,短粗的四肢支撐着沉重的身體,所以在陸地上行動十分遲緩。它平時經常爬伏數小時紋絲不動,每晝夜活動的時間,如爬行、遊動、進食等,總共不過2~4個小時。
揚子鱷(豬婆龍)在水中游動靈活而敏捷,但在陸地上行動十分遲緩。具冬眠習性。 [1] 
揚子鱷(豬婆龍)喜靜,白天常隱居在洞穴中,夜間外出覓食。不過它也在白天出來活動,尤其是喜歡在洞穴附近的岸邊、沙灘上曬太陽。它常緊閉雙眼,爬伏不動,處於半睡眠狀態,給人們以行動遲鈍的假象,可是,當它一旦遇到敵害或發現食物時,就會立即將粗大的尾巴用力左右甩動,迅速沉入水底逃避敵害或追逐食物。它最愛吃的食物是田螺、河蚌、小魚、小蝦、水鳥、野兔、水蛇等動物。豬婆龍的食量很大,能把吸收的營養物質大量地貯存在體內,因而它就有很強的耐飢能力,可以渡過漫長的冬眠期。 [2] 

豬婆龍分佈範圍

主要分佈在中國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的局部地區。 [1] 

豬婆龍種羣現狀

揚子鱷(豬婆龍) 揚子鱷(豬婆龍)
鱷類與龐然大物恐龍在中生代曾繁盛獨霸天下。可是經歷了7000萬年的生物大絕滅時期以後,驕橫一世的恐龍遭到了滅頂之災,而豬婆龍(揚子鱷)卻成了殘存下來的少數爬行動物之一。揚子鱷的子孫曾興旺發達過,安徽蕪湖萬春圩一帶的河灘上曾生活着很多揚子鱷。可是到了1949年,那裏已很難聽到揚子鱷的吼叫聲了。揚子鱷的分佈區不斷縮小,數量也日益減少。主要還是棲息地環境的破壞。加上揚子鱷全身都是寶,它的肉曾是宴席上的佳餚,它的皮是製造高檔革製品的上好材料,它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因此遭到人們的亂捕濫殺。又因為揚子鱷是一種肉食性動物,能在圩堤上挖穴打洞,農民曾把它當作有害動物,見了就捕殺。揚子鱷已處於幾乎要絕滅的境地。
中國政府於1972年將揚子鱷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973年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將它列入重點保護動物名錄,禁止貿易。為了保住揚子鱷這一物種,改變瀕臨絕滅的狀況,讓它世世代代生存發展下去,中國政府投入了巨大的物力和人力,建立了安徽國家級揚子鱷自然保護區和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令人高興的是,揚子鱷不僅沒有絕滅,而且數量已大大增加。 [1] 

豬婆龍保護級別

揚子鱷(豬婆龍)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列入CITES附錄I,IUCN則列為極危。 [3] 

豬婆龍物種簡介

豬婆龍學名揚子鱷
豬婆龍學名揚子鱷(2張)
豬婆龍學名揚子鱷又叫中華鼉、鼉龍、土龍。 [4]  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亦是世界上體型最細小的鱷魚品種之一。主要分佈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據文字學研究,字實際是鼉類動物的象形字。鼉類動物的歷史很長,在1億5千多萬年前的中生代就已經出現,與中生代各種恐龍的祖先屬於同一世系,因而揚子鱷在皮膚、牙齒、骨骼結構等方面,都還保留着許多恐龍時代爬行動物的特徵,可以為恐龍的復原模型提供線索,對於研究和推斷恐龍的生活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於研究古代爬行動物的興衰和生物的進化也都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又有活化石之稱。中國已經把揚子鱷列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嚴禁捕殺。為了使這種珍貴動物的種族能夠延續下去,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揚子鱷的自然保護區和人工養殖場。 [2] 

豬婆龍物種名稱

中文別名:豬婆龍、中華鼉、土龍、鼉龍
拉丁文學名:Alligator sinensis
界:爬行動物reptiles
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綱:爬行綱Sauropsida
目:鱷目Crocodilia
科:鼉科Alligatoridae
屬:短吻鱷屬Alligator
種:鱷魚A. sinensis [3] 

豬婆龍外形特徵

揚子鱷(豬婆龍)外形特徵 揚子鱷(豬婆龍)外形特徵 [1]
豬婆龍(揚子鱷)的外形扁而長,體長一般為1.5米,體重15~30千克。明顯地分為頭、頸、軀幹、尾和四肢。頭略高起,吻部低平,比其它鱷類短。吻端有可以啓閉的外鼻孔一對。耳孔呈縫裂狀,也有可以閉合的瓣膜。眼大,為黑色,突出於頭的兩側,有上下眼瞼和薄而透明的瞬膜,潛水時由前向後閉合,就如同戴上了防護眼鏡,既不影響視力,又能在水中保護眼睛。口內有錐狀的槽生牙齒,上每側為18枚,下頜每側為19枚,像鋸齒一樣,十分鋒利。皮膚覆以角質鱗片及骨板,腹甲較軟,相鄰的骨板間為柔韌的皮革質皮膚所連接,背部為暗褐色,有黃斑和黃條,腹面灰色,有黃灰色小斑和橫條。頸部較細,有兩對有縱稜的鱗片,軀幹部略扁平,背部有17排矩形鱗片,橫貫於背部的有6排,腹部有28排略呈矩形的鱗片。四肢較短,前肢5指,內側有3個爪,無蹼;後肢4趾,內側三個趾上有爪,間有。尾側扁而長,有灰、黑相間的環紋,兩條縱嵴在尾後端逐漸合而為一。 [2] 

豬婆龍生活環境

揚子鱷俗稱豬婆龍 揚子鱷俗稱豬婆龍
揚子鱷(豬婆龍)生活在淡水裏,喜歡棲息在湖泊、沼澤的灘地或丘陵山澗長滿亂草蓬蒿的潮濕地帶。它具有高超的挖洞打穴的本領,頭、尾和鋭利的趾爪都是它的打洞打穴工具。俗話説“狡兔三窟”、而揚子鱷的洞穴還超過三窟。它的洞穴常有幾個洞口,有的在岸邊灘地蘆葦、竹林叢生之處,有的在池沼底部,地面上有出入口、通氣口,而且還有適應各種水位高度的側洞口。洞穴內曲徑通幽,縱橫交錯,恰似一座地下迷宮。也許正是這種地下迷宮幫助它們渡過了嚴寒的大冰期和寒冷的冬天,同時也幫助它們逃避了敵害而倖存下來。以魚、蛙、田螺和河蚌等作為食物。但有時會襲擊家禽和壓壞莊稼,加上它長相“醜陋”,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有害動物而被捕殺,所以數量稀少。 [1] 

豬婆龍生長繁殖

揚子鱷(豬婆龍)交配圖 揚子鱷(豬婆龍)交配圖
每年十月揚子鱷(豬婆龍)就鑽進洞穴中冬眠,四五月份才出來活動。揚子鱷以卵繁殖,6月份交配,7、8月份產卵,繁殖期為5~8月。產卵於土中,每次產卵8~9枚,每窩可產卵20枚以上。產完卵用草蓋好,靠陽光熱能及巢材腐爛發熱的温度進行孵化。孵化期為60天左右。剛出生的幼體身體的橫紋為桔紅色,沒有牙齒,叫聲很響亮。雌性對幼體關懷備至,直到它們可以獨立生活時為止。 [2] 

豬婆龍捕食方法

揚子鱷(豬婆龍)捕食實拍
揚子鱷(豬婆龍)捕食實拍(2張)
揚子鱷(豬婆龍)在陸地上遇到敵害或獵捕食物時,能縱跳抓捕,縱捕不到時,它那巨大的尾巴還可以猛烈橫掃。遺憾的是,揚子鱷雖長有看似尖鋭鋒利的牙齒,可卻是槽生齒,這種牙齒不能撕咬和咀嚼食物,只能像鉗子一樣把食物“夾住”然後囫圇吞咬下去。所以當揚子鱷捕到較大的陸生動物時,不能把它們咬死,而是把它們拖入水中淹死;相反,當揚子鱷捕到較大水生動物時,又把它們拋上陸地,使獵物因缺氧而死。在遇到大塊食物不能吞嚥的時候,揚子鱷往往用大嘴夾着食物在石頭或樹幹上猛烈摔打,直到把它摔軟或摔碎後再張口吞下,如還不行,它乾脆把獵物丟在一旁,任其自然腐爛,等爛到可以吞食了,再吞下去。揚子鱷還有一個特殊的胃。這隻胃不僅胃酸多而且酸度高,因此它的消化功能特別好。 [1] 

豬婆龍神話傳説

豬婆龍食豬婆龍

聊齋志異獵婆龍 聊齋志異獵婆龍
聊齋志異·卷二·獵婆龍》
豬婆龍產於江西,形似龍而短,能橫飛,常出沿江岸撲食鵝鴨。或獵得之,則貨其肉於陳姓、柯姓。陳柯皆友諒之裔,世食豬婆龍肉,他族不敢食也。一客自江右來,得一頭,紫舟中。一日泊舟錢塘,縛稍懈,忽躍入江。俄傾,波濤大作,估舟傾沉。 [5] 

豬婆龍西遊鼉龍

《西遊記》中的妖怪 《西遊記》中的妖怪
《西遊記》第四十三回,黑河妖孽擒僧去,西洋龍子捉鼉回
沙僧道“那模樣象一個大鱉。”
行者道:“不然,便是個鼉龍也。”
龍王道:“大聖恕罪!那廝是舍妹兒子。此乃第九個兒子鼉龍,因年幼無甚執事,自舊年才着他居黑水河養性,待成名,別遷調用,誰知他不遵吾旨,衝撞大聖也。”行者道:“一夫一妻,如何生這幾個雜種?”敖順道:“此正謂龍生九種,九種各別。”
鼉怪見了,徑至那營門前厲聲高叫:“大表兄,小弟在此拱候,有請。”有一個巡營的螺螺急至中軍帳:“報千歲殿下,外有鼉龍叫請哩。”太子按一按頂上金盔,束一束腰間寶帶,手提一根三稜簡,拽開步,跑出營去道:“你來請我怎麼?”鼉龍進禮道:“小弟今早有簡帖拜請舅爺,想是舅爺見棄,着表兄來的,兄長既來赴席,如何又勞師動眾,不入水府,札營在此,又貫甲提兵,何也?” [6] 

豬婆龍身世傳説

傳説,龍跟蛇配出蛟,(雙犄角為龍,單犄角為蛟);龍跟蛟配出豬婆龍;龍跟驢配出蚮;龍與豬配出猖;龍與雞配出生蛋,無名;龍與蜈蚣配出飛龍;龍與人配出禿尾巴老李。
這是郭德綱相聲裏説的民俗知識。

豬婆龍典籍記載

豬婆龍原型揚子鱷
豬婆龍原型揚子鱷(10張)
1、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晏公廟》:“ 太祖渡江取張士誠 ,舟將覆,紅袍救上,且指之以舟者。問何神,曰晏公也。後豬婆龍攻崩江岸,神復化為老漁翁,示以殺鼉之法。問何人,又曰晏姓也。”
2、徐珂 《清稗類鈔·動物·鼉》:“鼉,與鱷魚為近屬,俗稱鼉龍,又曰豬婆龍。長二丈餘,四足,背尾鱗甲,俱似鱷魚,惟後足僅具半蹼。生於江湖,我國之特產也。”
3、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豬婆龍》:“豬婆龍,產於 江西 。形似龍而短,能橫飛;常出沿江岸撲食鵝鴨。或獵得之,則貨其肉於陳、柯。此二姓皆友諒之裔,世食豬婆龍肉,他族不敢食也。一客自江右來,得一頭,縶舟中。一日,泊舟錢墉,縛稍懈,忽躍入江。俄頃,波濤大作,估舟傾沉。
4、明 馮夢龍 《三言二拍·倒運漢巧遇洞庭紅》:“ 民間傳説中則有鼉龍。其皮可以幔鼓,聲聞百里,所以叫做' 鼉鼓'.鼉龍活到一萬歲,才能蜕下此殼變成龍。此殼有二十四肋,按天上二十四節氣,每肋中間節內有大珠一顆。要是肋未完全,蜕不得殼,也成不得龍。那時候就是捉住了它,因為它肋中還沒有珠子,只好拿它的皮幔鼓。一直要等到二十四肋長完全了,節節珠滿,然後才能蜕了此殼變龍飛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