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豪沃希·費倫茨

鎖定
豪沃希·費倫茨(英文:Ferenc Havasi,匈牙利文:Havasi Ferenc;1929年2月20日,皮什克,——1993年6月3日,陶陶。)匈牙利人民共和國政治家、黨務和國務活動家、匈牙利社會主義經濟戰線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兼黨中央經濟政策委員會主席、中央經濟工作小組組長。
中文名
豪沃希·費倫茨
外文名
Havasi Ferenc
國    籍
匈牙利
民    族
匈牙利族
出生日期
1929年2月20日
逝世日期
1993年6月3日
畢業院校
經濟技術學院,蘇共中央高級黨校
代表作品
《一條新的發展道路》
職    業
革命家、政治家
出生地
科馬羅姆州皮什克
政    黨
匈牙利勞動人民黨

豪沃希·費倫茨人物傳記

豪沃希·費倫茨政治生涯

1929年2月20日生於匈牙利科馬羅姆-埃斯泰爾戈姆州埃斯泰爾戈米區洛鮑特隆市皮什克村的一個工人家庭,父親是洛鮑特隆水泥廠的工人。1943年,14歲的豪沃希·費倫茨在父親工作的地方當雜工,之後當建築工人。1945年參加青年運動,1947年加入匈牙利建築工人全國聯合會,1948年加入匈牙利勞動人民黨(1956年改建為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1949年起成為專職黨務工作者,先後任洛鮑特隆水泥廠黨委書記、陶陶巴尼奧水泥和洋灰廠黨委書記,1950年任陶陶巴尼奧市黨委宣傳鼓動部部長,並在匈牙利勞動人民黨中央黨校學習一年。1952年任科馬羅姆州黨委宣傳鼓動部部長,1954年任州黨委第二書記。1956年任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科馬羅姆州委員會書記,並畢業於經濟技術學院。1958——1961年在莫斯科的蘇共中央直屬高級黨校學習。 [1] 
1966年6月8日——1975年7月4日任科馬羅姆州黨委第一書記。1966年12月3日在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第九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社會主義工人黨中央委員。1975年7月4日——1978年4月22日任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工農革命政府副總理。1978年4月22日任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中央書記處經濟政策書記,同時根據黨政不兼職原則,被免去副總理職務。1980年3月27日在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社會主義工人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1980年3月27日——1987年6月25日兼任黨中央委員會經濟政策委員會主席和黨中央委員會經濟工作小組組長。1987年6月25日被免去黨中央書記、中央經濟政策委員會主席和中央經濟工作小組負責人的職務,1987年6月25日——1988年5月22日任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布達佩斯市委員會第一書記。 [1] 
豪沃希·費倫茨和胡薩爾·伊斯特萬在國會 豪沃希·費倫茨和胡薩爾·伊斯特萬在國會 [2]

豪沃希·費倫茨經濟工作

豪沃希·費倫茨在1978年4月匈牙利社工黨中央全會上接替內梅特·卡羅伊,擔任負責經濟政策的中央書記,成為卡達爾·亞諾什主要的經濟助手,並與拉扎爾·捷爾吉(政府總理)搭檔組成新一屆經濟領導班子,是卡達爾時代後期黨的經濟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決策者之一,參與起草了黨的一系列重要決議和文件。在20世紀80年代參與出台一系列振興匈牙利改革的舉措,主持制定了國民經濟第六個五年計劃(1981~1985年)。但受國際大環境和國內小氣候的影響,改革雷聲大、雨點小。 [3] 
1979年12月蘇聯入侵阿富汗,引起世界冷戰加劇,東歐社會主義各國在國際政壇上活動餘地縮小,對西方國家的貿易遭到各種刁難,給匈牙利的經濟改革蒙上了一層陰影。1980年波蘭團結工會罷工,由於擔心在匈牙利引起連鎖反應,匈領導人為了安撫羣眾情緒,許多原擬出台的經濟改革政策陸續剎車,更有甚者,不惜代價向西方國家借貸高息外債來扶植陷入困境的虧損企業和滿足居民現代化高消費的生活需求。1983~1984年第二次世界能源危機使剛恢復平衡的匈牙利經濟再受衝擊,外貿逆差和外債持續增長。國家加大行政干預,收縮企業自主權。同時,企業資金短缺、市場疲軟、虧損增多。而原本以改善對外經濟平衡和維持居民已達到的生活水平為中心的匈牙利第三階段經濟工作,卻面臨着嚴峻的急待解決的新矛盾和新問題。國際經濟環境的惡化,是匈牙利在經濟上的活動餘地縮小,還債任務艱鉅,加之財力、物力短缺,沒有多大能力增加生產。因此只能靠進行經體改革來挖掘潛力。 [3] 
1984年4月17日,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討論通過了《關於經濟管理體制繼續發展問題》的決議。這一決議被認為是20世紀80年代具有戰略意義的文獻。東歐劇變兩年後仍有部分經濟學家對此持肯定態度,認為其中對企業結構改革的若干指導原則還有其現實意義。 [4] 
但是,匈牙利黨和國家的主要領導人們始終不能下定決心進行深層次的結構性體制改革,至於政治改革更是禁忌和不可觸碰的雷區。他們寧願花大量資金去拯救那些經營不善的企業。1975~1985年對工業的總投資雖然逐年減少,但對經營不善的企業的投資仍逐年增加。在工業內部,對經濟效益不高的採礦業的投資10年內增加了一倍,對瀕臨破產的冶金業投資只減少了10%。與此同時,對那些對出口有重要意義的機械工業和輕工業部門的投資卻減少了3/4。1976~1980年間,採礦、電力和冶金加在一起佔工業投資的36%,而這一比例到了1985年已佔了46%。國家對上述企業的投資已經接近國民收入總值的20%。80年代以來,政府每年都得拿出2000億福林補貼這類虧損企業(約佔每年總投資額的1/3以上)。其結果不僅沒能取得好效果,反而引起生產停滯。由於放慢增長速度,停建和緩建一批建設項目,致使生產上不去,技術更新換代慢,出口產品缺乏競爭力。由於片面限制進口,使進口物資和某些機械零件經常脱銷,造成生產中斷。使用國內產品或從社會主義國家進口的產品替代又不能保證質量。因此,向資本主義國家出口的商品經常被退貨或索賠。在所有制經濟結構方面,全國公有經濟在國民收入中仍佔94%,引進外資的企業也只有70多個廠家。所有制結構過於單一不利於生產力的發展。1984年4月全會的決議沒有得到認真執行,大多數改革舉措或停留在書面和口號上,或半途而廢,有的乾脆被束之高閣。“六五計劃”的失敗使經濟形勢更加惡化。 [5] 
1985年5月在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上,匈領導人希望用加強行政手段和加快經濟增長速度達到減少債務,加速技術發展,改造生產結構,降低通貨膨脹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的。為此,仍把經濟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指標置於持續增長的方位上。結果適得其反,致使經濟進一步惡化,社會的緊張局勢加劇了。 [6] 
卡達爾和以豪沃希為首的經濟領導班子在“十三大”制定的經濟政策基本上是錯誤的,表現在:(1)過高評價前幾年取得的成就和後備力量,沒有考慮到生產力的落後狀況;(2)為達到高指標誘發起借外債的新高潮和耗掉了國內的資金儲備;(3)對社工黨中央1984年4月決議未認真執行,延誤時機,對改正經濟上的錯誤缺乏必要的政治堅定性和力量。指導思想和經濟決策的頻頻失誤,1985~1988年匈牙利經濟大滑坡,國家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和社會危機,債台高築無力償還、人民實際生活水平下降。 [6] 

豪沃希·費倫茨後期活動

在1986年11月,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研究了當前的經濟形勢,但提不出解決辦法,顯得束手無策。卡達爾指責許多人欺騙了他,特別是指責銀行行長和主管經濟的中央書記對他隱瞞了實際情況。為此,豪沃希·費倫茨受到嚴厲批評。其實,豪沃希認識到改革的必要性,但他無法掌控經濟改革,而掌握改革主導權的卡達爾也並非不清楚問題的癥結和根源,只是不願承認和麪對,他擔心的是觸及經濟結構性體制問題會引發強烈的社會政治震盪,卻又無力挽回頹勢,卡達爾改革走進“死衚衕”。 [6] 
1987年6月25日,匈牙利黨和國家最高領導層進行重要人事調整,豪沃希·費倫茨被解除中央書記處書記職務,改任布達佩斯市黨委第一書記。1988年5月22日,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召開全國代表會議,改選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以卡達爾·亞諾什為首的元老派人物紛紛下台,豪沃希·費倫茨以落選的方式被解除政治局委員和中央委員職務,同時被解除布達佩斯市委第一書記職務並退休。 [1] 
1980年6月8日——1988年6月29日當選為科馬羅姆州第一單一席位選區國民議會代表,1985年6月8日作為匈牙利愛國人民陣線全國理事會提名的國家機關名單候選人當選為國民議會代表。1988年6月29日辭去國會代表職務。 [7] 
1993年6月3日,豪沃希·費倫茨在科馬羅姆州陶陶市去世終年64歲。
卡達爾、豪沃希和馬爾加 卡達爾、豪沃希和馬爾加

豪沃希·費倫茨著作

豪沃希·費倫茨主要著作有:《一條新的發展道路》(1982年)、《對外經濟關係的發展及發展任務》(1982年)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