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象山縣文化館

鎖定
象山縣文化館象山縣文化館的前身是象山縣民眾教育館。1936年3月7日改館名為象山縣立丹山民眾教育館,下設總務、教導2部,工作人員3人。
中文名
象山縣文化館
前    身
象山縣民眾教育館
成立時間
1950年9月
作    品
《古堡春色》

象山縣文化館歷程

在象山縣境內曾於1930年1月成立南田縣民眾教育館(於1940年7月南田劃歸三門縣而撤銷),1934年9月成立石浦民眾教育館,1936年4月在石浦成立省立寧寧波民眾教育館。
1949年7月9日象山解放。1950年9月成立象山縣人民文化館,館址設中山公園內樟樹廟,館長由文教科長洪軍兼任,工作人員2名,工友1名。1951年底,保送“華東革大浙江分校”培訓的文化幹部返館,工作人員增至4人。1952年1月館址遷丹城林家祠弄原衞生院內,改名為象山縣文化館,分圖書閲覽、收音報道、羣眾文化輔導3組。1952年10月8日,浙江省財政廳、文化事業管理局發文,象山縣文化館列為乙等館。1958年9月寧海縣併入象山縣,文化館址遷寧海城關鎮。1959年籌建博物館,次年10月博物館併入文化館。1960年12月實行“精兵簡政”,文化館10人削減為5人。1961年10月,象山、寧海分縣,象山縣文化館遷回丹城,與丹城鎮文化站合併,工作人員6名。1964年省文化局拔款,拆除儒學弄口平屋約108平方米建成2層新樓,面積204平方米,次年文化館搬遷進新樓,工作人員4名。1966年9月館“文革”領導小組成立,館長名存實亡,館務失控。1971午5月改為毛澤東思想宣傳站,工作人員增至13名,設文學、攝影、圖書閲覽、文物等業務門類。1978年3月25日撤銷毛澤東思想宣傳站,恢復象山縣文化館,工作人員14名,分文學創作、美術攝影、羣文輔導、圖書文物4個業務組。1979年10月,省文化廳撥款新建的大樓(1208平方米)落成,文化館遷入新址(丹城廣場路17號),工作人員增至17人。1980年12月3日,文物從文化館劃出,成立象山縣文物管理委員會。l981年11月圖書閲覽從文化館分出,成立象山縣圖書館,文化館工作人員減為13入。目前全館21人,在職l 8人,其中有黨員4人,副研究館員3人,有館員職稱5人,助館6人,管理員2人。設辦公室、活動部、培訓中心,全年國撥經費30萬元。全縣鄉鎮(街道)文化站18個,按2000年省考評定級公佈特級站1個,一級站2個,二級站4個,三級站7個,無級站4個。全縣有省級東海明珠鄉鎮4個,市級東海明珠鄉鎮8個。
2019年11月12日,象山縣文化館(項目:唱新聞)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1] 

象山縣文化館環境

象山居浙江中部沿海,“三面環海,一路穿陸”,有沿海島礁608個,面積1175平方公里。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至唐神龍二年(706年)立縣,設治於彭姥村(今丹城鎮西北地)。因村西北有山,形如“伏象”,故名象山。境內島礁雄奇,山巒競秀,勝景迭出:丹城石屋八景,石浦港風漁火,爵溪平沙走浪,西周蒙頂“合朔” (指日月平行),無不令人神往。宋人文天樣曾登臨留句:“海山仙子國,邂逅寄孤蓬。萬象畫圖裏,幹崖玉界中。風搖春浪軟,礁激暮潮雄。”這是對象出的真實寫照。更有歷史古蹟遺址,遍佈山隅海角,就近年發掘的“塔山遺址”,距今已有6000多年曆史,是江南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的一個重大收穫,不僅補充和豐富了河姆渡文化的內涵,而且為研究錢塘以南地區良渚文化找到了科學依據,已引起國內考古學界的矚目。
絢麗多姿的海光山色不僅造就了獨具象山韻味的風景線,同時也養育了一代又一代象山人的聰明才智。諸如明代鴻儒邵景堯,清時著名學者姜炳章、陳漢章,近代的左聯五烈士之一、著名詩人殷夫是其中傑出的代表。

象山縣文化館民俗

千百年來,象山人民在這塊古老神奇的土地上,以自己的勞動,建立起美好的家園,創造着社會財富,又以自己的智慧,構思出生動的形象,抒發了樸實感情,寓勤勞、追求、祈望於民間傳説、故事、歌謠、社戲、新聞説唱中。其中宣揚忠孝禮節的《趙五娘尋夫》的故事在縣內廣為流傳,每年八月初三(俗稱趙五娘昇天之日),成千上萬的漁夫村婦,從四面八方擁至爵溪“彌陀寺”,在趙五娘神前舉行聲勢浩大的民間廟會活動。逢年過節,象山城鄉都有上演廟台戲或草台戲的習慣,劇目內容不外乎忠仁義、喜慶團圓之類。象山木偶戲和新聞説唱也有悠久的歷史。木偶戲,可分為杖頭木偶、市袋木偶、提線木偶3種。劇目多從傳統戲曲搬用,曲調有亂彈、越劇、紹劇等。象山新聞(説唱),始為盲藝人賣唱求乞時隨口而出的有節奏的韻文。唱者肩挎花鼓筒,左手提小鑼,右手執鑼扦夾鼓槌,邊敲邊唱。新聞內容較靈活,社會傳聞、生活故事皆可隨編隨唱。除民間戲曲演唱外,逢正月元宵、丹城三月廿七、爵溪七月半、東鄉八月十四,舉行的迎神賽會,就有鼓琴、抬閣、燈舞、民間吹打、民間雜耍等民間文藝綜合表演。鯽魚燈出自400年前昌國村一漁婦扎魚燈祭丈夫的故事。最初為家家門口掛一鯽魚燈,以示鯽魚蹦沙灘平風浪保太平之意。以後又紮起了鰲魚、帶魚、墨魚、蟹,甚至姜太公釣魚等各種燈綵。每逢元宵佳節,浩浩蕩蕩的魚燈隊伍以鯽魚燈為先導,羣遊於昌國大街小巷和公共活動場所。鯽魚燈出舞時,不斷交換動作,如“雙鬥水”、“放魚子”、“收魚子”等,煞燈為“鯽魚踏灘”。

象山縣文化館藝人

建國後,縣人民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門十分重視全縣人民羣眾的文化生活,尤其十分重視對傳統民間文藝的發掘和繼承。自文化館成立以來,多次組織力量進行全縣民間文藝的普查、發掘、蒐集、整理和開發利用工作。在普查中,發現了一大批民間文藝人才,諸如民間繪畫剪紙藝術家高妙蘭及奚瑞英、謝才華;民間竹根雕藝術家張德和及鄭寶耿;民間故事家、歌手王定林、葉小財、金採風;民樂演奏手沈阿兆、奚聖翔、錢紹連;民間曲藝家葉榮彪、賀根木、傅天龍、周成法等。為了繼承、發揚他們的精湛技藝,文化館多次舉辦各類講座、培訓班,編印出版各種資料文本。如農民畫家高妙蘭,在文化館的幫助下,1957年精製了3個古裝戲曲布人及白兔、獅子、鹿、松鼠等剪紙作品贈給毛澤東主席,國務院辦公廳寫信給予讚揚和鼓勵,並把她的作品放在北京陳列館。幾十年來,高妙蘭有數百幅農民畫、剪紙作品選送全國各級報刊、協會發表展出,她的作品還飄洋過海,被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博物館、美術館收藏。寧波電視台、浙江電視台、中央電視台專程來象山拍攝了高妙蘭藝術生涯的專題片。1980年高妙蘭推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分會第二屆理事。

象山縣文化館成就

1986年,為了恢復和繁榮象山的民間燈舞活動,文化館在進行全面普查的基礎上,縣委宣傳部、文化局、文化館聯合舉辦了首屆元宵燈會燈展活動。全縣36個鄉鎮全部組燈參展。各式彩燈盡展新姿,失傳已久的車燈、盾牌燈等也恢復上陣,丹城街頭一片燈山人海。通過燈展,使這一傳統的民間藝術煥發青春,重新活躍在象山城鄉。隨着民間燈舞、民間戲曲活動的興起,象山鑼鼓這一古老的民族器樂也越來越被象山人所重視。象山鑼鼓亦稱細十番,原系逢廟會、燈會、漁船出港返航、豐收喜慶、婚喪嫁聚的伴奏器樂曲,自1957年縣文化館排練細十番赴省參賽獲獎後,象山鑼鼓作為一種特有的民間藝術形式出現在羣文舞台上。1992年象山代表團一曲器樂演奏《漁港春潮》榮獲寧波市第二屆音舞節器樂演奏一等獎。現在丹城、嶽浦、爵溪、泗洲頭、黃避岙等鄉鎮及丹城第三小學、縣實驗小學都相繼成立了民樂隊,其中丹城、石浦兩鎮民樂隊被吸收為省民族管絃學會團體會員。近年來,象山縣羣眾文化活動規模不斷擴大,檔次不斷提高,其中1996年的金秋文化活動周、1997年的“慶香港迴歸”文藝大巡遊、1999年的“迎澳門迴歸”文藝晚會、2000年的鄉鎮文藝大會演、2001年的慶建黨80週年的千人歌詠大賽、寧波市國畫、書法獻禮精品展暨半島書畫論壇和浙江“模特新秀大賽”等活動盛況空前,尤其自1998年開辦第一屆中國開漁節以來,至今己連續舉辦了四屆,其影響播及國內外,己成為象山文化活動的一張精美名片。象山縣的羣眾文化創作活動也較為活躍,不少文學、美術、書法、戲曲、音樂舞蹈作品在國際、國家、省區級發表、展出並獲獎,有的作品還被美、英、日等國藝術館所收藏。其中原縣文化館副館長,現任寧波市文聯主席、市人大副主任陳繼武創作的年畫《江山多嬌》、《春暖梅塢》、《春信息》、《面向未來》、《春風桃李》分別獲全國第三、第年畫創作一等、二等、三等獎;徐向北的版畫《海風》獲全國“羣星獎”優秀獎;徐能海的年畫《古堡春色》、《春江晨曲》、《一日千里》、《金潮》等分別參加1989年全國七屆、第九屆美展和1993年全國五屆年畫展;徐忠傑、徐向北的粉印版畫《酒與火》獲全國首屆風俗畫大獎賽三等獎;董根友創作的70幅中國畫被送到日本愛媛縣、吉田町市展出。何旭創作的曲藝集《老鼠拜壽》被列為“浙東鄉土”由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發行,何旭的散文《獻給丈夫的歌》獲國家税務總局、《演講和口才》雜誌舉辦的全國“税收與發展”文學徵文一等獎;朱一峯、何旭等創作,孫武、計敏捷導演的戲劇小品《有客來訪》獲省小品創作、演出一等獎;業餘作者餘志剛創作的散文多次獲全國散文大獎,《餘志剛散文集》出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由史奇山作詞,張曙、顧正葆等作曲、紀雲飛演唱的歌曲《一帆風順》獲浙江省“未來杯”歌曲新作演唱大賽金獎和全國“羣星獎”優秀獎,《伊耀寬歌曲選集》由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由姚亞娟編導、齊勇金、王雲表演的雙人舞《掛燈》獲第六屆全國“羣星獎”銀獎,由何盈盈等創作編導的羣舞《漁家情歌》在第四屆中國開漁節登台亮相後被中央電視台列為“鄉村大世界”板塊節目播出。近幾年來,象山竹根雕藝術創作發展伸速,張德和、鄭寶耿等一批藝術大師的作品多次榮獲國家、國際級大獎,竹根雕產品已推向國際市場,成為象山的一項文化品牌,張清和、鄭寶耿相繼應邀赴法國、希臘等國出訪傳藝,象山竹根雕名聞中外,1996年,我縣被文化部命名為竹根雕民間藝術之鄉。

象山縣文化館活動

改革開放以來,全縣羣文單位圍繞“三個一”工程(即一村、一廠、一校),堅持送文化下鄉的同時,還加強與國內外文化界的交流,學習引進新文化活動項目。近幾年,縣文化館一方面組織人員赴省內外參觀學習,另一方面還邀請國內外有關專家、學者來象山考察、講演,並與三門灣(象山、寧海、三門)、象山港(象山、寧海、奉化、鄞縣)周邊縣市開展文化聯誼活動,與浙江省藝術學校師生、全國剪紙學會進行藝術交流活動,還與日本愛媛縣訪華團、美國空軍訪華團舉行文藝聯歡活動。我縣的爵溪鎮文化站,開展特色文化活動,為促進經濟發展做出成績。尤其是從1986年起,堅持每年舉辦一次文化藝術節,至今已連續舉辦了15屆。該站1993年被評為寧波市十佳文化站。

象山縣文化館作品

縣文化館先後編輯出版了《民間故事》、《民間歌謠》、《民間諺語》、《羣文大事記》、《羣文論文集》等書。館辦內刊《象山羣文》已刊出80餘期,1994年以來,連續三次被評為全省羣文報刊一等獎。象山縣文化館各方面工作所以能取得較大的進展,主要是與重視調查研究、重視理論建設分不開的。自1990年以來,象山縣文化館在省、市文化局、羣眾文化學會、縣文化局的指導下,聯繫本縣羣眾文化工作實際,每年確定一至兩個調研課題,組織力量,深入農村、工廠、部隊、學校進行專題調查,並寫出調查報告或論文,用理論來指導實踐,促進羣眾文化事業的健康發展。尤其是1992年至今的10年中,象山羣文理論研究成效顯著,共寫出調研報告、論文l30餘篇。其中何旭連續8次論文入選全國研討,計有30餘篇在國家級報刊發表,有20餘篇在市、省、全國級獲獎,1997年何旭、張定撰寫的論文《試論開發區的社區文化開發》榮獲全國“羣星獎”銅獎,1998年何旭撰寫的論文集《羣眾文化論》被列為“卓越文叢”由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出版發行。此外,縣館有館屬文藝團隊10支,村級文藝團隊20餘支,其中龍嶼村知音藝社、鶴浦鎮海鵬藝社、東陳鄉漢章書畫社、西周土橋村文宣隊等堅持常年活動受到縣市領導的好評。縣館的藝術檔案室於1986年、1989年兩次被評為省級先進,其經驗材料曾兩次在華東片檔案協作會上交流。1998年經省考評為檔案工作目標管理一級檔案室。縣館1989年在全省文化館第一次考評定級中評為一級館,1992年第二次考評中因硬件設施不足而降為二級。 [2] 

象山縣文化館所獲榮譽

2021年11月18日,入選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擬命名一級文化館公示名單。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