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變色沙蜥

鎖定
變色沙蜥(學名:Phrynocephalus versicolor)是鬣蜥科、沙蜥屬爬行動物。體小,尾長略大於頭體長;頭寬圓;頭背鱗片大小不一,頂眼顯著;腹鱗近方形,光滑無稜,排列不甚規則;胸鱗具微稜;四肢背側為稜鱗,腹側無大的橫鱗;尾部除尾基外,鱗片具稜;後肢前伸可達顳部或眼前緣。體色常有變異,多數體背為灰褐,散有不規則桔黃色斑;尾背具黑橫斑,其間雜以桔黃色斑;成體尾端腹面黑色。 [4] 
分佈於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蒙古以及中國的新疆、寧夏、內蒙古等地,是荒漠草原地帶中的典型優勢蜥種,棲於乾旱的荒漠、半荒漠,以及與乾草原交界的邊緣地區,活動受季節影響較大。主要捕食螞蟻、以及鱗翅目、鞘翅目昆蟲及其幼蟲。卵生,5月份進入繁殖期 [5] 
在中國,這是一個常見物種,種羣數量穩定,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無危; [7]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佈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2023年)》。 [6]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
中文名
變色沙蜥
拉丁學名
Phrynocephalus versicolor
同義學名
Phrynocephalus carinatus Tzarevsky, 1927;Phrynocephalus carinilabris Bedriaga, 1909;Phrynocephalus ciliaris Bedriaga, 1909;Phrynocephalus pewzonii Bedriaga, 1906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爬行綱
有鱗目
鬣蜥科
沙蜥屬
變色沙蜥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蜥蜴亞目
亞    種
0
命名者及年代
Strauch,1876
保護級別
三有保護動物

變色沙蜥形態特徵

變色沙蜥
變色沙蜥(2張)
成蜥頭體長41-58毫米,尾長55-70毫米。頭長圓形,寬度略大於長。吻圓稍尖,吻鱗較大。鼻鱗2-4枚,鼻孔朝向前側方,鼻間鱗2-4枚,鼻孔間距大於鼻孔至眼前褶長度的l/2。頭部背面的鱗片平滑,前額鱗和頂鱗較大,有時有2-3枚大形的枕鱗,眶上鱗略為突起而小。鼻鱗與第一枚上睫鱗之間有鱗片3-4枚。上睫鱗8-9枚,前面5、6枚平扁形,覆瓦狀排列。上、下眼瞼被粒鱗,中間部分的上瞼緣鱗游離緣平齊或稍內凹,兩端的鱗片及下瞼緣鱗游離緣鋸齒形;下瞼鱗與上唇鱗之間有縱列鱗3-4行。上唇鱗(13、14)15-18枚,遊離緣呈缺刻狀;下唇鱗11-15枚。須鱗大,約為下唇鱗的2倍,頰鱗至喉褶的一縱列鱗36-52枚。 [1] 
變色沙蜥的量度(毫米)及鱗片計數
採集地
性別
頭體長
尾長
前肢長
後肢長
鼻間鱗
上唇鱗
下唇鱗
下瞼鱗與上唇鱗之間相隔鱗行
頦鱗至頸褶的一縱列鱗數
托克遜
♂2
43
60-69
22-24
33-41
3
16-17
12-13
3-4
39-42
霍城
♀1
42
49
19
31
3
15
13
3
42 [1] 
體平扁而寬闊,頸側褶和體側褶發達。背鱗大,往兩側逐漸變小,鱗端尖出上翹。胸部和前腹部的鱗片平滑或帶弱稜。四肢背面均被稜鱗,大小與脊鱗相仿,上臂腹面和脛部外側被稜鱗;前肢貼體前伸時中間3指超過吻端,指長順序4-3-2-5-1,爪尖長而彎。雌蜥後肢貼體前伸時趾端到達穎部,雄蜥則達眼的後緣,趾長順序4-3-2-5-1,第三、第四趾外側櫛緣發達,內側之櫛甚小,爪尖利,第五趾爪最長。尾甚平扁,前半部的覆鱗光滑,後半部的背、腹面被稜鱗。背部灰土黃色或鉛灰色,色紋變異極大。眼的前緣之間有一深色橫紋,眼的後緣之間有一對長圓形斑,枕部中央有一較短的縱斑。沿脊背部有2-5對互相對稱的暗斑,並雜有黃白色圓點及細紋;尾背有6-8條鑲以褐邊的橫行黃斑。河西走廊西部的蜥體背部前後各有一橫帶,與腰側縱紋相聯呈長方形圖案;有的背紋則為前、後排列的環紋或全由細碎的短紋構成;而內蒙古北部二連地區還發現了背面全為黑色的黑化個體,與腹面的黃白色明顯分界。雄蜥的頰、胸、腹部有黑色半環,與白色相間,尾梢黑色。幼蜥後肢比例長,貼體前伸時掌部超越吻端。尾下鮮黃色,與黑環彼此交錯相間。 [1] 
變色沙蜥 變色沙蜥

變色沙蜥棲息環境

棲於乾旱的荒漠、半荒漠,以及與乾草原交界的邊緣地區,在分佈區與草原沙蜥混居,西部同荒漠沙蜥葉城沙蜥、隱耳漠虎、長裸趾虎等同棲。 [1] 

變色沙蜥生活習性

變色沙蜥在鄂爾多斯高原的出蟄期為3月中旬,但在內蒙古陰山北部的荒漠草原地帶則於4月初開始破土而出,最早可在4月2日(1973年發現)看到該蜥外出活動,此時因風寒低温常匍匐在枯萎的灌叢下,行動極其緩慢,僅於中午氣温升高後才增加活動強度。4月中旬出蟄結束,變色沙蜥在地面的數量驟增,密度最高的生境可達400尾/公頃。 [1] 
初出蟄的該蜥夜間仍回原洞棲身,但己不再潛人洞底過夜,而是在温度略高(約11℃)的洞道上部歇息。侯後即另挖新洞而居,原冬眠洞則被廢棄不用而坍塌或掩埋。該蜥集羣而分居,在風蝕沙丘的白刺叢下、沙地或丘坡上挖掘洞穴,洞穴的間距小,並未顯示有巢區的領域性;洞口扁圓形,寬15-30毫米,高約10毫米;4-7月的洞道短淺,平直或斜下甚少彎曲,末端無明顯膨大,全長平均為246-273毫米,8月份漸次增長至 308- 336毫米,距離地表不超過250毫米。 [1] 
變色沙蜥
變色沙蜥(6張)
該蜥的出洞活動時間,因季節變化而有明顯不同,通常夏天外出時間早於春秋兩季,活動頻率主要隨日照或輻射強度及環境温度的提高有所增強,然其活動的最適氣温為20-25℃,最適地温為33-42℃,而晚春午後14時和夏季12-15時為其活動低潮。10月上旬,沙蜥在不斷挖深洞道的同時,相繼入土堵洞,在凍土層(1000-1250毫米)內進行冬眠;越冬洞的洞道長600-1400毫米,深440-1200毫米,洞內常見單尾或2-6尾沙蜥集羣蟄眠。 [1] 
根據蜥胃分析發現,該蜥在陰山北部主要以地面吃螞蟻為食,幾佔全部食源的90%以上;在鄂爾多斯高原吃鞘翅目的各種金龜子、吉丁蟲、鱗翅目的幼蟲、蜘蛛以及植物的嫩葉;在甘肅河西走廊則以蝗蟲、螞蟻、小蜂、鞘翅目昆蟲及其幼蟲為食。耐飢力強,在人工低温控制下被絕食了273天仍未致死。 [1] 

變色沙蜥分佈範圍

變色沙蜥分佈於中國、蒙古、俄羅斯聯邦(圖瓦)。在中國,東起內蒙古寧連鐵路沿線的荒漠草原,往西經烏蘭察布草原、狼山北部、鄂爾多斯高原西部,並越過阿拉善盟的烏蘭布和沙漠,進人甘肅河西走廊,分佈到天山山脈北部地區。內蒙古(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正藍旗、四子王旗、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巴彥浩特、烏拉特中後聯合旗、潮格旗、鄂托克旗、杭錦旗、賀蘭山、阿拉善左旗)、新疆(粗城、哈密、準噶爾盆地、托克遜)、寧夏(平羅)、甘肅。 [2]  [7] 
變色沙蜥分佈圖 變色沙蜥分佈圖

變色沙蜥繁殖方式

卵生,5月份進入繁殖期,母蜥於6月在淺凹的沙坑內產卵2-3(4)枚,卵呈黃白色,卵徑13.4(13.0-14.2)毫米*8.2(7.5-8.2)毫米,重0.52-0.56克,藉日光的熱量自然孵化。幼蜥在7月初大批外出,肛孔至尾後部鮮黃色,與黑環相同,黃色保持至性成熟時始消退而轉為白色。 [1] 

變色沙蜥保護現狀

變色沙蜥種羣現狀

變色沙蜥在棲息地分佈廣泛,是一種常見的物種,不受任何重大威脅的影響導致數量下降。據報道,該物種是蒙古北部沙漠中數量最多的蜥蜴(Rogovin等人,2001年;Terbish等人,2006年),每公頃記錄的個體多達45個。在中國,這是一個常見物種,種羣數量穩定。 [7] 

變色沙蜥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佈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2023年)》 ; [3]  [8]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7] 

變色沙蜥威脅因素

任何重大威脅都不太可能影響到這個物種。採礦可能是一種局部威脅。儘管為當地寵物貿易採集了少量標本,但在中國沒有發現重大威脅。 [7] 

變色沙蜥主要價值

變色沙蜥在一些動物園有展出;在蒙古和中國的寵物貿易中也有出現。 [7] 
注:變色沙蜥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未經批准私自捕捉、飼養是違法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