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議僧道不應拜俗狀

鎖定
《議僧道不應拜俗狀》是唐代文學家呂才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名稱
議僧道不應拜俗狀
出    處
《全唐文》
作    者
呂才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散文

議僧道不應拜俗狀作品原文

議僧道不應拜俗狀
一,謹案老子《道德經》雲:域中四大,王居一焉。又案《仁王般若經》雲:地前三賢菩薩,位當四天下主。《內經》又云:假令比邱得須陀洹果經八萬劫,始見於地前。今令道士、女冠拜敬域中之大僧之及尼拜敬地前菩薩,此乃不乖本教,正合其宜(彈曰:佛經所以不令僧敬俗者,良以出處不同故也。縱使三賢菩薩為四天下主,而猶現有妻子相不捨,家位厚信曰如然,致敬則無誠説。故《涅槃經》雲:諸出家人從諸白衣,諮受未聞,不應禮拜。據此則殊乖本教何謂正合其宜耶)。皇後、皇太子尊同於君,理合敬拜(彈曰:《仁王經》雲:出家人法不拜國王。國王尚不許拜,自下斷焉可知矣)。一,又案《道經》雲:道士一人得道,乃追榮七葉父母。此則立身成道,貴於追顯前葉。今時未得道者,見生父母,理合拜敬。又案《內經》雲:西方妙樂國土,本為法藏比邱願力所成。是知妙樂之所,乃是比邱願往生處也。又案《無量壽觀經》雲:願生妙樂國土者,先須孝養父母。後雲具足戒行,然經宿不見,即須跪問,孝之儀也。不拜父母,何成孝義?今令僧尼、道士、女冠拜敬父母,亦是不違本教(彈曰:如經所云:生西方者,該通道俗言孝養父母者,此明處俗往生因也。言具足戒行者,此明出家往生因也。此則道路懸隔,修行兩殊,安得混彼二因,俱言釋侶且孝養異儀,寧唯跪禮揚名後世?亦其至也。故《五分律》雲:若諸沙門左右二肩荷擔,父母親於身上便利不淨,縱使一劫,猶不能報須臾之恩。若教父母識三寶、四諦,受持五戒行、十善道於一念頃,即為以報父母之恩,何以故荷擔等事?是人中善不能令彼生天證聖,若教父母識諦實因果,受齊持戒,由此因緣,即能證聖。又《四分律》雲:佛言比邱不應禮敬一切白衣父母,雖曰居尊,終同白衣之例佛教不令禮拜。若拜乃陷於親,雖生有致敬之容,死招無量重罪,不孝之極,甯越是乎)一,謹案《周禮》有九拜之儀。一曰稽首。注云:首至地也。又案《尚書》言於禹益等,拜皆言稽首,此為拜君之敬,通於古今也。然今之僧尼禮拜,正當稽首之法。是以《維摩經》雲:導眾以寂,故稽首。然今若令尼作婦女跪拜,但為衣服不稱,恐爽於常情。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俗行已久,不求改變。今令尼等拜敬,望請許其稽首,此則不乖古今之儀,順於輿人之頌(彈曰:夫希顏之士,亦顏之儔;慕驥之乖,亦驥之類。今尼等辭榮是一,入道不殊,何獨慮爽之常情,即欲令其稽首?若也不求改變,稽首未是循常情。既也不循,豈順輿人之頌)。謹議。 [1] 

議僧道不應拜俗狀作者簡介

呂才(606~665),博州清平(今山東高唐縣清平鎮呂莊)人,唐初哲學家、音樂家。善陰陽、方伎、輿地、歷史、軍事、醫學諸書,尤精於聲樂。貞觀時。曾任太常博士、太常丞。奉命參加刊正《陰陽書》,凡百篇,頒佈於天下。一生著述甚多, 《方域圖》、《教飛騎戰陣圖》皆不傳。《舊唐書》本傳中僅選錄有《敍宅經》等數篇。 [2] 
參考資料
  • 1.    周紹良主編,全唐文新編 第1部 第3冊,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1867頁
  • 2.    張敏傑編著,一百位中國古代思想家,江西教育出版社,2013.09,第9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