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謝暉

(湖南大學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教授)

鎖定
謝暉, 男,湖南永州人,1971年12月生,博士湖南大學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 
中文名
謝暉
出生地
湖南永州
出生日期
1971年12月
畢業院校
湖南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車輛工程
任職院校
湖南大學

謝暉人物經歷

謝暉教育經歷

1989年9月~1993年7月湖南大學機械製造工藝及設備專業畢業
1997年9月~2000年7月湖南大學車輛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
2000年9月~2003年7月,湖南大學車輛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 [1] 

謝暉工作經歷

1993年7月~1997年9月留校湖南大學機械系教師
2002年12月~2004年12月三一重工工程機械博士後研究
2005年~2009年2月,天津汽車模具有限公司技術分公司總經理
2007年獲得天津市赴歐優秀博士後培訓計劃資助,到瑞典Chalmers大學車輛和交通安全技術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
2009年2月,湖南大學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教授,長期從事汽車技術及智能製造技術與裝備研發 [1] 

謝暉研究領域

1、汽車車身開發同步工程技術;
2、智能製造技術與裝備;
3、輕量化車身技術與裝備; [1] 

謝暉科研項目

1、湖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攻關項目“純電動乘用車整車研發與產業化技術”(2016GK4008),90萬,第一,項目負責人,2016,1~2018,12;
2、國家智能製造重大專項“電力裝備能源計量及控制產品智能製造新模式”,研發負責,國撥經費2700萬元,2016,6~2018,6;
3、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 2015BAF32B03)“面向重型機牀行業的閉環PLM 系統研究”,子項目負責,2015,4~2017,12;
4、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 2015BAF01B01)“施工升降機架結構件機器人智能焊接生產線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 ,子項目負責,2015,4~2017,12;
5、國家智能製造重大專項“工程機械產品加工數字化車間系統的研製與應用示範”,研發負責,國撥經費6000萬元,2012,7~2014,12;
6、“高檔數控機牀與基礎製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鋁合金車身零部件典型成形工藝及關鍵裝備技術研究,主研,國撥資助2100萬元,2013,1—2015,12;
7、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大型工程裝備製造企業全球集成管控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子項負責, 2012,10~2014,1;。
8、國家“863”項目“汽車及模具產業鏈製造協同服務平台研發與應用”(2013AA040605)子項負責,2013,01~2015,12;
9、2010~2011,12年,汽車產業共性技術重大專項—先進高檔轎車車身成型技術研究與應用,300萬,第一,項目負責人;
10、2007,1~2009,12,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支持製造業產業鏈協作的公共服務平台開發與應用”(2006BAF01A38),384萬,第一,項目負責人;
11、2006,1~2008,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薄板衝壓成型拉裂、起皺的局部無網格並行仿真計算研究”(50505011),22萬,第一,項目負責人;
12、2006~2007,1,國家“863”項目“數字化、網絡化汽車模具開發系統集成技術研究與應用”(2005AA411060),100萬,第二,項目執行負責人;
13、2007,1~2009,12,國家“863”項目:高強度鋼汽車零件衝壓成形工藝與模具的集成穩健設計優化技術研究,75萬,第三,項目副組長; [1] 

謝暉學術成果

第一作者發表論文(部分):
1、計算機仿真中板料衝壓成型壓邊力的優化,中國機械工程,2002-11,第一作者
2、薄板衝壓成型中板料起皺的臨界應力分析和預測,計算力學學報,2003-01,第一作者
3、CAE技術在汽車翼子板拉延模具設計中的應用研究,汽車工程,2003-08,第一作者
4、衝壓板料回彈中的失穩研究,塑性工程學報,2003-08,第一作者
5、基於CAE仿真的衝壓回彈影響因素研究,湖南大學學報,2003-10,第一作者
6、板料衝壓數值模擬的並行計算與應用,中國機械工程,2003-11,第一作者
7、基於CAE和神經網絡的壓邊力優化,機械工程學報,2004-07,第一作者
8、板料衝壓成型CAE中拉裂的預測研究及應用,湖南大學學報,2005-04,第一作者
9、薄板衝壓大變形起皺的局部無網格法數值模擬,塑性工程學報,2008-6,第一作者
10、基於產品數據管理的汽車模具企業協同設計管理系統研究,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2008(2);
11、汽車模具產業鏈公共服務平台的研究,中國製造業信息化,2010(3);
12、基於全量理論的反向模擬法在汽車翼子板衝壓中的應用,鍛壓技術,2011(5),2011,10;
13、高強鋼板衝壓位移回彈補償技術研究與應用. 塑性工程學報,2012(5);
14、基於 Taguchi 方法的車門結構穩健性優化. 中國機械工程,2013,7;
15、Research on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BIW Modal.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IEME 2011).
16、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cooling ducts layout in hot stamping die.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2. 2012,8. cpcis
17、Dynamic response of a FGPM hollow cylinder under the coupling of multi-?elds. Volume 218,Issue21,1 July 2012.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2012,7.
18、Thermoelastic dynamic behaviors of a fgm hollow cylinder under non-axisymmetric thermo-mechanical loads. Volume 29,Issue01,1 March 2013.pp109-120,Journal of Mechanics. 2013,3.
19、Designing Torus-doubling Solutions to Discrete Time Systems by Hybrid Projective Synchronization 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2013.
20、汽車前立柱下角撐熱成形熱-力-相變耦合仿真分析,塑形工程學報,第21卷第3期(2014)73~77
21、加速踏板與地板干涉的偏差分析及穩健性優化,湖南大學學報,41卷第10期,2014
22、先進高強鋼衝壓模具壓邊圈結構疲勞分析與優化,模具技術,2014
23、基於彈塑性體模具模型的先進高強鋼衝壓成型CAE分析,熱加工工藝,2014
24、滿足四工序衝壓的汽車翼子板產品設計及成形工藝研究,機械科學與技術,34卷第11期,2015
25.基於關鍵尺寸製造精度的裝配順序規劃,機械科學與技術,2014
26、超高強鋼板熱成形模具的熱力耦合分析,熱加工工藝,2014
27、Hu Lei,Xie Hui,Hu Xingxing,Pan Zhihong,etc. Research on Springback Compensation of Aluminum Alloy Automobile Body Panel. 2014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ISCEMP 2014)(EI)
28、時效硬化對6021-T4鋁板成形性能影響及衝壓工藝穩健設計,塑性工程學報,23卷第1期,2016
29、RBF近似模型在汽車碰撞變複雜度建模中的應用,機械科學與技術,已錄用,2015
30、超高強鋼模具衝壓磨損CAE分析研究與應用,湖南大學學報,42卷第8期,2015
31、基於sobol法的熱成形工藝參數全局靈敏度分析及優化設計,塑性工程學報,23卷第2期,2016
32、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a new composite bumper beam in high-speed frontal crashes ,Struct Multidisc Optim (2016) 53:115–122 ,2016
33、高強鋼衝壓模具凸模疲勞壽命分析及優化設計,塑性工程學報,22卷第6期,2015
34、高強度鋼板衝壓模具強度分析與結構優化,熱加工工藝,44卷第23期,2015
35、汽車輪罩總成焊接變形分析及優化 ,熱加工工藝,44卷第17期,2015
36、針對激光切割實時回彈的修邊線的研究,鍛壓技術,2016,41卷第7期 [1] 

謝暉獎勵榮譽

1、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02,薄板衝壓工藝與模具設計理論、計算方法和關鍵技術及其在車身製造中的應用,個人排名第六;
2、第一屆中國科技期刊優秀學術論文獎(全國100篇),論文“計算機仿真中板料衝壓成型壓邊力的優化”(2004年發表於《中國機械工程》),第一作者;
3、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08年,數字化、網絡化汽車模具開發集成技術研究與應用,個人排名第二;
4、第五屆(2013)中國汽車造型設計大賽優秀輔導老師獎;
5、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03,汽車碰撞安全設計與改進理論、方法及關鍵技術,個人排名第十五;
6、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01,汽車覆蓋件衝壓成型CAD/CAE/CAM一體化技術與裝備,個人排名第六;
7、2003年機械工程學會優秀論文獎,論文“計算機仿真中板料衝壓成型壓邊力的優化”(發表於《中國機械工程》),第一作者。
8、第六屆(2015)中國汽車造型設計大賽十佳優秀輔導老師獎;
9、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16,面向安全節能的汽車零部件設計製造若干關鍵技術與裝備,個人排名第二。
10、長沙高新區突出貢獻創新專家,2016
11、長沙市雨花經開區科技帶頭人,2016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