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謝南光

鎖定
謝南光(1902.11.18-1969.7.26),原名謝春木,台灣彰化人,原籍福建省同安縣。原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是愛國愛鄉的革命者、德高望重的台胞代表人物 [1]  。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時期,青年謝南光積極參加反日活動,是1920年代台灣非武裝抗日“十年社會運動”的風雲人物,參與了當時“台灣民眾黨”的創建。1930年代初,謝南光奔赴大陸,投身全民族抗戰,1950年代初,他自日本返回大陸,曾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2] 
中文名
謝南光
別    名
謝春木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台灣彰化
出生日期
1902年11月18日
逝世日期
1969年7月26日
原    籍
福建省同安縣

謝南光人物簡介

謝南光(1902年-1969年),台灣彰化人 [2]  ,抗日愛台的政治活動家,在日據時期不甘當亡國奴,不斷為台灣迴歸祖國而努力。從早年在台灣從事民族解放運動,到後來回大陸參加抗日戰爭再到戰後去日本當外交官,謝南光,原名謝春木,1902年出生於台灣彰化二林,原籍福建省同安縣。4歲時父親病逝,母親守寡撫養其長大。
謝南光自幼就知道台灣的苦難歷程,目睹了日本統治的暴行,而台灣人民的反抗深深感染了謝南光,尤其是發生在1913年的羅福星苗栗起義和1915年餘清芳西來庵起義給他留下深刻印象。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也影響到了台灣,正在台北師範學校上學的謝南光積極組織讀書會和學生會,進行反日活動。
謝南光在福建省政府任職期間的兩種檔案資料 謝南光在福建省政府任職期間的兩種檔案資料 [1]
1921年,謝南光到日本東京高等師範學校上學,支持林獻堂發起的“台灣議會設置運動”,加入“台灣文化協會”,撰寫文章發表於《台灣青年》,積極參加台灣青年知識分子的進步運動。在1923、1924年期間,謝南光利用暑假回到台灣,深入台灣各地農村地區進行文化啓蒙宣傳,他要“將學生和工人、農民聯合起來,反對日本帝國主義”。
謝南光在福建省政府任職期間的兩種檔案資料 謝南光在福建省政府任職期間的兩種檔案資料 [1]
1925年,因為家鄉發生了警察侵害蔗農事件,謝南光毅然放棄學業,回到台灣聲援蔗農鬥爭。回到台灣後,謝南光擔任《台灣民報》主筆寫文章。同時,他作為“台灣文化協會”理事也到處演講,抨擊日本殖民統治,揭露政治、經濟、教育、社會上的不平等以及傳統弊病,成為台灣著名的民族解放運動政治家。因為日本對台灣民族解放運動的大舉鎮壓。謝南光被迫於1931年底離開台灣到上海。上海“一.二八”事變發生期間,謝南光在上海組織了上海華僑聯合會。向南洋僑胞宣傳抗日,募捐支援軍隊抗日。
1937年7月在謝南光協助下,以對日情報為研究對象的國際問題研究所成立,隸屬於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他在其中工作並被派到香港工作。他深入調查研究日本侵華動向,曾針對武漢、廣州相繼失守後的對日妥協狀態,發表文章,主張堅持抗戰,反對妥協。
1943年11月《開羅宣言》決定戰後台灣歸還中國,國民政府成立台灣接收委員會,謝南光被聘為該會常務委員,參加各種接收計劃和準備。台灣光復後,謝南光曾作為國民黨駐日本代表團專員到日本工作,後來國民黨進台時,他被排除在外留在大陸。上世紀50年代,謝南光先後當選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
1969年7月29日,謝南光病逝於北京。 [3] 

謝南光歷任職務

1950年代初,他自日本返回大陸,曾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 [2] 
歷任中央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外交學會理事,中國亞非團結委員會委員;
第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謝南光人物評價

新黨主席吳成典表示,通過這本新書看到謝南光的祖國情懷,感觸特別深。我們要激發愛國情懷,希望兩岸中國人攜手合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統一聯盟黨主席紀欣表示,謝南光一生的豐富經歷足以證明他是一位有堅定信仰且始終如一的愛國志士。
台灣史研究會理事長戚嘉林認為弘揚謝南光精神有四點時代意義,包括打破台灣社會錯誤的“仇中”歷史印象、清除台灣七十年“反共”教化餘毒影響、打破“本省人”與“台獨”連結的迷思、釐清“台灣民眾黨”的原生意識形態。
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在新書發表會致辭時表示,希望台灣年輕人能閲讀這本書,藉此瞭解台灣在日據時代與大陸的關係。當年台灣人以身為中國人為榮,盡心盡力救中國。他説,希望能借謝南光的精神,與讀者共勉。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