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諾夫哥羅德公國

鎖定
諾夫哥羅德公國位於俄羅斯諾夫哥羅德州諾夫哥羅德市,俄羅斯最北端,公元862年留裏克王朝以此為首府。公元882年首府遷往基輔,諾夫哥羅德(Новгород)歸附基輔羅斯。在基輔大公統治下。其後,留裏克王朝向俄羅斯全境擴張,統治時間長達7個半世紀,構築了俄羅斯國家的基礎。1136年,諾夫哥羅德公國完全從基輔羅斯分裂出來。13世紀諾夫哥羅德(Новгород)奇蹟般地避開了蒙古軍隊的破壞,人們開始對政治上、經濟上的自由進行謳歌。但在1478年,諾夫哥羅德被莫斯科公國吞併,其短暫的命運也如曇花一現。
中文名
諾夫哥羅德公國
簡    稱
諾夫哥羅德
所屬洲
歐洲
首    都
諾夫哥羅德、基輔
政治體制
貴族共和制
國家領袖
留裏克王
主要民族
俄羅斯族
主要宗教
東正教

諾夫哥羅德公國建立

諾夫哥羅德(Новгород)建立於公元9世紀,歷史上是貿易、文化和宗教中心,現為諾夫哥羅德州首府。地理方位和遺址地點:諾夫哥羅德位於俄羅斯最北端,聖彼得堡與莫斯科之間河湖縱橫的大草原上。同時處在黑海和芬蘭灣的水路交通線上,船運忙碌的沃爾霍夫河穿城而過。歷史淵源:瓦爾納吉安建立了諾夫哥羅德(Новгород)。862年成為魯裏基德王朝的公國首府。也是哥德蘭設在沃爾霍夫河地區的繁榮商站。
882年首府遷往基輔,諾夫哥羅德(Новгород)歸附基輔羅斯。在基輔大公統治下,1044年,圍繞克里姆林修築了一道圍牆,1045-1050年間在圍牆內蓋起了聖索菲亞大教堂。10世紀到11世紀,諾夫哥羅德(Новгород)逐漸從基輔公國獨立出來。自此各任公爵都被有意排斥在克里姆林宮以外。並且不許參拜大教堂,因此他們各自在諾夫格羅德(Новгород)修建了自己的教堂。
1136年起,公爵們只管負責防務。諾夫哥羅德(Новгород)由大主教管區和選舉出來的市長共同執政,形式上“謂徹”(市民會議)是最高權力機構,所以又被稱做“領主共和國”。

諾夫哥羅德公國發展

在12世紀至15世紀前期,領土不斷擴大,先後把普斯科夫(1348年)、北海沿岸部分地區和烏拉爾的尤戈拉地區(Югорские)併入版圖。狩獵業、捕魚業和鹽業在共和國的經濟中佔重要地位。13世紀末和14世紀,諾夫哥羅德經濟達到鼎盛。漢薩同盟在城內設立了貿易商棧。城中修建了許多小教堂。
謂徹是共和國的最高權力機構,由它選舉地方長官、千人長和大主教。但真正掌握實權的是領主和大商人。謂徹往往根據他們的意見做出“奉迎”王公的決議。被奉迎擔任王公的人,一般只任軍職,負責國家的防務,對其他內政則無權干涉,如違背領主的意志,隨時可被“鞠躬請退”。在金帳汗國統治期間,諾夫哥羅德的王公通常由接受汗國冊封的“弗拉基米爾大公”兼任,但實權仍操在當地領主手中,因此共和國保有很大的自治權。12—15世紀諾夫哥羅德為捍衞獨立和主權,同外國入侵者展開了長期鬥爭,它同瑞典人進行過二十六次戰爭,同利沃尼亞騎士團進行過十一次戰爭,發生過著名的涅瓦河會戰(1240年)和冰上激戰(1242年)。從14世紀初,莫斯科公國、立陶宛大公國都企圖征服諾夫哥羅德,特維爾大公米哈伊爾·雅羅斯拉維奇則利用汗國的冊封權,直接干涉其內政。

諾夫哥羅德公國被伊凡三世吞併

1471年,諾夫哥羅德在希隆戰役中慘敗於莫斯科公國,莫斯科公國成為其宗主國。1478年,諾夫哥羅德(Новгород)共和國被莫斯科伊凡三世大公吞併。漢薩同盟商人被驅逐。1570年,在社會反抗浪潮中,伊凡雷帝將諾夫哥羅德(Новгород)洗劫一空。隨着18世紀聖彼得堡的繁榮,諾夫哥羅德(Новгород)衰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