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論樂

鎖定
《論樂》是元末明初劉基創作的古文。
作品名稱
論樂
作    者
劉伯温
創作年代
明朝
文學體裁
古文

論樂作品原文

蟄父居楚,有見聞必言,不待王之問也。及其之宋,宋王雖問之,弗言。或曰:“宋王之待先生不薄於楚王,而先生或言焉,或不言焉,無乃異乎?”熊蟄父曰:“子亦嘗學樂乎?鼓鍾縣矣,和之以琴瑟,間之以笙磬,合止棁敔,然後八音諧而簫韶成矣。今有陳箏築笛缶,間以鐃鈸,和以羯鼓,雖有鳴球磬筦,其可以雜奏乎?是故雷不鳴於啓蟄,而鳴於日至,則夭道變;雞不鳴於向晨,而鳴於中,則人聽惑。” [1] 

論樂釋義

【註解】① 縣(xuan):通“懸”。
② 笙磬(sheng qing):簧管樂器,磬,古石帛樂器。
③ 棁敔(zhuo yu):棁、敔,皆為古打擊樂器。棁用於樂之初;敔,用於雅樂結束時。
④ 簫韶:古樂名。
⑤ 箏箏笛缶:穩(zheng),撥絃樂器。築(zhu),古擊絃樂器。笛,管樂器。缶(fou),瓦質的打擊樂器。
⑥ 鐃郄(nao bo):打擊樂器。
⑦ 羯(jie)鼓:羯,去勢的公羊。羯鼓,打擊樂器。
⑧ 筦(guan):“管”的異體字,樂器名。
⑨ 啓蟄:驚蟄。
⑩ 日至:即“至日”,指夏至。
向晨:黎明。
宵中:半夜。
【譯文】熊蟄父居住在楚國時,有所見所聞必定説出來,不等楚王問他。等他到了宋國,宋王即使問他,也不説。有人問他説:“宋王對待先生不比楚王的情薄,而先生有的肯説,有的不肯説,不也奇怪嗎?”熊蟄父説:“你也曾經學過音樂了吧。鼓鍾懸掛起來了,用琴瑟同它和聲,用笙磬為它間奏,用棁敔起止,然後八音和諧而簫韶雅樂成功。現在陳列箏、築、笛、缶,用鐃鈸相間,用羯鼓伴和,即使有鳴球磬管,難道可以亂奏嗎?所以驚雷如果在驚蟄時節不響,而在夏至時響,那天道就變了;雄雞如果不在黎明報曉,而在半夜打鳴,那人們聽到後就糊塗了。” [2] 

論樂作者介紹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文成,元末明初傑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勳,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
劉伯温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台乃至東南亞、日等地仍有着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着“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温;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温”的説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