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認貸不認房

鎖定
認貸不認房,房地產政策,指新的房貸政策不再以家庭擁有的房屋數量來認定,二套房購買家庭只要還清首套貸款,再次貸款也將按照首套房認定。
2014年9月30日,央行和銀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其中,關乎個人按揭貸款的條例最受市場關注。包括:首套房首付比例30%,貸款利率下限是貸款基準利率的0.7倍,以及對擁有一套住房並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的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貸款購買商品房,執行首套房貸款政策 [1] 
中文名
認貸不認房
首套房首付
比例30%
相關機構
央行和銀監會
發佈時間
2014年9月30日

認貸不認房執行機構

2014年10月9日,中國建設銀行率先實行認貸不認房,支持居民家庭合理的住房貸款需求,對於貸款購買首套自住房的家庭,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為30%,貸款利率下限為貸款基準利率的0.7倍。具體根據借款人購房情況及其信用記錄、還款能力等因素區別確定。 [1] 

認貸不認房各方觀點

民生宏觀研究團隊認為,利率7折下限的意義不大,銀行基本對房貸實行基準利率,自由定價體系下,房貸利率觸及下限可能性不大。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建行可能會對部分優質客户給予7折優惠,並結合個人業務打包進行營銷,但不可能所有客户均能享受較低折扣的貸款,否則導致的利差收窄將由銀行自身買單。建行落實了“認貸不認房”舉措。即對無個人住房貸款記錄或者已結清購房貸款,名下無住房的家庭,申請貸款購買住房,執行首套房貸款政策。對擁有一套住房並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的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貸款購買住房,可參照執行首套房貸款政策。
民生宏觀認為,對“認貸不認房”如期兑現,配合逐漸對普通住宅認定標準的鬆動,購房者首付資金要求下降,改善型需求短期或集中釋放,一線城市、核心地段需求將明顯回暖。
“理論上有可能,但實際上市場的持續性回暖還是要看房地產的價格。”郭田勇表示,不管是剛性需求者還是改善型住房需求者,其購房能力最終取決於房地產價格相對於購房者收入水平,而並不意味着增加槓桿就能一步到位地帶動房地產市場的回升。
民生宏觀認為,房貸放鬆或致房地產銷售短期企穩,定向穩增長措施仍會延續,預計經濟短期企穩的概率增加,但反彈的高度有限。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