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評話

鎖定
評話是以中國方言説表的古老曲種,各個地方有不同的評話。
中文名
評話
別    名
評詞

評話南京評話

南京評話又稱“講評詞”、“南京評詞”、“説書”,是用南京方言説講的評話,流行於南京及其周邊地區。
南京評話相傳始於明末清初的“説善書”,於清乾隆年間正式形成,乾隆時評話藝人童萬家被公認為“南京評話”的祖師,清末民初為鼎盛時期。
南京評話亦稱據老藝人口述,南京評話起自明末清初的“説善書”,其代表人物為夢明和尚和醒姑。清乾隆年間,南京評話藝人成立了自己的行會組織“三皇會”,創始人為當時人稱趙菩薩的“説善書”藝人,後輩藝人皆尊其為祖師爺。相傳乾隆南巡時,曾微服書場聽其説書,併為之題字:“活龍活現,人皆喜聞。”
南京評話以説為主,輔以表演,書目多為長篇。演出道具頗為簡單,僅為摺扇一把、醒木一方。清末民初,是南京評話的鼎盛時期,湧現出諸多優秀的評話藝人,最著名的有説《水滸》的李朝雲、陳秀山,説《唐宋書》的何錦朝、何錦堂,以及説《三國》的周善之、張鴻儒等。尤其是張鴻儒,不僅説書,更擅“評”書,對書中的人和事,往往有獨到見解。
抗日戰爭勝利後,南京評話藝人隊伍不斷擴大,最多時達近百人;演出書目也不斷豐富,除傳統書目外,又增加《隋唐》、《興唐》、《徵東》、《徵西》、《反唐》、《月唐》、《後唐》、《飛龍傳》、《包公案》、《狄青傳》、《嶽傳》等10餘部長篇評話。其時,夫子廟鼓樓下關等處的茶樓書場如雨後春筍,紛紛興起,極大地推動了南京評話的繁榮。
50年代以後,評話藝人陸續參加了南京市曲藝團和其他專業文藝團體,並創作了《義民冊》、《雨花台上紅旗飄》等一批新書目。當時名聲較著的演員有張幼臣、孔幼平、金少臣、王小瀛等,其中以張幼臣為代表,他將原先以南京土話説書改為使用南京官話,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擴大了聽眾面,對南京評話的改良發展多有貢獻。南京評話近年日漸衰落,但尚有專業演員堅持演出。2008年,最後一位南京評話演員孔幼平因病去世,南京評話面臨失傳危機。
“南京評話”以長篇講史為主,表演上有文、武兩派之分,文派又名“呆口”,講究説工;武派重做工,講究身段。 主要劇目有《三國》、《隋唐》、《水滸》、《岳飛傳》等,“説”“演”並重,常於書中穿插許多南京的風土人情、歷史掌故、名勝古蹟,富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評話揚州評話

王少堂 王少堂
流行於江蘇北部和南京、鎮江、上海等地。 揚州評話始於明朝末年,發展於清朝初年,到清代中葉的時候就達到了極盛階段。揚州評話以描寫細緻入微、結構嚴謹、首尾呼應、頭緒紛繁但井然不亂而見長,講求劇情細節豐富,人物形象、個性鮮明,語言上生動有趣。
揚州評話大師王少堂
揚州評話是以揚州方言徒口講説表演的曲藝説書形式,流行於蘇北地區和鎮江、南京、上海等地。興起於清初,不久就形成了"書詞到處説《隋唐》,好漢英雄各一方"的繁榮局面,獨步一時的書目有《三國》、《水滸》等10部,身懷絕技的著名説書家也有20人之多。到了乾隆年間,有的藝人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加工充實傳統節目,有的則創編新書。如屢試不第後成為揚州評話藝人的葉霜林把自己的遭遇和激憤心情寄寓到《嶽傳》中,説演《宗留守交印》"聲淚俱下",感人至深;浦琳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編説《清風閘》,塑造了以皮五辣子為代表的一批社會底層人物形象,影響深廣;藝人鄒必顯獨創新書《飛跎傳》,諷刺嘲笑的矛頭直指統治階級中的顯赫人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受壓迫者的心聲,豐富了揚州評話的表現內容。

評話福州評話

福州評話藝人林海榮。 福州評話藝人林海榮。
有“中國曲藝活化石”之稱的福州評話可以上溯到宋代,是以福州方音講述並有徒歌體唱調的獨特説書形式,流行於福建省的福州、閩侯、永泰、長樂、連江、福清、閩清等十幾個縣市及台灣省和東南亞的福州籍華僑集居地,素有“中國曲藝活化石”之稱,2006年被正式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 
民國時,平潭評話藝人不多,進島説唱多是福州、福清等地藝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縣文化館組織評話藝人,走鄉串村,巡迴説唱。1950年秋,縣召開第一次業餘文藝工作者代表會,評話藝人被邀請參加。1953年9月,第一區評話藝人為配合土改反霸,將評話藝術溶進幻燈放映進行宣傳,很受羣眾歡迎。
“文化大革命”期間,評話藝術受到冷遇,因無書可説,多數評話員改從他業。1979年5月,縣文化局召開評話、講書、伬唱藝人座談會,交流創作、演出經驗。6月,成立平潭縣評話伬唱協會,會員36人,其中評話藝人12人。1980年10月,俞昌仁創作的歷史題材評話本《血濺鐘樓》,參加莆田地區舉行的評話會演,獲得劇本創作獎,王秀明獲演出獎。1983年11月,縣文化局邀請省著名評話藝術家吳樂天、林木林、葉神童等到平潭演出,縣評話伬唱協會組織評話員觀摩學習。
90年代,評話藝術難以在藝術舞台上佔據一席之地,經常從事説唱演出的評話員僅剩2~4人。1995年,全年演出不足10場,聽眾不足幾千人。
位於福州老城區汀州社區南禪弄的“玉葉書場”,如今成為福州最後的説書場,每天都吸引了許多上至90多歲,最年輕的也60多歲白髮蒼蒼的老聽眾。隨着社會變遷發展,福州評話書場受到極大的市場衝擊;福州講評話的從500多人,到如今只剩下30多人,且年紀都在50歲以上。

評話宜春評話

宜春又名袁州,始建於漢,為歷代置州設府之地,是贛西重縝,西鄰萍鄉,南靠吉安,東臨南昌,北與湖北省接壤。袁州區為宜春市府所在地,總面積為2532平方公里,總人口有96萬。這裏氣候温和雨量充足,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交通十分便利,是山珍富饒的魚米之鄉,歷代騷人墨客齊贊宜春為“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稱。
有着近三百年曆史的宜春評話,是深受宜春人民所喜愛的一個傳統曲種。評話是隻講不唱的,宜春評話卻説唱兼有、偏重於唱,最早流傳於袁州府的宜春、分宜、萍鄉、萬載、銅鼓境內。宜春評話作為一種説唱形式的曲藝,是隋唐説唱文學發展成元、明、清的鼓調中派生出來的,形成於清乾隆年間,據傳宜春曾有兩股乞丐幫派,即所謂“東行”和“西行”,兩行都有各自的技藝,“東行”唱評話,“西行”打蓮花落、打花棍、玩蛇等。由於“西行”的乞丐大多數不是盲人,後來逐漸轉成其他行當的勞動者,於是西行這個組織也隨之很快解體。而“東行”的乞丐或送來學藝的小盲人,必須參拜八仙中的曹國舅和張果老兩們尊師,唱評話用的楠頭、漁鼓兩項道具就分別代表這兩們尊師。沒有加入“東行”的盲人,唱評話時只許敲打臉盆,不準擊楠頭、敲漁鼓。這個組織有管理乞丐的頭人,有傳授技藝的師傅,還有掌管收支的帳房。盲人學藝,全按這個行規章法辦事,長期以來經過許許多多民間藝人的創作、加工和教習,逐漸形成了具有宜春地方獨特風格的曲藝流派,故稱“宜春評話”。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文藝方針的指引下,“宜春評話”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在挖掘傳統的基礎上,創造了大量的優秀作品,1989年11月全國長治杯曲藝大獎賽中,“宜春評話”《英台繡花》獲創作、音樂設計和表演各三等獎,另有“宜春評話”《送春》代表江西赴天津參加“首屆中國曲藝節”展演,深得專家、觀眾好評,從此,“宜春評話”這一曲種進入了《曲藝辭典》登上了文藝領域的“大雅之堂”。2004年“宜春評話”《小平小道》獲第十三屆羣星獎、金獎。“宜春評話”優美動聽的旋律,引起了許多音樂專家的關注。著名作曲家解策勵先生曾將“宜春評話”中的“合調”改編為“江西評話”在全省流傳。其創作的全國28首廣播金曲之一的《請茶歌》,使用的音樂素材也是“宜春評話”。
“宜春評話”簡便靈活,通俗易懂,特色鮮明,幽默辛辣,啓迪智慧,植根人民,帶有鮮明的地方性、羣眾性、傳承性,在當地歲月漫漫,源遠流長,為廣大人們羣眾喜聞樂見。它們是我國民間藝術寶庫中不可分離的極其珍貴的一部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