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許珏

(宋朝駙馬)

鎖定
許珏,字君瑤,一字國璽,海陽(今湘橋區橋東)人。許申曾孫,尚太宗曾孫女德安縣主,授左班殿直,歷廣南西路兵馬都監。 [2] 
全    名
許珏
所處時代
宋朝
出生地
廣東潮州
主要成就
精通易書
本    名
許珏

許珏人物生平

許珏少時天資厚質,嫺韜略而精《易》理。初以祖蔭被宋仁宗皇帝欽命為近衞武官,授左班殿直。後娶宋太宗皇帝曾孫(後為英宗皇帝的趙曙)的長女德安郡主(時英宗尚未登位)。曾為賓州觀察使、廣南西路兵馬都監。
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交趾(今越南古稱)入侵犯境。越年,朝廷以郭逵為安南招討使、許珏為都監,率軍南下征剿。先克邕、廉等州,十二月於富良江擊敗交趾兵,聲威大振。安南國主李乾德懼,奉表伏降。逵凱旋,珏屯兵廣南邊防。 [2] 
哲宗元年間,駙馬的長子許仲禮以武節郎出為節度使,稱為東南第十一將,次子仲進皆授官。至此,大宋南方東西兩翼防務,委諸駙馬許珏一家,恩寵甚重。哲宗元六年(1092),駙馬監兵罷任而謫戍儋州(今海南省),事因今難追覓。 [3] 

許珏軼事典故

許珏,廣東潮州人,精通《易》書,攜子許康民久寓儋。東坡謫儋時他已九十多歲,蘇公經常和他談論《易經》,稱之為“泉上許生”,還有賦贈之。東坡北歸,贈許珏茶盂曰:“無以為清風明月之贈,茶盂聊見意耳。”
紹興六年,趙蒿為相時,屢薦撫州人折彥質僉書樞密院,後奸相秦檜以折為蒿所引,把折貶謫儋州。折禮賢下士,尊重地方秀才,許家把東坡贈茶盂轉贈折。折相當高興,有詩謝許雲:“東坡遺物來歸我,兩手摩挲思不窮,舉取吾家何堵物,愧無青玉案酬公。” [1] 

許珏史料記載

北宋德安公主駙馬許珏,許氏韓山世系五世祖,字君瑤,一字國璽,聞誨之子,出生顯宦家族,是韓山山前鄉人。
初授左班殿值,出為賓州觀察使,廣南大總統兵馬都監兼西路節制,武功大夫、大理寺正卿。尚宋太宗皇帝曾孫英宗皇帝趙曙長女德安公主,公主後改封舒國公主。公主下嫁之時,父曙未登基,身份為仁宗皇帝孫女及太子長女,故封德安郡主並下嫁許珏。英宗立,珏為駙馬。在賓時賜錦袍者六,金帶者三,金絲寶蓋者二。珏足下有紅痣,記公顯者之證徵。子二:仲禮、仲進。
夫人誥封德安郡主皇姬趙氏,潮陽勝前家祠神主牌仍沿宋例稱大姬,以其為公主及長公主之尊稱也。潮州郡城宗祠神主牌則稱皇姬公主趙氏。合葬隸仁都東廂洗馬橋埔,原有石碑一座立於官道旁文曰:“武功大夫許公妣皇姬郡主趙氏墓道在此。”墓道兩旁翁仲羊馬數對,至碑亭,刻蘇軾《酒子賦》,言蘇東坡當年與王介石及駙馬珏公儋州論南釀事。又有樞密摺彥質謝駙馬詩,提示東坡將銅質茶孟惠駙馬,以為清風明月贈故人等軼聞。碑亭之後為拜亭,碑文:
敕封賓州觀察使附馬國璽許公
宋 之墓
皇 姬 郡 主 趙 氏
碑文用附馬稱謂,因珏公封爵及職位遠超一般跗馬都尉之職階,可榮稱駙馬,以示皇封附益之殊榮。為宋代外放為封疆大吏諸皇親中不可多得。
許珏曾祖父是潮州八賢之一的許申,祖父許因,官太子中舍(英宗皇帝為太子時的老師),其父許聞誨,官衞尉寺丞通議大夫。而今,子孫遍佈海內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