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許穎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

鎖定
許穎,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研究生畢業,曾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多個課題,著有《媒介融合的軌跡》等。 [5]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
主要從事新聞實務研究。任教課程《新聞實務基礎》、《新聞採訪與寫作》。 [1-2] 
中文名
許穎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畢業院校
中國人民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學術代表作
《廣播電視新聞實務》

許穎人物簡介

許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研究生畢業、博士學位。現任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
副教授,研究媒介融合、新聞實務 [3] 

許穎個人經歷

許穎老師的新聞實踐始於學生時代,“本科和研究生期間,我都在中央電視台做實習和兼職記者。從最初的社會新聞部,到東方時空,再到新聞評論部,輾轉多個部門,做過記者、編輯、策劃、責任編輯等多個工種。”除此之外,許老師還在網易擔任過一段時間的編輯。央視和網易的工作經歷給她帶來了豐富的新聞實踐經驗,期間,她曾獲教育部頒發的優秀新聞獎,編輯的電視新聞作品《非典日記》也曾獲中宣部抗擊非典優秀新聞作品獎。
2002年,許老師從新聞學院畢業並獲得碩士學位。當時,新聞學院正值新老交替之際,在授課上相對缺乏新聞採寫方面的教師,而許老師在業務上的實踐經歷讓她脱穎而出。“當時學院問我願不願意留校。一方面我是人大培養的,對學校有很深的感情,另一方面我也很希望能在課堂上分享我的一些經驗心得,於是就欣然接受了學院的邀約。”因此,對許老師而言,與其説是她選擇了人大,不如説是人大選擇了她。
正式留校任教後,許老師也沒有放棄新聞實踐。“留校後,我參與了央視新聞頻道的成立,並擔任過共同關注欄目的執行主編,一直到學院教學任務變重後才慢慢退出央視的工作。”正是實踐和教學之間的密切聯繫讓許老師的課堂更加豐富。
許穎老師的研究方向是新聞實務和媒體融合,這也和她的教學及實踐經歷密切相關。“我有早期互聯網的一些從業經驗,又在傳統媒體工作過,這為我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在媒體融合問題上,許老師可以算得上是中國較早關注該問題的學者之一。早在2007年,她就係統性地對媒體融合進行了研究,並撰寫博士論文《互動·整合·大融合——媒體融合時代新聞傳播的變革》,該篇論文後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此後,她從新聞實務的角度出發,結合她的工作教學經歷和時代變化的大背景,對媒體融合會怎樣影響人們的信息收集和傳播進行研究,相繼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媒體融合時代新聞傳播業務的變革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媒體融合對新聞傳播的研究影響”等課題。
除了是新聞學院的教師,許穎老師還是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孔子學院的中方院長。2014年5月,許老師通過國家漢辦的選拔,在9月到次年5月期間接受意大利語培訓,並於2015年9月前往意大利成為博洛尼亞大學孔子學院的中方院長。 [6] 

許穎科研成果

許穎著作

止於公開——重大公共衞生事件與新聞發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20年5月
Prevenzione E Controllo Del COVID-19: Il Modello Cinese, 博洛尼亞大學出版社,2020年4月(中文書名《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張文宏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年2月) [4] 
網絡氣象新聞實務》 氣象出版社 2013年
《新聞採訪與寫作》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011年
媒介融合的軌跡》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1年

許穎譯著

大眾傳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合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媒介管理》,合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許穎論文

《互動·整合·融合:媒介融合的三個層次》,《國際新聞界》2006年第7期
《從朝鮮核實驗報道看台網融合的策略》,《廣播電視學刊》2007年3月
《消息寫作如何“有血有肉” 》,《新聞與寫作》2015年第3期
《全球語境下媒體融合成功案例及啓示》,《法治新聞傳播》2015年第二輯
《傳統媒體微信公眾平台的內容組織——以中國青年報為例》,《新聞與寫作》2014年第11期
《多媒體報道的組織與整合——以“馬航客機失聯事件”中的一則消息為例》,《新聞與寫作》2014年第5期

許穎課題

《2009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媒體融合對新聞傳播的影響研究”》,項目批准號項目批准號,已結項
《200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媒體融合時代新聞傳播業務的變革研究”》,項目批准號06JC860006,已結項

許穎獲獎榮譽

2007年博士論文《互動·整合·大融合——媒體融合時代新聞傳播的變革》獲中國人民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
2009年博士論文《互動·整合·大融合——媒體融合時代新聞傳播的變革》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
2003年5月,編輯的電視新聞作品《非典日記》獲中宣部抗擊非典優秀新聞作品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