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計甫草至寓齋

鎖定
《計甫草至寓齋》是清代詩人汪琬的作品,全詩四十字。詩文通過友人到來之喜與作者受奏銷案牽連的罷黜之悲形成對比,表達其對仕途暗淡的悲嘆。
作品名稱
計甫草至寓齋
作    者
汪琬
創作年代
清代
作品出處
《國朝詩別裁集》
文學體裁
五言律詩

計甫草至寓齋作品原文

計甫草①至寓齋
門巷何②簫索,惟君步展頻。
青雲③幾故舊,白首尚風坐④。
身受才名誤,文從息難真。
耦耕⑤知未遂,相顧倍傷神⑥。 [1] 

計甫草至寓齋詞句註釋

①計甫草,計東,字甫草,為作者弟子;寓齋,住處的書房。。
②何,多麼;蕭索,冷落。
③青雲,志向遠大。
④風塵,指陷於世俗之中。
⑤耦耕,古代一種耕作方法,兩人並肩而耕。此處用《論語·微子》“長沮、桀溺耦而耕”之典,代指隱居。 [2] 
⑥傷神,感傷

計甫草至寓齋創作背景

清入關後,在江南地區實行了比明代更為嚴厲的催科。但江南縉紳豪強依然憑藉昔日的權勢賄買書吏,隱混和拖欠錢糧,致使積逋常達數十萬。而在政治上他們也還未完全忘懷朱明王朝。清政府為了裁抑縉紳特權和壓服江南地主,便藉口抗糧,製造了奏銷案。根據江寧巡撫朱國治的造冊上報,清廷將欠糧者,在籍紳衿按名黜革,秀才、舉人、進士,凡錢糧未完者,皆被革去功名出身,吳偉業徐乾學、徐元文、韓炎、汪琬等江南縉紳著名人物幾乎全部羅織在內。
作者因“奏銷案”罷官,後又復職,至1670年辭官歸隱。計東曾向作者詢問“古文法”,1670年以後四、五年中,與作者往來較多。作者感於友人到來之喜與自己受奏銷案牽連的罷黜之悲形成對比,做此詩以表達其對仕途暗淡的悲嘆。

計甫草至寓齋作品鑑賞

首聯作者感念在自己隱居草野的時候,門巷蕭條,還有友人計甫草尚頻頻來訪,句中着一“惟”字,表明兩人的關係不因處境之坎坷而改變交往的態度,並説明作者對於友人到來感到十分歡喜。
頷聯:“青雲幾故舊,白首尚風塵。”這兩句感嘆彼此已近晚年,而朋輩之中“青雲得路者”並不多見。而甫草更因遭際艱虞,雖有才略,無從施展,油然而生“志士失路”之痛。兩句既傷感友人也兼及自己,可謂感慨深沉。
頸聯轉而從慰藉友人着筆:”身受才名誤,文從患難真”表明甫草本為才人,與陳維樓、吳兆賽、宋實穎等皆是“慎交社”中有才學、德行的人,不幸反為才名所耽誤。然而在經受憂患之後,甫草在文章方面,卻愈見真純。“文窮而後工”,則又為不幸中之幸事。沈德潛評此兩句雲:“十字為千古文人道之”。(《清詩別裁集》)。
尾聯,在相逢話舊之餘,深表嘆惋,並以此作結。“耦耕知未遂,相顧倍傷神。”在中國歷史上有不少才人志士當他們感到世路崎嶇,壯懷難展的時候,往往耦耕於園田之中,藉以全身養性。在當時作者“耦耕之志”也是難以實現的。“桃源非避世之地,南陽無可耕之田。”(用同代詩人鬱植《悲歌》其二詩意)作者要想像諸葛亮那樣躬耕隆中,陶洲明那樣怡情山水,願望也是難以實現的。因而此時相顧,倍覺傷神。 [1] 

計甫草至寓齋作者簡介

汪琬 (1629-1691)字苕文,號鈍庵,晚號堯峯,又號玉遮山樵。長洲(今江蘇昊縣)人。1655年進士,任户部主事,屢貶為刑部郎中,因奏銷案降為北城兵馬司。再升為户部主事,因病歸隱,閉户著書。論文要求明於辭義,合乎經旨。古文與侯方域魏禧並稱三大家。著有《鈍翁類稿》《堯峯文鈔》 [3] 
參考資料
  • 1.    錢仲聯等撰寫.元明清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945-946
  • 2.    李索,高小立主編.理趣詩精選: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435
  • 3.    錢仲聯等撰寫.元明清詩鑑賞辭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180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