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言必有中

鎖定
言必有中(拼音:yán bì yǒu zhòng)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戰國《論語·先進》。 [1] 
言必有中(中:中肯)指一説話就能説到點子上;常用於讚美人説話中肯。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分句,多與“夫人不言”連用。 [4-5] 
中文名
言必有中
拼    音
yán bì yǒu zhòng
近義詞
言之有物一語破的擊中要害一針見血一語道破
反義詞
漫無邊際廢話連篇語無倫次
出    處
《論語·先進》
注音字母
ㄧㄢˊ ㄅㄧˋ ㄧㄡˇ ㄓㄨㄙˋ
語法結構
主謂式
語法屬性
作分句

言必有中成語出處

戰國《論語·先進》:“魯人為長府。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言必有中”。 [1] 

言必有中成語故事

長府是魯國存放錢糧兵器的大倉庫,公元前517年,魯昭公曾據此抵抗過權臣季氏的進攻。季氏在把魯昭公趕走之後,便急於改建長府,企圖消除其軍事上的作用。孔子的弟子閔子騫在得知這件事之後,評價道:“還是照原來的老樣子吧,為什麼一定要改變它的舊貌呢?”言外之意是長府有無軍事用途並不是重點,關鍵在於戰爭是否正義有道,是否能贏得民心的支持。隱晦地表達了對於季氏以下犯上、驅逐國君這種僭越行為的強烈不滿和批評。 [2] 
孔子在得知這件事之後非常欣賞他的措辭與見識,不由得點頭稱讚道,“閔子騫這個人啊,要麼就不説話,但是一説就能説到點子上。” [2] 

言必有中成語寓意

“牽牛要牽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話不在多,關鍵要説在問題的實質上。不會説話的人話説了一大堆,也照樣讓人一頭霧水,甚至造成理解上的誤會;會説話的人則言簡意賅,表達到位,用最簡單的語言説到問題的關鍵。孔子説:“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意在告誡人們説話要謹慎,不説則已,一説就要中肯、準確。為人處世,不亂説話,要説就“言必有中”,像射箭靶一樣,一箭出去就中紅心,就要説到點上。這才顯得既謙虛謹慎,同時又能恰當地表現出才華、智慧和學問來。 [2]  [3] 

言必有中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言必有中”指一説話就能説到點子上;常用於讚美人説話中肯。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分句,多與“夫人不言”連用。 [4-5] 
  • 運用示例
唐·令狐德棻周書·武帝紀上》:“性沉深有遠識,非因顧問,終不輒言。世宗每嘆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5] 
唐·劉知幾史通·書志》:“斯皆肇彰先覺,取驗將來,言必有中,語無虛發。” [5] 
漢·趙岐《三輔決錄序》:“常以玄冬,夢黃髮之十,姓玄名明,字子真,與餘寤言,言必有中,善否之間,無所依違。” [5]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魏紀·文帝黃初六年》:“雍為人寡言,舉動時當,吳王嘗嘆日:‘顧君不言,言必有中。” [5] 

言必有中成語辨析

言必有中—一針見血—一語破的
“言必有中”與“一針見血”、“一語破的”意義相近,皆有一句話説中要害的含義;區別在於“言必有中”是直述性的,指一説話就説中點子;“一針見血”和“一語破的”則是比喻性的,“一針見血”比喻一説話猶如一針見血般簡明扼要,點名實質;“一語破的”(的:箭靶子)則是比喻一句話猶如利箭般直中靶心要害。 [6] 
參考資料
  • 1.    王濤等編著. 中國成語大辭典 新一版·辭海版[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7.03:1256
  • 2.    孔慶國主編. 儒家經典成語故事啓示錄[M]. 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 2018.11:136-137
  • 3.    呂寧編著. 《論語》中的人生智慧[M]. 瀋陽: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16.01:377-378
  • 4.    言必有中  .漢典[引用日期2021-11-06]
  • 5.    朱祖延編著. 引用語大辭典 增訂本[M]. 武漢:武漢出版社, 2010.05:170
  • 6.    葉子雄主編. 漢語成語分類詞典[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2.07:27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