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解連環·留別姜石帚

鎖定
《解連環·留別姜石帚》是宋代詩人吳文英的詞作。此詞描寫作者與姜石帚離別時的情景與感受,表達了作者對朋友的深厚感情。全詞抒寫傷別之情,巧妙化用前人詩詞名句,構思巧妙,涉筆新穎。
作品名稱
解連環·留別姜石帚
作品別名
解連環·思和雲結
作    者
吳文英
創作年代
南宋
作品出處
全宋詞
文學體裁

解連環·留別姜石帚作品原文

解連環·留別姜石帚
思和雲結。斷江樓望睫,雁飛無極。正岸柳、衰不堪攀,忍持贈故人,送秋行色。歲晚來時,暗香亂、石橋南北。又長亭暮雪,點點淚痕,總成相憶。
杯前寸陰似擲。幾酬花唱月,連夜浮白。省聽風、聽雨笙簫,向別枕倦醒,絮揚空碧。片葉愁紅,趁一舸、西風潮汐。嘆滄波、路長夢短,甚時到得。 [1] 

解連環·留別姜石帚註釋譯文

解連環·留別姜石帚詞句註釋

⑴解連環:詞牌名。又名“望梅”“杏梁燕”等。雙調一百零六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韻,後段十句五仄韻。姜石帚:有人以為是姜夔夏承燾認為不是。
⑵思和雲結:陶潛《停雲》詩序曰:“停雲,思親友也。”結,一本作“積”。
⑶斷:盡。望睫:望眼。目不交睫。
⑷忍持贈:不忍持贈。
⑸暗香:指梅花。
⑹長亭:十里長亭,五里短亭。古人設於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含。又多是古人假別之處。
⑺擲:擲棄、扔掉。
⑻酬花唱月:指相聚時玩樂、吟唱。
⑼浮白:將酒注滿酒杯。
⑽聽風聽雨:王建《霓裳詞十首》其一:“弟子部中留一色,聽風聽雨作霓裳。
⑾絮揚:柳絮飄揚。揚,亦寫作“颺”。
⑿舸(gě):大船。 [2] 

解連環·留別姜石帚白話譯文

分手時心中的思緒像天上的浮雲翻翻滾滾不斷湧現,因此化而為此“留別”詞。登上江樓餞別,極目遠眺,更是浮想聯翩,我正像那大雁遠飛,卻無終點可尋。岸邊柳樹已枯萎衰敗不堪攀摘,但是姜先生為了挽留我還是忍心折下柳枝贈送給我。現在我與姜先生分別後,當歲末您再來這裏,將能見到分植在那石橋南北兩岸邊的梅吐暗香;而長亭傍柳樹上的殘雪,卻像先生思念我的相思淚。
餞別宴上時間過得飛快,千言萬語化成杯酒送別。想從前兩人曾多次通宵暢飲在花前月下,並互相唱和。我們曾在一個清明節,以笙簫作樂、侑酒,酒醒後,只見室外柳絮正滿天飛揚。一葉小舟將要像花瓣似的隨水東去,而我也就要乘着這小舟趁西風起,潮汐順時離此而去了。我嗟嘆江海路遙,兩個人這次分手,不知道在我短暫的夢境中可否到得先生這兒?

解連環·留別姜石帚創作背景

此是吳文英將行與有人姜石帚作別之詞,當作於作者青年時期。昔人以姜石帚即姜夔,夏承燾以二人時不相及,斷非白石。據《夢窗詞集後箋》,夢窗(吳文英)別有《惜紅衣》詞,序言:“餘從姜石帚遊苕、霅間三十五年。”知姜、吳交誼甚深,此詞寫將別之情如此婉轉,亦可信。然白石(姜夔)詩詞,均無涉及夢窗之作,以相從三十五年之友,絕無詩詞唱,似不近情。 [2] 

解連環·留別姜石帚作品鑑賞

解連環·留別姜石帚整體賞析

此詞發端“思和雲結”四字,化用陶淵明《停雲》詩序曰:“停雲,思親友也。”以雲聚結不流之景,表達無限惜別之情,情景相融,總括全篇題旨。“斷江樓”一韻,寫惜別之情,卻從對方寫起,寫友人站在江樓上極目遠望,目光隨雁飛向無邊無際的天空。此處“雁飛”實比人之遠去。“斷”字已埋下愁字。發端寫別情,既有“雲結”“雁飛”的比喻,又有人之“望斷”的神態描寫,極為含蓄迴環。故陳洵曰:“起十三字,千迴百轉而出之。”(《海綃説詞》)“正岸柳”一韻,反用“折柳送別的事典寫別情,言“送秋行色”點明別離的季節是秋季。言“岸柳衰”以衰颯的柳色再點秋季,言“衰不堪攀”。寫友人不忍折滿灑淒涼之色的衰柳來送別,其難捨難分的鍵綣之情可見。“歲晚來時”一韻,是逆筆,回憶來時景色:當時正是冬末春初,梅花點點,清香陣陣,石橋南北都有暗香浮動。以“梅”回映上文的“柳”,以“石橋”回映上文的“岸”,針腳綿密,形象鮮明。“又長亭暮雪”一韻,筆又折回寫今日長亭送別,以暮雪點點來形容自己傷別的淚痕。“總成相憶”一句總承上文,寫來時與去時的一切都成了永久的記億。故陳洵曰:“‘相憶’,倒提。”(《海綃説詞)
換頭“杯前寸陰似擲”接寫今日惜別之情。“寸陰似擲”是回想昔日兩人相處時間之短促。那時節“幾酬花唱月,過夜浮白”,有多少次吟花賞月,有多少次連夜舉杯。“幾”字是多少之意,相關“酬花唱月”“連夜浮白”等各種活動。然而這一切美好的日子都如夢境一般不復存在,現在多麼想沉醉在那美夢內,懶於醒在別離枕上呢。因為醒後只會聽到風雨中笙簫的悽切,只會見到碧空中柳絮的飛揚。這筆端流露出多少纏綿悲悽的別情,此情由“絮”“笙簫”之景托出,而此景並非實景,而是因情設景。“省聽風、聽雨笙簫”與“別枕倦醒”是倒裝句。“片葉愁紅”一韻,又折筆寫目前將乘舟遠行。“片葉愁紅”既呼應“衰柳”進一步表明臨別遠行時在秋季,又明點出“愁”字,“西風”亦與“衰柳”呼應,表明秋季。最後“嘆滄波”一韻,是遙想所去之地。寫路是如此之長,而“夢短”又不能到,此與“路長”相連,愈見出波路之長,最後跌出“甚時能到”的感嘆語作結,楊鐵夫曰:此“痴語亦摯語”。
此詞抒寫傷別之情,構思巧妙,涉筆新穎。第一,寫別情,不都從己出,有些從對方寫起,設想對方望斷南飛雁,有無限依依之情,設想對方不忍心折柳送別,心懷無限惆悵。從對方寫起,實則表達了自己倍加纏綿悽婉之情。第二,時空變化快,強化了愁情,加濃了別意。一韻,總寫傷別之情。二三韻,寫離別時間在秋季,地點在江岸。四韻,回憶來時,時間冬末春初,地點石橋。五韻,折回眼前送別。六七韻由眼前回憶昔日相聚之時。八韻,又折回眼前寫別時的愁倦之狀。九韻寫將乘船遠行,仍寫秋景。十韻,遠行後感傷。在時空變化中所寫之景,也常常以虛帶實,不是回憶之景,就是設想之景,如:“酬花唱月”是回憶之景,“省聽風聽雨笙簫”“絮揚空碧”是設想之景。開頭與結尾的“思和雲結”“路長夢短”更是以虛景言情。故陳洵曰:“雲起夢結,遊思縹緲,空際傳神。”(《海綃説詞》) [3] 

解連環·留別姜石帚名家點評

近代詞人陳洵《海綃説詞》:雲起夢結,遊思縹緲,空際傳神。中間“來時”,逆挽。“相憶”,倒提。全章機杼,定此數處。其餘設情佈景,皆隨手點綴,不甚着力。
近代詞學家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夢窗與石帚交誼甚摯,故賦詞贈別。下闋“聽風聽雨”二句,語固錘鍊,而寄情深厚,尤在“片葉”四句,一片離心,逐秋潮共去。且路長夢短,有沈休文“夢中不識路,何以慰相思”之意。
近代詞學家劉永濟微睇室説詞》:此乃夢窗將行與石帚作別之詞,故曰“留別”,非送別石帚也。起四字情景融合。陳洵謂“千迴百折而出之”,是也。陶潛《停雲》詩序曰:“停雲,思親友也。”此詞起句用之。“斷江樓”二句以“雁飛”興起人去。“望睫”,思而不見也。“正岸柳”句言石帚不忍折柳送別。“歲晚”句言己來時景色,今日“長亭”作別,暮雪點點,皆我相憶之淚痕也。換頭即接寫今日惜別情事。“寸陰似擲”,別時之速也。“酬花唱月”,別前之樂也。“浮白”字出《淮南子·道應訓》:“蹇重舉白而進之曰:‘請浮君。’注:‘舉白,進酒也。’‘浮,罰也。’”“省聽風”三句乃別後追憶之詞。“別枕倦醒”,省記前事,乃如“絮揚空碧”之中矣。“片葉”二句寫去舟。“嘆滄波”二句又遙想所去之地。“路長夢短”,仍從別情不盡作結。夢窗別有《惜紅衣》詞,序言:“餘從姜古帚遊苕霅間三十五年。”知姜、吳交誼甚深,此詞寫將別之情如此宛轉,亦其證矣。昔人以石帚即姜夔,夏承燾以二人時不相及,斷非白石。朱彊村《小箋》説《惜紅衣》“從姜石帚遊苕霅間三十五年”句雲:“按《蘋洲漁笛譜》《拜星月慢》序,稱作於景定癸亥,草窗詞別題為寄夢窗。劉毓崧據為夢窗此年尚在,而白石詞刻在嘉泰壬戌;下距景定癸亥,已逾六十年。其寓吳興,又在嘉泰壬戌前十二三年,則景定癸亥年已八九十。其從遊時代惜無可徵實矣。”今按朱、劉皆以石帚即白石,但白石詩詞,均無涉及夢窗之作,以相從三十五年之友,絕無詩詞酬唱,似不近情,然則夏君所考,殆可無疑。 [3] 

解連環·留別姜石帚作者簡介

吳文英,宋代詞人。字君特,號夢窗,晚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一生未第,遊幕終身。紹定(宋理宗年號,1228—1233)中入蘇州倉幕。曾任吳濳浙東安撫使幕僚,復為榮王府門客。出入賈似道史宅之之門。知音律,能自度曲。詞名極重,以綿麗為尚,思深語麗,多從李賀詩中來。有《夢窗甲乙丙丁稿》傳世。 [4] 
參考資料
  • 1.    唐圭璋.全宋詞(四).北京:中華書局,1965:2877
  • 2.    趙慧文 徐育民.吳文英詞新釋輯評(上).北京:中國書店,2007:55-58
  • 3.    吳熊和.唐宋詞彙評·兩宋卷(四).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3343-3344
  • 4.    唐圭璋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南宋·遼·金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2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