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角蠑螺

鎖定
角蠑螺(Turbo cornutus)是蠑螺科角蠑螺的一種動物。貝殼為圓錐形,蠑螺形或平卷形。殼口內面有顯著的真珠光澤。齒舌式為n-5-1-5-n。口蓋螺旋為寡旋形,石灰質口蓋。
中文名
角蠑螺
拉丁學名
Turbo cornutus
動物界
軟體動物門
腹足綱
原始腹足目
蠑螺科
角蠑螺
分佈區域
浙江福建廣東台灣
命名者及年代
Solander, 1786

角蠑螺形態特徵

角蠑螺 角蠑螺
殼體中型,圓錐形,殼高54mm,殼寬53mm,殼質堅厚,周緣隆圓。殼體灰褐色。螺層6層,殼頂圓突,螺層粗肋與細肋相間,均由細薄鱗片組成,粗肋上長出一些中空的棘突,棘突環行排列,在螺旋部最大螺層中部和偏上方大多為2行,一般前者大,後者小;在體螺層中部和偏下方大多為2行,一般前者較大,後者較小。多數個體棘突朝上,少數個體棘突偏左向;在我所採到的12號57個標本中,棘突有較長、較短和中長型,較長型為較短型的5、6倍,為中長型的2、3倍。我所的標本中,以中長型居多,著者1960年6月在浙北外側的青濱島-鹽度較高海域採到的大個體角蠑螺(殼高98mm,殼寬95mm),其棘突即為中長型。由於只是面上採集,標籤記錄極為簡略,我們從標本鑑察中,還看不出"生活於浪大高鹽外海的角蠑螺為長棘,型或有棘型,生活于波靜低鹽內海的角蝶螺為短棘型或無棘型"(吉良,1954;大島等,1965)。角蝶螺的底面隆突,肋條變粗,中央者更粗,結構與殼面同,但未生棘突。螺軸平滑,軸唇向下略伸,形成半圓頭突起;外唇有缺刻,內壁光滑,有虹彩亮澤。臍部為寬厚的內12緣覆蓋,無臍孔。厴略呈橢圓形,淺黃色,厚重堅實,內凹面少旋,外凸面具一螺旋,密生許多大小不均的圓頭短柄突起。 [1] 

角蠑螺棲息環境

主要生活於亞熱帶海區,棲息範圍廣,在浙江島嶼架和廣東潮下帶海域種羣豐厚。生活區多位於較高鹽度、水質澄清和海藻繁茂的外側海域。據尤仲傑等(1990)報道,在浙江沿海,角蠑螺僅分佈於30‰等鹽線左右,全年海水透明度1m以上的外島嶼附近,大陸沿岸一帶未見其蹤跡,成體棲息水深以0-3m處最多;郭金富等(1994)報道,廣東沿海的角蠑螺棲息區從低潮線附近至水深1Om; Son et al.(1992)報道,角蠑螺在朝鮮半島南部的採捕水深為1-3m;大島等(1965)報道,角蠑螺在日本沿海的棲息區從潮間帶至15m水深左右,以2-5m處最多。關於角蠑螺的適温分佈,其分佈北限止於31oN左右,即從嵊泗列島向北,不再發現角蠑螺的蹤跡,而其南限卻遠至西、南沙海域,特別是在海南島海域形成斷續分佈,確甚特殊。角蠑螺在西、南沙的記錄,著者系根據熊大仁(1949)的研究報告(中國科學院動物所等5個單位調查),雖較簡略並缺少引證,但非名錄體式,學名全稱正確,種的描述和圖均較標準,符合角蠑螺性狀特徵,著者認同他的記錄;至於是否其標本來源有問題,還是我們採集不夠細,開拓海域不夠深,還是海南海域確實不生角蠑螺……這些問題希望通過南海貝類資源專題調查加以解決;即使今後海南島南部和西沙、南沙海域發現少數角蠑螺,分佈中心律也表明,角蠑螺仍是一個亞熱帶種類。據浙江水產學院1984年4月至1985年5月浙江沿海潮間帶調查,角蠑螺白天潛伏於岩礁下的洞穴和巖縫隙中,日落黃昏時開始活動,20-24時左右達最高峯,以後活動減慢,在日出前1-2小時再處於靜止狀態。角蠑螺以褐藻類和紅藻類為食,攝食嫩海帶和粗枝軟骨藻最多,攝食活動主要在夜間進行。角蠑螺以5齡前生長較快,最大年齡為8齡。據廣東海島綜合調查(1989-1994),1989年8月至1994年10月的潛水調查中,汕頭海域和紅海灣-碣石灣海域角蠑螺的出現頻率最高,分別為68%和45%;生物最和棲息密度以南澳島海域和南澎列島海域最高,前者的平均生物量為420g/m2,平均棲息密度為5.9ind/m2。 [1] 

角蠑螺分佈範圍

國內分佈:
浙江,福建廣東台灣 [2] 
國外分佈:
日本北海道南部至九州朝鮮半島南部海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