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視覺肌理

鎖定
視覺肌理主要是指通過視覺對觸覺肌理的一種心理感受,屬於一種聯覺作用。如照片或繪畫等,通過觸覺經驗與聯覺,我們可以獲得與實際物體表面肌理相同的觸覺感受。在視覺藝術方面,主要是利用視覺肌理來進行表現的,除了像攝影照片或寫實性繪畫那樣在視覺上體現物體固有的肌理的方法以外,在造型表現方面也經常利用不同工具和材料去表現不同的肌理和質感。如插圖設計和一些平面設計作品的表現。 [1] 
中文名
視覺肌理
外文名
Visual texture
類    型
一種聯覺作用
製作方法
拓印法、擦印法等

視覺肌理特點

這種表現與攝影所表現出的物體的固有質感不同,它更強調在平面中視觸覺的感受,更加重視平面表現自身的存在意識,體現出了插圖等造型要素的存在感。通過造型要素的視觸覺表現方法很多,例如,利用各種顏料的不同性質和自身的特性,通過吹、流、刮、刻、擦等手法,利用各種工具,通過噴、撒、彈、轉印等手法,都可以創造出不同的肌理表現。要想創造出豐富的視觸覺表現,就要不斷地實踐、探索和發現。
在視覺傳達中雖然可以利用觸覺肌理傳達一定的信息內容,表現不同的感受,但由於需要大量的複製等原因,更多的主要還是使用視覺肌理,也就是通過視覺間接的視觸覺來進行表現。通過視覺的觸覺表現有助於對形態的認知,可以增強信息的強度和豐富性,加深接受者的印象和記憶,進而提高視覺信息的質量,達到較完美的傳達效果。視覺傳達設計主要是通過視覺來完成的,但也不能忽視其他感覺在設計中聯覺的作用。所謂聯覺是指各種感覺在一定的條件下發生相互溝通的現象,是由一種已經產生的感覺引起另一種感覺的心理現象。通過視
覺的觸覺表現就是聯覺現象的一種。聯覺作用對於藝術設計尤其是視覺傳達設計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 [1] 

視覺肌理製作方法

視覺肌理製作方法通常有以下幾種。

視覺肌理拓印法

拓印是指將物質表面的真實肌理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轉移到畫面上來,其原理和碑帖的拓印相似。具體方法分為如下幾種。
(1)直拓法。
直拓法首先需要準備好有肌理效果的材料,並在材料上塗上顏色,將其放置在畫紙上,直接拓印,肌理效果清新自然。
(2)揉皺拓印法。
揉皺拓印法是將紙、海綿等材料揉皺成團,蘸上顏色,在畫紙上印製出所需的造型。也可以將紙先塗上顏色再揉皺,然後再印製造型。

視覺肌理擦印法

擦印法是將幹筆或紙揉皺成團,然後蘸上顏料,在畫紙上塗擦。此種拓印法可以改變揉皺的效果,也可以改變顏色,使畫面更加豐富、生動。

視覺肌理抗水法

抗水法是利用蠟燭油性材料在畫面中繪製圖案,然後在畫面上塗色,利用水油不溶原理,有油脂的地方顏色會自然暈開,形成複雜、多元、具有民族風格的藝術效果。 [2] 

視覺肌理徒手描繪

徒手描繪是視覺肌理最常見的表現形式,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筆。筆的主要類型有:
硬筆,如鉛筆、炭筆、炭精條油畫棒、鋼筆、竹筆;②軟筆,如毛筆、排筆、板刷等;代用筆,如紙團、布團、泡沫塑料、刮刀和砂紙,以及能在畫面上留下痕跡的所有可應用的代用物。配合色彩的搭配,使人產生心理聯想和層次空間效果。 [3] 

視覺肌理與平面構成的關係

視覺肌理的表現形式與平面構成的表現形式類似,主要有以下幾種。
(1)重複構成:將小單元不斷地進行重複放置,形成一種單一的重複美。
(2)漸變構成:將小單元按照大小的漸變、位置距離的漸變組合在一起。
(3)對比構成:將不同肌理效果放置在一起,由於彼此之間肌理的不同而形成一種對比。
(4)聚散構成:將小單元按照聚散關係放置,形成韻律美感。
事實上,視覺肌理的構成形式並不侷限於以上幾種,在設計過程中,設計者會有很多創新和發現,並與平面構成緊密聯繫起來。 [3] 
參考資料
  • 1.    杜士英著,視覺傳達設計原理=principles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01,第141頁
  • 2.    劉曉清,魏虹,馬豔秋編著,設計色彩,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08,第111頁
  • 3.    魯彥娟,章楊麗主編;周文輝,陳昱西副主編,色彩構成,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08,第1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