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頂碧霞元君廟

鎖定
西頂碧霞元君廟俗稱西頂廟,位於海淀區四季青鄉藍靛廠。舊址為明正德朝創建的嘉祥觀。萬曆十年1582年發內帑重建,萬曆庚寅(十八年1590年),名護國洪慈宮。天啓朝再修,天啓四年(1624年)敕賜洪慈宮碑。
清康熙戊子四十七年1708年重葺,次年竣工,五十一年(1712年)改名廣仁宮。
中文名
西頂碧霞元君廟
地理位置
北京市區西北部海淀區
創建時間
明萬曆年間
明神宗賜名
洪慈宮

西頂碧霞元君廟地理位置

廟坐北朝南,有山門、前殿、工字殿、後殿及藏經樓,殿宇多為硬山調大脊式,綠琉璃瓦頂,黃琉璃瓦剪邊,富麗堂皇,壯麗恢宏。
西頂廟會是京西的一大廟會,清代每屆廟會朝廷還特派大臣拈香,為各頂所無。

西頂碧霞元君廟歷史沿革

西頂碧霞元君廟 西頂碧霞元君廟
當時,西頂所在的位置,即在世紀金源購物中心一帶,稱為“藍靛廠”。
藍靛廠位於海淀區的腹地,北鄰頤和園,東臨崑玉河(舊稱“長河”),西面是巍峨的西山羣峯,是一塊風水寶地。慈禧太后每年從萬壽寺乘船去頤和園消夏都要經過這裏。
“西頂”主要供奉道教的女神——碧霞元君(俗稱“送子娘娘”)。碧霞元君是道教傳説中的人物,其來歷説法不一。
有人説她是泰山東嶽大帝之女,宋真宗朝泰山時,受封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有人説她是玉皇大帝所遣七仙女之一。還有人認為,她是由“泰山神女”的傳説故事演變而來。
在傳説中,碧霞元君能夠護國佑民,因而被加以崇祀。據《搜神記》載:周文王時,“以太公望為灌壇令。期年,風不鳴調。
文王夢一婦人,甚麗,當道而哭。問其故,曰‘吾泰山之女,嫁為東海婦,欲歸,今為灌壇令,當道有德,廢我行。
我行必有大風疾雨。大風疾雨是毀其德也。’文王覺,召太公問之。是日果有疾雨暴風,從大公邑外而過。”明代時期,碧霞元君信仰尤為興盛,碧霞元君廟遍佈京城。
西頂以廟會而聞名。相傳農曆四月十八為碧霞元君誕辰,西頂廟在每年舊曆四月初一至十八,辦有廟會。自明代起,北京人即有赴西頂進土的風俗。
據明末劉若愚《酌中志》載,“(西頂)其地素窪下,時都中有狂人倡為進土之説。
凡男女不論貴賤,筐擔車運,或囊盛馬馱,絡繹如織。甚而室女豔婦,藉此機會以恣遊觀,坐二人小轎,而懷中抱土一袋,隨進香紙以徼福焉”。清宮內務府亦派大臣前去拈香,這是其它4頂不曾享受的殊榮。
魏忠賢、康熙曾為之修繕
地圖 地圖
在歷史上,西頂就曾多次修繕。關於每次修繕的記載,見於事後的碑記,成為考證西頂歷史的重要依據。
根據《敕賜護國洪慈宮碑記》記載,司禮監太監魏忠賢還曾捐錢為西頂修繕。
1622年,魏忠賢到藍靛廠視察廠務,順便到西頂瞻拜,發現西頂已經廢弛,“喟然長嘆”。於是與司禮監的太監王體乾等人商議重修,得到了司禮監及乾清宮內許多太監的資助,大規模修繕擴建娘娘廟。
此次修繕歷時兩年,於明朝天啓四年(1624年)完工。經過修繕,西頂娘娘廟初具規模,新增了山門、鐘樓、鼓樓、藏經閣、法壇等,還在寺廟的西側修建了幾十間精舍,作為皇帝派到這裏來的宦官的住所。
清朝年間,西頂又得到了康熙皇帝的眷顧。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康熙皇帝到西頂進香,目睹西頂的殘敗,下旨重修。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皇帝再次到西頂進香時,御賜西頂為“廣仁宮”,並御賜珠冠、袍幡、御書天仙玉女經卷,還立了一塊《御製西頂廣仁宮碑記》,盛讚碧霞元君的靈驗,歌頌元君在御災捍患方面的功德:“元君初號大妃,宋朝宣和年間始著靈異,厥後御再捍患,奇蹟屢彰。
下迄元明,代加封號,明成化弘治之後,祀觀尤盛,郊廊之間五頂環列,西頂其一也”。
根據文字記載,明清時期的西頂規模宏大,殿宇眾多。廟宇坐北朝南,四合佈局,模仿了宋朝的法式。中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是戲樓、牌樓、山門、山門殿、正殿、後殿、垂花門和藏經樓。山門後為山門殿,供奉馬、趙、温、劉四神將,“神氣如生,猙獰可畏,座下八怪,尤覺駭人。凡攜小兒者,多掩其目而過之”。
正殿平面呈“工”字,前為正殿,後為寢宮,中以長廊相連接。這種建築形式在北京的諸多寺廟宮觀中較為罕見。
正殿內供奉有9位聖母娘娘,已知8位是:正中為天仙娘娘、子孫娘娘、眼光娘娘,左龕為催生娘娘、送生娘娘、乳母娘娘,右龕則是癍疹娘娘、痘疹娘娘。
還有一尊娘娘像,法身較小,面向內,據當時的文字記載,“鏽蝕斑剝,其蒼翠欲滴較其他各神為尤甚”,但已無從考證其名姓。
這些塑像均為青銅所鑄,可以想見當時西頂娘娘廟的富庶。
清朝光緒初年,西頂廟毀於火災,只剩下菜圃。光緒二十年(1894)光緒皇帝重修行宮。西頂至民國時仍基本保存完整,但已甚為衰敗。
新中國成立後,廟址曾被療養院和福利工廠佔用。50年過去後,這裏除戲台和牌樓已毀外,尚保存完整。
或存或廢,都要付出代價
隨着北京城的不斷髮展擴大,原本偏遠的藍靛廠也逐漸成為房地產開發商關注的焦點。世紀金源購物中心落户藍靛廠以後,這裏的土地價格蒸蒸日上。
西頂廟所在的五金廠與世紀金源購物中心協議,同意於2004年2月遷出。世紀金源購物中心規劃在這裏修建一個地下停車場,西頂面臨被拆掉的命運。
2003年,海淀區人大代表王越去藍靛廠聽取選民意見時,意外獲知這一消息。
王越經調查後發現,西頂廟在佈局上沿用了宋代格局,前殿與中殿有廊廡相通,呈“工”字形,這種建築形式在北京廟宇中已經十分少見。
出於對古文物的關心,王越向有關部門呼籲加強對西頂古廟的保護,避免因周邊地區的拆遷受到損壞。
2004年,他將古廟的有關資料帶進了海淀區第十三屆人大代表團,建議保護“西頂”。他的建議得到了人大代表的贊同,西頂得以保存下來。
一個週五的下午,我穿越巨大的世紀金源購物中心,尋找昔日盛名遠揚的“西頂娘娘廟”。西頂正在緊張地修復中,從現場可以看到,西頂的山門、山門殿、正殿、後殿和藏經樓保存完好。現場的施工人員介紹説,除東側一個配殿是重建外,其它殿宇都是“老古董”。大殿的修繕已經基本完成,正在架線通電。
但山門和山門殿的修繕尚未提上日程,因為這裏的搬遷工作還沒有完成。從外表看,山門和山門殿古樸、凝重,灰色的屋頂長滿了野草,比之新修葺的殿宇,更有幾分歷史的厚重和滄桑。山門殿正面開了一家小吃店,青磚被油煙燻得發黑。
越過小吃店,狹窄逼仄的山門殿內住滿了外來打工者。他們都在飯館裏做廚師和服務員,飯店老闆為他們租下了山門殿作為宿舍。除了打工人員以外,據説這裏住着幾户盲人家庭,但我沒有親見。西頂廟原來被一個五金福利廠佔用,推測他們應該是福利廠的工人。
而在西頂廟的東側,有幾棟即將拆遷的五金廠的宿舍,房子接近廢棄,門窗都已經敲掉,但還沒有拆毀。大部分窗户又已用磚砌上,不少外來人員就在這裏居住,我敲開一户人家,想要從樓上拍攝一張西頂廟的全景,被告知“家裏沒有窗户”。
聽了這句話,我無端地感到一種悲涼。一座廟宇的存或者廢,都要付出代價,二者之間的平衡把握,着實不易。即將離開時,回頭看西頂廟山門上蒙着灰塵的野草,在風中搖曳。
西頂碧霞元君廟 西頂碧霞元君廟
如今西頂廟已修葺一新,屹立在北京的西方,默默地注視着時代的變遷,不變是桃花依舊笑春風。 [1] 

西頂碧霞元君廟碧霞元君來歷

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2張)
至於碧霞元君的來歷,一説為黃帝所遣之玉女。據《玉女考》和《瑤池記》記載:黃帝建岱嶽觀時,曾經預先派遣七位女子,雲冠羽衣,前往泰山以迎西昆真人,玉女乃—七女中的修道得仙者。—説為華山玉女。但—般作為泰山女神,為泰山神之女。據明王之綱《玉女傳》:“泰山玉女者,天仙神女也。黃帝時始見,漢明帝時再見焉。”一説為漢代民女石玉葉,憑靈泰岱。據《玉女卷》稱:漢明帝時,西牛國孫寧府奉符縣善士石守道妻妻金氏,中元七年甲子匹月十八曰子時生女,名玉葉。貌端而生性聰穎,三歲解人倫,七歲輒聞法,嘗禮西王母。十四歲忽感母教,欲入山,得曹仙長指,入天空山黃花洞修焉。天空蓋泰山,洞即石屋處也。山頂故有池,名玉女池;旁為玉女石像。可見漢晉時早有泰山神女的故事。漢代人還在泰山頂上雕刻神女石像,在泰山極頂修建玉女池以奉祀。五代時殿堂傾塌,石像仆地,金童之像漫渙剝蝕,玉女也淪落於泰山嶽頂玉女池內。宋真宗東封泰山,還次御帳,在玉女池中洗手,一石人浮出水面,此乃玉女。宋真宗於是下令疏浚該池,用白玉重雕玉女神像,命有司建祠並更名為“昭真祠”,遣使致祭,號為“聖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明朝時,將昭真祠又更名為“靈應宮”,後又擴建,增大規模,為碧霞宮。賜號“碧霞元君”。道教吸收了上述信仰,認為碧霞元君乃應九炁而生,受玉帝之命,證位天仙,統攝嶽府之神兵天將,並照察人間一切善惡之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