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峯鄉

鎖定
西峯鄉隸屬於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位於甘肅酒泉市西南郊,鄉機關駐塔爾寺村,距城區四公里。南靠南石灘,北瀕討賴河,東隔城市南北中軸線與泉湖鄉相連,西與嘉峪關市文殊鄉接壤,東西長約10公里,南北寬約6公里,國道312線、省道酒文公路橫貫全境,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西峯鄉轄10個行政村,77個村民小組,1個農場,3694户,15957人,其中2003年新城區開發建設徵用土地使5個村22個村民小組,1463户,5160人需搬遷安置。鄉黨委下設2個黨總支,26個黨支部,共有黨員686名。
2016年5月,根據甘肅省民政廳《關於酒泉市肅州區泉湖鄉等8個鄉撤鄉改鎮的批覆》(甘民復[2015]50號)文件精神,經肅州區委研究決定,撤銷西峯鄉,正式設立西峯鎮,撤鄉建鎮後,行政區劃界限和政府駐地不變。 [1] 
中文名
西峯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
地理位置
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
政府駐地
塔爾寺村
電話區號
0937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氣候
人口數量
15957人
火車站
酒泉站
車牌代碼
甘·F

西峯鄉歷史沿革

1949年9月25日酒泉縣解放,10月成立西南區人民政府,直屬縣人民政府,下轄黃草、長沙、香莊、中深、西峯、蒲萊、塔爾、馮侯、文殊、河口12個鄉人民政府,1954年1月,將黃草、長沙、香莊、中深、西峯、塔寺6個鄉劃歸第十二(城郊)區,1955年11月撤銷區政府,由西峯、塔寺二鄉合併成立西峯鄉人民委員會,1958年4月,西峯鄉人民委員會與馮侯、香莊兩鄉合併成立西南鄉,1958年9月成立西峯鄉人民公社。1959年4月19日成立西峯鄉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66年11月7日更名為紅旗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71年2月10日恢復原稱,1968年3月30日成立西峯鄉(紅旗)公社革命委員會,1980年4月改為西峯公社管理委員會,1983年3月成立西峯鄉人民政府,2002年10月撤地設市,撤市設區,更名為肅州區西峯鄉人民政府。

西峯鄉地理環境

西峯鄉境域

全鄉總面積29平方公里,其中石灘地18.0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98平方公里,16465畝。2000年以來,酒泉新城區在境內開發建設先後徵地4.5平方公里,6684畝。

西峯鄉地貌

西峯鄉位於酒泉盆地西南端,地面起伏,西南略高,東北較低,北瀕討賴河,南靠石灘,是討賴河沖積形成的條狀綠洲,邊緣摻雜分佈戈壁、沙漠,土壤主要由礫石、沙子等鬆散物質組成,海拔1560-2200米,坡度3-5°,土層厚3-5米,地下水深150-180米,為農業耕作區。

西峯鄉區劃人口

全鄉轄10個行政村77個村民小組,1個農場,4366户,15957人,其中2003年新城區開發建設徵用土地使5個村22個村民小組,1463户,5160人需搬遷安置。

西峯鄉經濟建設

西峯鄉供銷社 西峯鄉供銷社
2004年全鄉社會總產值達到6.09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達到6315.19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達到5.46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6.11億元,其中:農業總收入達到6171.6萬元;鄉鎮企業總收入達到5.49億元,鄉鎮企業純利潤達到2580萬元;全鄉財政收入達到1083萬元;村級集體積累達到4090.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443元。鄉鎮綜合實力名列全省第二十一位,酒泉市第一位,財政收入連續多年在全省鄉鎮中名列前十位。
1、農業產業化:以建成酒泉城市居民“菜籃子”和肉蛋奶供應基地為目標,培育壯大了蔬菜、奶牛、肉雞、制種等四大支柱產業。種植業方面:糧經比例調整為29:71,建成蔬菜專業村6個,蔬菜面積達到10717畝,佔耕地總面積的69.1%;日光温室面積1900畝,萬元温室比例超過60%;花卉、蔬菜等經作制種面積年均穩定在2500畝,畝收入5000元以上。養殖業方面:共建成規模養殖小區5個,發展各類規模養殖户386户,西峯鄉奶牛存欄數達到1100頭,肉雞年出欄量114.7萬隻,肉豬年出欄3萬頭。西峯鄉農民人均收入中來自四大支柱產業的佔到38%。
2、二三產業:西峯鄉依託優越的地理位置,積極發展以傢俱製造、建築建材為主體的鄉鎮企業,西峯鄉建成飛翔建業公司、富康傢俱公司、西峯房地產開發公司、長峯軋鋼有限公司四大龍頭企業,富康傢俱成為全中國知名品牌產品,湧現出魏世傑、李新民、蒲建忠、魏世民等省內外知名企業家。“富康牌”傢俱暢銷西北五省,遠銷中亞,成為甘肅省知名品牌和酒泉市主要出口產品之一,常青苑被確定為甘肅省級旅遊景點。以常青花木有限公司、天樂花圃為主體,西峯鄉建成集旅遊觀光、餐飲娛樂、花卉培育、景點建設為一體的旅遊觀光景點7處,其中1997年建成的常青花木有限責任公司,被甘肅省旅遊局確定為甘肅省級旅遊景點。以“兩協調、三引導、四放寬、五不限”等優惠政策,扶持發展民營經濟,形成了以建築建材、工業加工為主體,商貿流通、交通運輸、旅遊服務、餐飲娛樂協調發展的多元化經濟格局。2006年底,西峯鄉共發展各類非公經濟户1748户,從業人員達到了7200多人,鄉鎮企業和個體經濟總收入達到了9.6億元,解決了西峯鄉30%人口的就業問題。

西峯鄉基礎建設

衞生所 衞生所
全鄉擁有11所中小學校,在校學生2300多名,2004年投資380萬元建成四層中學教學樓,推進了撤點並校及教育教學佈局調整優化工作。經過逐年建設,鄉衞生院建成"一級乙等鄉鎮衞生院",全院擁有醫護人員29人,其中中級職稱5人,內部科室設置齊全,可完成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工作,具備突發公共衞生應急事件的處理能力。 2006年,西峯鄉黨委、政府通過落實扶持補助政策、擴大宣傳引導、協助規劃設計、加強協調服務等有力措施,完成了酒文公路、集鎮建設、村組道路、農渠改造、防洪堤建設等一批重點工程水利設施完善。多方籌資680多萬元,拓寬改造了酒泉至肅南公路西峯段路面公里,鋪設修繕了以“五縱三橫”為主幹的村組道路13公里,硬化居民點街道9條;通過投資、引資,在城區和集鎮周邊新建佈局合理、樣式新穎的二層和高層住宅380户,累計達到906户,新建商業門店244個,累計達到1083個,改造、翻新小康住宅1440户,每村建成康居住宅示範組1個,有效改善了集鎮面貌和村容村貌;籌資180多萬元,修繕支、鬥、農渠46公里,新打機井4眼,開挖自來水管道8公里,西峯鄉農村居民飲用水和温室用水全部實現了自資。

西峯鄉鄉鎮榮譽

鄉村公路 鄉村公路
鄉黨委、政府先後被中央、省、市命名和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財政系統先進集體"、"甘肅省鄉鎮企業明星鄉鎮"、"全省鄉鎮企業發展十強鄉"、"全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50強"等榮譽稱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