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山茶

鎖定
西山茶,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西山茶又名棋盤茶、棋盤仙茗,是桂平市西山寺的綠茶,素有“山有好景,茶有佳味”之説。在《中國名茶志》廣西篇中有陳愛新寫有“桂平西山茶志稿”。
西山茶條索緊細勻稱,苗峯顯露,色澤青黛,湯液碧綠,獨具風味,被公認為綠茶中的上乘佳品。用西山乳泉水沖泡尤為清香爽口,提神消乏。西山茶除銷產地外,還遠銷香港、澳門和南洋等地。
2010年5月2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西山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  。2019年8月1日,列入第六批貴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 
中文名
西山茶
產地名稱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市
品質特點
色澤青黛,湯液碧綠
地理標誌
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批准文號
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10年第52號
批准時間
2010年5月24日

西山茶產品特點

西山茶 西山茶
西山其茶色暗綠而身帶光澤,索條均稱,苗峯顯露,纖細勻整,呈龍捲狀,黛綠銀尖,茸毫蓋鋒梢,幽香持久。湯色淡綠而清澈明亮,葉底嫩綠明亮。滋味醇和回甘鮮爽,茶味獨具特色,春茶清香,夏茶梨香,秋茶醇香,冬茶蓮香,經飲耐泡,飲後齒頰留香。 [3] 

西山茶產地環境

西山茶 西山茶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市西山又名思靈山,位於廣西東南偏中,在北緯22°52′至23°48′,東經110°桂平市轄區內,西山距市區1公里,海拔1000米左右,西山茶園分佈在西山山脈丘陵,峽谷,斜坡上,種植分散,茶園連片,西山風景區內古木參天,林木交蔭,泉水潺潺,構成茶樹良好的生態環境,桂平市屬南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温21.5℃無霜期337天,年降雨量是1778.5毫米,雨季主要分佈在4~9月份,土地表層為花崗岩風化石的黃紅壤,坡地為砂質土壤,PH值4.5~5.5,西山雨量充沛,泉甘土沃,又有適宜茶樹生長的漫射陽光,良好的自然地理生態環境是西山茶優質基礎,西山天氣是夏不熱而秋熱,冬不寒而春寒的特殊區域,形成“山有好景,茶有佳味”的良好風景旅遊區。 [4] 

西山茶歷史溯源

西山茶 西山茶
西山茶源自佛教神秘之地廣西桂平西山,縣誌記載,自唐代(618年~907年)高僧開始種植,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傳説,古時有個樵夫上山砍柴,在棋盤石那個地方見到三個老翁正聚精會神地一邊下棋,一邊飲茶。樵夫是個棋迷,就走近前去觀看,看見他們正在研究的是《三仙舍友》棋局,便在旁邊説了幾步着法,三個老翁見是棋友,便請樵夫一起喝茶、研究棋局,仔細一看樵夫大吃一驚,原來三個老翁走的棋非常精妙,幾乎是“仙着”。有個老翁看了看他,便給他遞上一杯茶,他一飲,便連聲稱讚説:“真是仙茶!”老翁十分高興,當即送給他一包茶籽,然後對他説:“時候不早了,你趕快下山回家吧。”樵夫下山回來,回到村中,竟沒有一個人是自己認識的。問來問去,村裏人説到百年以前,村裏有個人上山打柴,一去不復返,打柴人再問那個人姓甚名誰,村裏人説了,樵夫才恍然大悟,自己見到的,正是兩位神仙,“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嘛。他摸模衣袋。發現茶籽不見了,斧頭也忘記帶回來,便覆上山去尋找,見到斧頭,斧柄已經腐朽了。斧頭旁邊,已長出一棵棵茶樹。以後這些茶樹逐漸長大,成了茶林,村裏人用這些茶泡來飲,特別香,和仙人給樵夫飲的一樣,香甜可口,人們稱之為棋盤茶,因為仙人回去時,匆忙中把棋盤遺留在那裏了。隨着西山佛教文化的興盛,西山茶作為僧人日常必須的饋贈禮品,在粵、湘、桂等地廣為流傳,享有盛譽。到了清代(1636年~1912年)被評為全國名茶,選為貢品,自此,西山茶進入了鼎盛時期。 [5] 

西山茶生產情況

西山茶 西山茶
1992年西山茶只有2000多公斤,產值40萬元,西山茶年社會銷售量在18萬公斤左右,1993年春開始至1994年,用兩年時間,西山茶場以“福雲6號”、“福鼎大毫”為主的無性系良種茶苗改造舊茶園,新建無性系品種茶園130畝,保留原西山羣體種老茶園22畝,通過改造舊茶,發展新茶園,西山茶產量產值大幅度遞增,產量由1992年2000公斤至1998年以一芽一葉初展為主要原料優質茶1.53萬公斤,產值由40萬元增加至188.6萬元,1999年至2000年產量以5%~8%的速度增加,產值超210萬元。 [4] 
截止到2016年桂平市西山鎮西山村西山茶為主導產業的農户達1023户,佔全村農户的78.9%,茶園面積已發展到4200多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592萬元,其中主導產業收入4082萬元,佔73%。農民人均純收入5225元,其中從事主導產業的農户人均純收入6025元。 [6] 

西山茶產品榮譽

西山茶 西山茶
1987年和1984年兩次被評為全國名茶。 [3]  [7] 
1986年,西山茶以“色澤翠綠烏潤,湯色碧綠清澈,滋味甘腴,幽香芳芬,口齒流香,泌人口脾”評語,以總分96.6分被商業部評為全國名茶。 [7] 
1990年,“棋盤石”牌西山茶被商業部再次評為名茶。 [7] 
1991年,西山茶在杭州國際茶文化博覽會授予優品獎。 [7] 
1992年在桂林參加“鬥茶邀請賽”又得到評委高度的讚賞。桂林文華大飯店出價每斤1000元購買了此次參賽的西山茶,使桂平西山茶價格一下躍上了中國綠茶的最高檔次。
1998年,參加北京國際名茶、茶文化展覽會,經專家評審榮獲名茶“推存產品”。 [7] 
1999的參加北京國際農業博覽會榮獲“名牌產品”。 [7] 
2000年度榮獲廣西區“優質產品”稱號。 [7] 
2001年榮獲“中茶杯”二等獎。 [7] 
2003年通過廣西無公害茶葉認證。 [7] 
2019年,西山茶製作工藝被列入貴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 
2010年5月2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西山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 

西山茶地理標誌

西山茶地域保護範圍

西山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市現轄行政區域。

西山茶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當地羣體種。
二、立地條件。
茶區內土壤主要為砂質紅、黃土壤及其變種,土質疏鬆、肥沃、微帶酸性,pH4.5至6.5,土層深大於等於1米,排灌條件良好。
三、栽培管理。
⒈繁殖:有性繁殖實生苗和無性繁殖扦插苗。
⒉種植規格:種植採用雙行雙株方法種植,密度為4000至5000株/667平方米。
⒊肥配管理:一般施餅肥或茶葉專用有機肥不低於200千克至300千克/667平方米,配合施用氮、磷、鉀等化學肥料不超過70千克/667平方米。
⒋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鮮葉採摘。
⒈採摘時間:每年立夏之前和立秋之後的鮮葉。
⒉採摘要求:手工採摘,採茶要求保持芽葉完整、新鮮勻淨,不夾鱗片、魚葉,不宜捋采和抓採。
⒊採摘標準:
⑴特級:要求採摘單芽至一芽一葉初展,單芽為主,一芽一葉初展在20%以下。
⑵一級:要求採摘一芽一葉初展至一芽一葉,一芽一葉在30%以下。
⑶二級:要求採摘一芽一葉至一芽二葉初展,一芽二葉在30%以下。
五、加工工藝
⒈鮮葉:保持鮮葉的新鮮,採下的鮮葉應及時運抵茶廠,採運過程中應避免重壓。
⒉攤涼:鮮葉薄攤在竹匾上,放在室內陰涼處。春季氣温低,需要攤涼7至8個小時,使鮮葉失水減重10%;夏、秋季需要攤涼3至4個小時,失水減重10%,攤青就合度。
⒊殺青:殺青簡温200℃至250℃,晴天殺青温度稍低,雨水天殺青温度稍高,歷時4至5分鐘。
⒋揉捻:用名茶揉捻機進行,加壓過程採用“輕—重—輕”原則,時間為15分鐘。
⒌初幹:初幹採用高温快烘,温度為110℃至120℃,烘至五、六成幹。
⒍整形:用手工炒,每鍋投揉捻葉0.6千克,鍋温50℃至60℃,翻炒至葉熱軟時,進行滾撩炒條,時間為5至10分鐘。
⒎足幹:足幹採用低温慢烘原則,温度為70℃至100℃,烘至足幹。
⒏提香:提香温度從高到低,50℃至70℃,前面稍高,後面逐漸把温度降低。
六、質量特色。
⒈感官特色:外形:條索緊結勻稱、苗鋒顯露。湯色:碧綠清澈、湯色明亮。香氣:花果香氣、幽香持久。滋味:滋味醇厚、耐泡。葉底:嫩綠明亮、芽葉完整。
⒉理化指標:茶多酚≤28%,氨基酸>2%。
⒊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西山茶專用標誌使用

西山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西山茶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