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安縣

(浙江舊縣名)

鎖定
西安縣位於今浙江衢州市境內,曾為閩浙總督府、金衢嚴道衢州府龍游府金華道駐地。唐鹹通中,因西溪(衢江)改信安縣為西安縣。民國元年西安縣改為衢縣(指原衢縣,並非指剝離出市區的衢縣)。其轄區大致為現今衢州市柯城區衢江區的總和。
中文名
西安縣
別    名
信安縣
新安縣
所屬地區
衢州府
地理位置
浙江省衢州市境內
電話區號
0570
郵政區碼
3240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氣候
著名景點
南孔家廟
府山公園
著名景點
江南儒城·水亭門
爛柯山風景區
機    場
衢州機場
火車站
衢州站、衢州西站
車牌代碼
浙H
設置年代
唐鹹通中,改信安為西安
延續時間
鹹通中(860~874)至民國元年(1912)
現屬地區
衢州市柯城區與衢江區
古    蹟
西安門、水亭門、小西門、大南門、小南門、東門、北門

西安縣管轄範圍

原浙江省行政區劃圖 原浙江省行政區劃圖
史上西安縣位於今浙江衢州市境內,曾為閩浙總督府、金衢嚴道、衢州府、金華道駐地,轄地自建縣基本從隋唐時期保持到民國時期,民國時期將西安縣改為衢縣,新中國成立後,因管理需要曾做了一些調整,但基本不變,就是後來的衢縣。隨後又從衢縣中分出柯城區,其餘範圍仍稱為衢縣,2001年衢縣更名為衢江區,與柯城區進行部分轄區調整。總體來説,西安縣的管轄範圍大致是如今柯城區衢江區的總和。

西安縣歷史沿革

鹹通中(860~874),改信安為西安,因西溪(衢江)得名,仍隸衢州。唐宋時產銀,宋置南、北二銀場。
五代時,衢州屬吳越國(907~978)州治倚西安,轄西安、龍丘、常山、江山4縣;後唐長興二年(931),吳越改龍丘為龍游
北宋時西安縣仍為衢州治,屬兩浙路;南宋時屬兩浙東路。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衢州路總管府,西安縣倚廓,隸江淮行省浙東道宣慰司。
明太祖己亥年(1359年亦即元至正十九年),改衢州路為龍游府,治所西安;丙午年(1366年亦即元至正二十六年),又改龍游府為衢州府,西安倚廓,隸浙江等處行中書省(洪武九年改浙江承宣布政使司)金衢道;永樂二十二年(1424),建越王府;宣德二年(1427),越王府除。
嘉慶年間衢州府總圖 嘉慶年間衢州府總圖
清代沿襲明制,仍為衢州府,隸浙江省金衢嚴道;順治八年(1651),浙閩總督移此;康熙二十三年(1684),裁撤,西安縣仍為府治外,又為金衢嚴道治所;宣統三年七月(1911年8月7日),裁西安縣併入衢州府,由府兼理縣事。
辛亥革命後(1911年11月7日),成立衢州軍政分府,兼理縣事;民國元年(1912)二月,廢府,改西安為衢縣。 [1] 

西安縣古名今現

如今的衢州還能找到點點滴滴西安的的遺韻。西安門,位於衢州府城的西北角,明朝天順年間(1457-1464)所開之門,當時地方官員迷信為避賢,曾封過朝京門(水亭門),並在城西北角文昌閣開挖西安門,自此衢州除六門之外才有了第七個門。此門現仍保留在市內新華小學外側。
最早的西安門大橋
最早的西安門大橋(3張)
西安門大橋,橋以門名,是跨衢江最早的鋼精水泥橋。
西安路,位於城北,自西安門大橋直通飛機場,是早期的環城北路。曾經是通往衢西、衢北的重要動脈。
西安高腔,形成於浙江衢州,因衢州古稱西安而得名。它是在弋陽腔影響下形成的地方戲,最遲形成於明代嘉靖年間,以衢州為中心,流傳於浙江的温州、金華及江西東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