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斑刺尾魚

鎖定
雙斑刺尾魚, Acanthurus nigrofuscus (Forsskål,1775),為鱸形目、刺尾鯛亞目、刺尾鯛科、刺尾鯛屬的一種魚類,俗名緣邊刺尾魚。 [1]  全長21釐米,觀賞與食用皆可。但要注意其可能含有的毒素。
外文名
Brown surgeonfish
別    名
褐斑刺尾鯛
斑面倒吊
中文學名
雙斑刺尾魚
拉丁學名
Acanthurus nigrofuscus(Forsskål,1775)
二名法
Acanthurus nigrofusc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鱸形目
亞    目
刺尾鯛亞目
刺尾鯛科
刺尾鯛屬
雙斑刺尾魚
分佈區域
印度-太平洋
發現年代
1775

雙斑刺尾魚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澙湖、礁沙混合區。 [1] 

雙斑刺尾魚形態特徵

Lavendar Tang Lavendar Tang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頭小,頭背部輪廓隨着成長而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鋭,分別具XI棘及III棘,各鰭條皆不延長;胸鰭近三角形;尾鰭彎月形,隨着成長,上下葉逐漸延長。體一致為紫褐色至褐色,體側具不顯著之藍灰色線紋,有時消失;頭及胸部散佈橘色小點;唇黑褐色。背鰭及臀鰭黃褐色至紫褐色,鰭緣為淡藍色,基底末緣各具1個黑色斑駁,背鰭末緣之黑色斑駁較大;尾鰭一致紫褐色至黑褐色,末端鰭緣為白色;胸鰭及腹鰭淡褐色;尾柄棘溝緣為黑褐色。 [2] 

雙斑刺尾魚棲所生態

雙斑刺尾魚
雙斑刺尾魚(4張)
主要棲息於瀉湖淺灘及面海礁石的堅硬底部,一般的棲息深度由浪拂區至15米左右,最深可達25米,是淺水域礁區常見的魚種。成魚平時不太聚集成羣,僅有在產卵時期才會聚集成羣之習性,但是在一些大洋性的島嶼區域則有聚集成大羣的現象。幼魚有混居在其他魚種羣集的現象。某些區域可以發現在覓食時也會有聚集成羣以抵抗其它具有領域性的草食魚類攻擊的現象。以絲狀藻類為食。 [1] 

雙斑刺尾魚分佈範圍

分佈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紅海、東非沿岸,東至夏威夷、馬克薩斯羣島和土阿莫土羣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豪勳爵島和拉帕島。
分佈範圍國家及地區如下:
非洲:埃及、蘇丹、厄立特里亞、吉布提、索馬里、肯尼亞、坦桑尼亞、莫桑比克、南非、馬達加斯加、科摩羅、塞舌爾、毛里求斯、留尼旺(法)、印度礁、歐羅巴島。
亞洲:約旦、以色列、沙特阿拉伯、也門、阿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卡塔爾、科威特、伊朗、巴基斯坦、印度、斯里蘭卡、馬爾代夫、查戈斯羣島(英)、緬甸、泰國、越南、柬埔寨、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地區、日本、小笠原羣島(日)、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新加坡、科科斯羣島(澳)、阿什莫爾礁(澳)、羅利沙洲(澳)、聖誕島(澳)、印度尼西亞、東帝汶。
大洋洲:巴布亞新幾內亞、澳大利亞、北马里亞納羣島、密克羅尼西亞、馬紹爾羣島、所羅門羣島、新喀里多尼亞、瓦魯阿圖、瓦利斯和福圖納、圖瓦盧、帕勞、關島(美)、瑙魯、托克勞(新)、基里巴斯、斐濟、湯加、薩摩亞、美屬薩摩亞、庫克羣島(新)、紐埃(新)、約翰斯頓島(美)、夏威夷羣島、萊恩羣島、塔希提島、馬克薩斯羣島、社會羣島、土布艾羣島、土阿莫土羣島、皮特凱恩羣島、迪西島(英)、拉帕島(法)、諾福克島、豪勳爵島。

雙斑刺尾魚保護級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無危(LC)。 [1] 

雙斑刺尾魚經濟利用

一般以流刺網、延繩釣或潛水鏢魚法等捕獲。觀賞及食用兼具。剝皮後,煮薑絲湯,肉質鮮美。尾柄上骨質盾板非常鋭利,易傷人,處理時需小心。因食物鏈的關係,可能具熱帶海魚毒。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