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裂陷槽

鎖定
裂陷槽是指大陸地台內部與地台邊緣高角度相交的切穿地殼的裂谷或槽地,由沙茨基(N.S.Shatsky,1945年)創名。板塊學説出現後,裂陷槽被看作三叉裂谷的陸內一支。
裂陷槽的發展有兩個階段,早期以火山活動為主,晚期以沉積作用為主,這時盆地一般呈擴大趨勢,在擴大部位常出現超覆不整合。這種獨特的發育形式形成了自己獨立的火山岩一沉積岩系列。
中文名
裂陷槽
外文名
aulacogen
最早提出者
沙茨基
提出時間
1945年
又可稱
克拉通邊緣裂陷槽、短軸裂陷槽
定    義
沉積蓋層發育巨厚的斷陷帶

目錄

裂陷槽概念

裂陷槽又可稱克拉通邊緣裂陷槽,是指在元古代是一種廣泛發育的構造凹陷(Hoffman,1973,1974;孫樞等,1981)。但是沙茨基(1945)最先提出了裂陷槽概念,是指由克拉通(穩定地塊)邊緣伸向內部的槽型凹地受到走向橫切克拉通邊緣的深斷裂的控制,並具有冒地槽型的岩層序列。
沙茨基原來定義的裂陷槽並沒有特定的岩石組合含義,但在豪夫曼(1973,1974)對北美元古代裂陷槽的研究中,發現它們有相似的規律性的岩石組合。豪夫曼的組合中,前石英岩組合中含有枕狀玄武岩,而在中部二次深沉陷階段形成的前復理石組合中出現火山凝灰岩和角礫岩。 [1] 

裂陷槽特點

新全球構造理論出現後,裂陷槽的使用範圍實際上包括了各種類型的裂谷支。有些著作中則將二者混同使用。由於地幔物質上隆,地殼張裂,在張裂系統中的某一支或某一部分出現洋殼和成長為洋殼海域,這種張裂系統可稱為裂谷系。有時雖然出現大規模張裂,但最終任何部位的發展都未達到大陸地殼裂開、洋殼出現的程度,這種張裂系統應歸屬於裂陷槽範疇。裂谷系與裂陷槽的差異在地質歷史時期是易於識別的。 [2] 
裂陷槽常見於中元古代之初(18億年),具有幔源岩漿活動,是基底固結達到一定程度的產物,結束時無構造變形及岩漿活動變質作用。裂陷槽不限於地台內部,也可在地台邊緣或在半固結的基底上發育,又稱邊緣裂陷槽(marginal aulacogen)或短軸裂陷槽(brachyaulacogen)。俄羅斯米洛諾維斯基(E.E.Milonovsty,1983年)提出以強烈擠壓結束的可稱裂陷地槽,時代多為古元古代。裂陷地槽可與短軸裂陷槽相比。 [3] 
裂陷槽中的沉積類型極為複雜,可有深水相的放射蟲硅質岩,也可有海濱相甚至陸相碎屑岩,還可出現淺水穩定類型的石英砂岩和礁相碳酸鹽或非穩定類型的復陸屑建造或火山復理式沉積。裂陷槽早期的沉積類型和幾何形態類似於三叉裂谷中的不育臂,但與裂谷有着本質上的區別。裂谷系統是大陸拉張形成大洋的開始,而裂陷槽是大洋閉合形成褶皺帶以後的陸殼在固化成熟過程中垂直增生的一種方式,而不形成大洋。但在拉張強度大,原來地殼相對較薄或裂陷槽較深的部位有可能出現規模不大,時代很短的洋殼,並在現存的地層中出現蛇綠岩或類蛇綠岩。裂陷槽的橫剖面形態有兩種,一種是一側厚一側薄的楔狀,另一種是上部寬而下部窄的蘑菇狀。 [4] 

裂陷槽類型劃分

裂陷槽可以分為大陸內部和大陸邊緣兩種。從時間上講,有些出現於早元古代,大量的則出現於中元古代和晚元古代。它們的性質、形狀,尤其是封閉方式均不相同。中元古代及更晚形成的裂陷槽,為長縫狀或三叉型,接近於裂谷系,封閉時為平靜的非造山式,在地層記錄中只表現為上升剝蝕形成的平行不整合界面。 [2] 
裂陷槽一般有兩種類型,一是在火山活動以前有短暫的凹陷階段,沉積有陸屑建造類型的碎屑岩和灰巖凸鏡體。火山活動以後的沉積作用,是以陸相沉積結束,如罕達氣裂陷槽、黑龍宮裂陷槽、老禿頂子裂陷槽、大河深裂陷槽和廟嶺裂陷槽。另一個是一開始即是火山活動,同時有陸屑建造的沉積作用,最後以海相沉積結束,有的在末期還有一次局部的火山活動。如大民山裂陷槽、餘富屯裂陷槽、寶力格廟裂陷槽、楊木崗裂陷槽和大石寨裂陷槽。另外,前坤頭溝裂陷槽也可能是這種類型。 [5] 
參考資料
  • 1.    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主編.岩石學研究 (第一輯):地質出版社,1982:110
  • 2.    地質礦產部《前寒武紀地質》編輯委員會.前寒武紀地質 第3號 國際晚前寒武紀地質討論會論文選集:地質出版社,1987:6-7
  • 3.    305項目《新疆地質科學》編委會.新疆地質科學 第4輯:地質出版社,1993:10-11
  • 4.    呂志成著.中國南秦嶺毒重石礦牀:地質出版社,2014:16
  • 5.    王友勤 蘇養正 劉爾義主編.全國地層多重劃分對比研究 東北區區域地層: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7: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