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裁判文書

鎖定
裁判文書是記載人民法院審理過程和結果,它是訴訟活動結果的載體,也是人民法院確定和分配當事人實體權利義務的唯一憑證。一份結構完整、要素齊全、邏輯嚴謹的裁判文書,既是當事人享有權利和負擔義務的憑證,也是上級人民法院監督下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活動的重要依據。2013年7月3日,一批裁判文書首次在中國裁判文書網集中公佈。
上網公佈裁判文書要隱去相關識別信息,確保當事人及其家人的生活工作、各類企業單位的經營發展不受裁判文書上網公佈的影響。 [2] 
中文名
裁判文書
別    名
“例案”文章
舊    稱
“判詞”
解    釋
裁判結果的法律文書
公佈時間
2013年7月3

裁判文書注意事項

在裁判文書中使用漢字數字的情況:
1、裁判文書的裁判主文需要列條的序號;
2、裁判文書的裁判主文涉及的數字;
3、裁判文書尾部的年、月、日 [1] 

裁判文書簡介

裁判文書,“乃專門之學”,有其特殊的製作規律。常見的有民事裁判文書,刑事裁判文書行政裁判文書以及其他通用訴訟文書等。
在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判文書當中,分為民事文書、刑事文書、行政文書、執行文書、涉外文書五項。其中民事文書又包含三小項,即普通民事文書、商事文書、知識產權文書。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上網公佈暫行辦法》已開始實施。按照該辦法,除法律有特殊規定外,最高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書將全部在最高人民法院政務網站——中國裁判文書網予以公佈。

裁判文書規定

裁判文書封面 裁判文書封面
不允許根據案件類型、影響大小等選擇性公開——司法公開和司法公正應是對每一個案件的追求,而非部分案件。根據暫行辦法,最高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判文書,原則上均應當上網公開。
有指導意義死刑複核案件、熱點案件裁判文書一般應上網——死刑複核是最高人民法院的一項重要職能,是特殊的審判工作程序,選擇其中具有法律適用指導意義的裁判文書進行公佈,有助於人民羣眾瞭解死刑政策,有助於下級法院進一步統一死刑裁判標準。因此,暫行辦法規定,具有指導意義的死刑複核案件,生效裁判文書一般應當在互聯網公佈。同時,一些社會關注度高的熱點案件,公眾對於公佈裁判文書有着更為強烈的要求,裁判文書的及時、有效公佈,能夠消除各方質疑,切實提升司法公信力。暫行辦法明確規定,社會關注度高的案件,生效裁判文書一般應當在互聯網公佈。
裁判文書”新裝“ 裁判文書”新裝“
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裁判文書不能上網——法律另有規定的情形下,生效裁判文書不上網公佈,比如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內容。以調解、撤訴或者按撤訴處理方式結案的民商事案件,生效裁判文書一般不在互聯網公佈。當事人如果認為案件涉及個人隱私或商業秘密,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請求不在互聯網公佈生效裁判文書。
文書上網前進行技術處理隱去個人信息——例如,只公開當事人的姓名或名稱,而隱去具體住址、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銀行賬號等其他信息;對於刑事案件被害人、證人、被告人家屬的姓名,以“某某”代替,其他相關信息也予以隱去。
最高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表示,為針對性解決裁判文書網使用效果不佳、權利保護不力、安全風險暴露等問題,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加大上網力度,具有法治引領、教育、警示作用的文書,都應當上網;最高人民法院、高級法院的文書,要更多地上網;上網文書數量應當保持相當規模,並應當覆蓋各審判領域、多種案件類型。要平衡好文書公開與當事人合法權利、隱私保護之間的關係,上網公佈裁判文書要隱去相關識別信息,確保當事人及其家人的生活工作、各類企業單位的經營發展不受裁判文書上網公佈的影響。 [2] 

裁判文書相關新聞

2018年2月27日,從人民法院司法公開工作座談會上獲悉,中國裁判文書網共公佈全國各級法院生效裁判文書4260餘萬篇,訪問量超過132億次,訪客來自全球21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書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