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袁意奮

鎖定
袁意奮(1917年-2007年5月2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1964)。生於湖南慈利縣三官寺袁家坪。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次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5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湘鄂川黔蘇區陳家河、桃子溪、板栗園、龍山等戰役戰鬥和紅2軍團長征,百團大戰和晉西北反“掃蕩”、反“蠶食”與保衞陝甘寧邊區的鬥爭,參加了察綏、蟠龍、陝中、扶眉、隴東、蘭州、西寧等戰役戰鬥。曾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3] 
中文名
袁意奮
性    別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湖南省慈利縣
出生日期
1917年
逝世日期
2007年5月29日
畢業院校
抗日軍政大學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軍    銜
少將

袁意奮人物生平

1917年生於湖南慈利縣三官寺袁家坪。
1934年12月,年僅17歲的袁意奮正在中學讀書,得知外出參加革命的父親回到家鄉,於是投筆從戎,堅決要求參加革命。先後進入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第四分校任文書、到紅二軍團教導大隊學習。期間,參加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反“圍剿”鬥爭,以及陳家河、桃子溪、板栗園等戰鬥。紅二、六軍團長征前,任紅二軍團宣傳部幹事、俱樂部主任。1935年11月參加長征,長征途中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7年,袁意奮20歲,進入八路軍120師358旅714團,參加120師抗戰期間全部戰鬥。
1940年,八路軍發動震驚中外的百團大戰,袁意奮時任714團政治處副主任,當時參與指揮的忻口會戰成為陳列在軍事博物館的經典戰例。1945年10月至12月,綏遠戰役爆發,袁意奮時任晉綏野戰軍獨1旅2團副政委,參與指揮血戰卓資山戰役,重創敵傅作義部主力121師。解放戰爭期間,袁意奮先後參加蟠龍戰鬥、隴東戰鬥、察綏戰鬥、陝中戰鬥、扶眉戰鬥、蘭州戰鬥、西寧戰鬥等,並榮獲西北軍政委員會頒發的“人民功臣”勳章。袁意奮所在部隊最大的作戰特點是一路奔襲、連續作戰。1949年下半年,袁意奮由第1軍2師政治部副主任調任3師7團政委,帶領部隊率先進入西寧,時年32歲。“1950年6月,在範明、袁意奮的帶領下,我騎兵部隊遠赴都蘭縣小鎮香日德,找到避居的十世班禪,並將其安全送達西寧。”
1950年9月,袁意奮調任海軍學校一分校政委。
1958年,袁意奮自蘇聯伏羅希洛夫海軍學院學成歸國後,先後任海軍廣東湛江基地政委,海南島榆林基地司令員兼政委。
1959年,他率領護衞艦“南寧”號和獵潛艇“滬州”號組成的巡邏編隊,從榆林港出發,巡航西沙海區,派人登上永興島、西沙洲、樹島、南沙洲、東島進行普查,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巡航西沙的第一個指揮員。
1963年,賀龍元帥率中國體育代表團赴印度尼西亞參加泛亞洲運動會,袁意奮親自帶領艦船為之歸國護航。20世紀60年代,榆林基地“草棚大學育英才”培育大批魚雷快艇指揮員,“一滴油精神”等名傳全軍。 [1]  [3] 

袁意奮歷任職務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先後任紅2軍團於事,紅二方面軍第4師團俱樂部主任。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第120師教導團連指導員。
1938年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39年任第358旅714團政治處組織股股長,1941年任團政治處副主任,次年任主任。
解放戰爭初期,任晉綏野戰軍獨立第1旅2團副政治委員,綏蒙軍區第7團政治委員。1946年11月任綏蒙軍區第十一軍分區政治部主任,次年10月任西北野戰軍獨立第1旅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949年2月任第一野戰軍第1軍第2師政治部副主任。
新中國成立後,任海軍學校第一分校政治委員。1954年入蘇聯伏羅希洛夫海軍學院學習。1958年回國後,任南海艦隊湛江基地政治委員。1959年12月任榆林基地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後任海南軍區副司令員,國防部第七研究院政治委員,海軍裝備技術部政治委員。 [3] 

袁意奮歷史評價

袁意奮的一生是為革命事業不斷奮鬥的一生,歷任海南軍區副司令員兼榆林基地司令員、海軍第七研究院政委、海軍政治部顧問、海軍裝備技術部政委等職,為人民海軍裝備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和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1] 

袁意奮後世紀念

湖南省政府公開發布了第十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名單。此次共公佈省保143處。其中,袁意奮故居被核定為省保單位。本次公佈序號為85,公佈名稱為“紅二軍團長征三官寺擴紅活動舊址(袁任遠故居)”。袁任遠為袁意奮的父親。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