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蠶陵

鎖定
蠶陵, 古縣名。漢元鼎間置,因在蠶陵山下得名。治所在今四川茂汶西北。東晉以後廢。
中文名
蠶陵
性    質
古縣名
漢元鼎間
原    因
蠶陵山下

蠶陵發展歷史

據眾多文獻考證,岷江上游河谷早在六千年前,新石器時代,就有人生息。夏後,便是蜀族活動之地,夏初曾建都於蠶陵。司馬遷《史記.三世表.正義》:“蜀之先王肇於人皇”。人皇乃黃帝,“黃帝娶西陵氏(蠶叢氏亦稱蜀山氏)女嫘祖為妃”。《蜀王本記》:“蜀之先登王者蠶叢”西戎蠶叢氏得帝嚳封蜀西,西戎蠶叢氏居山下石室,即為王都。後黃帝妃薨葬於蠶叢山下,蜀山更名為蠶陵山。蠶叢都亦更名為蠶陵之都,在蠶陵山下一巨上建嫘祖祠祭之。西戎蠶陵氏到雅魯、於永開發蜀地(成都平原)從這裏走向輝煌。從蠶叢傳至柏蠖、漁鳧、蒲澤(鱉靈)、開明達五世。
戰國至秦武王元年(公元前310年)在岷江上游設湔氐道蠶陵為湔氐道所轄。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以冉駹戎王轄地置汶山郡所轄蠶叢地名為霸陵(八陵)縣。置北部都尉。漢.宣帝地節三年(公元前67年)北部都尉轄八陵縣。
東漢:安帝永初三年(公元109年)八陵仍屬北部都尉所轄。到靈帝時為汶山郡所轄。
三國:蜀漢將霸陵(八陵)縣改為蠶陵縣。稗官野史言:姜維命屬下,按諸葛遺命在蠶陵城北里許,擺下“旱八陣”,防羌人來侵。
西晉:(公元265年—316年)蠶陵為汶山郡所轄。西晉武帝太康中(公元280年—289年)汶山郡在蠶陵置守兵防守。東晉(公元317年—420年)仍然如是。
南北朝:梁.普通三年(公元522年)置繩州,蠶陵為為繩州所轄。
北周:保定四年(公元564年)改繩周為汶州,蠶陵為汶州所轄。
陳:天康元年(公元566年)蠶陵羌被迫造反,被討平後在疊溪置翼州。
隋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蠶陵為蜀州所轄為翼針郡(郡址在疊溪)。
隋、文帝仁壽元年(公元601年)翼針郡(蠶陵)領翼針、翼水、左封三縣。
開皇八年(公元588年)為會州所轄。隋.仁壽元年(公元601年)為廣陽州所轄。隋.煬帝、大業三年(公元607年)翼針為汶山郡所轄。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蠶陵為會翼州所轄。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仍為翼州所轄。
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佛教盛行,將嫘祖祠更為佛祖廟。翼州刺史,上大將軍李玄嗣、翼針縣令範孝同、翼水縣令席義靜、左封縣令劉保德等在疊溪成北的較場壩的點將台(平地一台狀米多高橢圓巨石)崖造佛像22龕。計76尊,石獸20餘座,題記19龕。造像全為雕刻,以釋迦牟尼、彌勒佛、觀音菩薩坐像為主。龕為二層,外框為方形,內為圓形頂,主佛釋迦牟尼高140釐米,寬89釐米,深25釐米高坐須彌法座腳踏蓮花,頭飾螺髻,着通肩大衫,法像慈祥莊重兩耳垂肩,施説法手印,造型豐滿生動形態各異,雕刻十分精細。其中李玄嗣、行治中張仲品,敬造釋迦牟尼及彌勒佛像二龕。助佈施主,錄事參軍常銓胄、司倉參軍李德超、行司户參軍王季札、參軍劉紹鈞、縣丞馮師才等造像題記。
疊溪下海子(地震湖)佛教摩崖造像,在今較場鄉政府北300米,距疊溪下海子(地震湖)300米的高崖壁上造像一龕。呈長方形,穹隆重頂,龕高0.87米,寬0.09米造佛像一,弟子二。佛,跏跌坐於須彌蓮花座上,上告螺髻,雙目平視,右手作説法印,左手掌心向上置於下腹前,佛高0.44米,肩寬0.14米,膝間寬0.21米須彌蓮花座高0.155米。左側弟子侍立一傍,雙目平視,雙手下垂。像高0.5米,寬0.55米;右側弟子立像高0.46米寬0.15米,龕前左右角各有一石獅子,無年題記,應為初唐佛教摩崖造像。
唐.貞觀八年(公元627—649年)修築疊溪城。稗官野史言:樊梨花率兵徵西,曾經在石佛廟天然巨石上點將,排兵佈陣,故曰“點將台”。
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蠶陵屬通化郡所轄。
唐、乾元元年(公元753年)翼州(蠶陵)改為翼郡。唐、肅宗(公元758年)復為翼州。領衞山(蠶陵)、翼水、峨和(松潘鎮平)三縣。
五代十國:前蜀時為蠶陵郡。領翼針、清江、廣柔、左封四郡縣。
宋:蠶陵郡仍領翼針(蠶陵)、清江、廣柔、左封四縣。稗官野史雲:老令公楊業徵西夏死後,佘太君繼續徵西夏曾於“點將台”點兵,在野鶴山鑿藏兵洞,俗名“偷油洞”,該洞可藏兵,到河取水不被羌兵發覺,該洞毀於地震。四郎送回其父楊業金槍,佘太君將金槍置於懸崖上以作紀念。後人稱“金槍巖”。太君在對面山上暗地演兵擂鼓,後人稱“擂鼓山”。
元、至元九年(公元1171年)置吐蕃宣慰司轄蠶陵、清江、廣柔、左封四縣。元、三十年(公元1272年)癸巳七月二十七日,元朝開國忠順公之孫,劉上萬户領兵鎮守蠶陵。
明、洪武初,在蠶陵置千户所。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方御史大夫丁玉,命指揮使童勝,復築疊溪城。城高一丈,圍三百九十丈,有四門。到明、景泰初復修,城高2.5丈,圍1314丈。至明、成化年重修城南,有玉津樓、祈雨台、建伍廟、城隍廟、吉祥廟。城北五里許有玉壘洞,可容數十人,石壁有無名氏題刻“玲瓏仙室、萬山他平地,片石兩洞天。明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雙槐山人題:“春日行外,閒尋野鶴山。芳草逕,遊泥壅磴闌。古洞堪行樂,新吟可笑談。酩酊西山顛,隨柳過前川。”“玉壘洞”、“野鶴山”,“行快樂窩”。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疊溪地震。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改稱疊溪營。(道光、茂州志、雜記)疊溪八景:龍池曉月,池中有龍,遇吐煙似月光照映;小關煙雨,四時煙雨迷天;炭溝春早,草花先發,稞麥預熟;海印晚照,日暮常有霞光掩映。排柵片天,地勢平衍,雲氣氤氲。馬鞍積雪,其山高聳,四時積雪,歷年不化。臨翼雙泉,發源於玉津洞,唐、節度使李德裕曰:“玉津泉”,明、侍郎羅綺治亭於池上。石輪聖燈,唐、李廣置石輪寺,晚間出聖燈,霞光灼灼。
清、至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蠶陵為茂松道所轄。清、乾隆三十年,總兵雲託等題詩如:“山中野鶴飛何處?石窟猶存寶帳圖。古代戰場指點在,漢關要害沓然無。腰鐮稚子橫牛背,唱晚歸樵覓酒爐。共説傯戎雲鳥陣,夜深鬼語不相呼。”
清、咸豐(公元1861年)巴珠各別廣鎮指揮使司從二品,蘇土司造反佔領疊溪營,後為茂州所轄。“旱八陣”巨石上刻“蠶陵重鎮”。
民國、疊溪歸茂州所轄設區,到公元1925年疊溪設郵政代辦所。到民國22年(1933年)8月25日15時50分30秒疊溪發生7、5級強烈地震,有感範圍北至西安,東達萬縣西至阿壩南達昭通。

蠶陵地域概況

疊溪城以西到松坪溝,山崩塌形成水堵。磨房溝、魚兒寨、白臘寨等11個大小海子(堰塞湖)。北至平羌溝、猴兒寨,一小時後,岷江反湧,湧至建於明朝洪武年間的沙灣城堡被淹沒,當時到沙灣清真寺集會的回族103人,共300餘人遇難。八月二十七日水淹普安、九月六日水淹泉水巖的觀音廟,高峽平湖羣山旋繞,逶迤達12.5公里。寬2公里今稱大海子,大橋旁的新街對岸的觀音廟、水磨坊、榨油坊全被水淹。九月三十日,小海子的水漫入疊溪堰(進沙子河壩約1500米處)該堰頂高超過銀屏巖和大橋堰壩,所以淹沒上兩堰頂,,使三海連成一片,岷江疊溪下游斷流45天;十月七日疊溪堰水開始外溢,岷江復有了細流。岷江上游陰雨連綿江水大增,又有餘震,觸發松坪溝內工棚、白臘等海子潰水湧入,疊溪湖不堪重負外溢增大,十月九日七時許餘震觸發疊溪堰崩缺,積水頃刻湧出,驚濤拍岸,聲如雷鳴,大定以上,濁浪排空浪高達20餘丈,疊溪以下,至兩河口,洪峯將黑水河攔腰截斷,黑水倒湧淹沒沙壩。燕兒巖以上岷江兩岸一掃而光。潰流於晚間9時到達茂縣,大河壩、花鼓園等地盡成澤國。11時到汶川次日凌晨3時許洪峯橫掃都江堰,衝沒魚嘴、安瀾橋、韓家壩、金剛堤、平水槽、飛沙堰、人字堤,渠道防洪堤壩蕩然無存,鄰近的崇寧、郫縣、温江、雙流、崇慶、新津等地均受巨災,不完全統計死亡達2500餘人左右,因水災,大定死亡24人,石大關23人,長寧21人,椒園32人,大河壩71人茂縣沖毀農田2686畝,房舍729間,沖走糧食2579石,牲畜死亡2170頭;汶川縣死亡483人,房屋346間,牲畜死亡2315頭,土地4000餘畝,(兩縣只統計當地人,外來人口不計)損失慘重。洪峯到灌縣雷霆萬鈞,洶濤過處城牆、房屋瞬息不見;地震後兩岸山體破坯,嶙峋壘列。震後兩月中一遇風起,飛沙走石狂奔江中。南至石大關21個羌寨覆沒,另有13個羌寨房屋垮塌,茂縣一帶房屋搖擺如扇,樑柱忽開忽合,屋瓦拋飛,山岩崩塌。疊溪後山的七珠寨30餘户羌民連農田全翻蓋於山下。魚兒寨地震後起火,所幸連日陰雨,火滅。斯時疊溪城內有278户人家,還有國民黨有一個連駐軍,另有來趕廟會的,上下的騾馬幫約690餘人沉於江底。龍池寨全寨覆沒,在河谷中變作橫高100餘米的山脊;原疊溪城北與較場是一片平地,震後,有一里塌陷,至此不連接。疊溪城僅存東門、城隍廟、火藥碾子、石獅子、蠶陵重鎮巨石碑、玉壘洞、唐時的摩巖造像等遺蹟。據川省震災委員會調查震區計死6865人,傷1925人;損失房屋5108間;牲畜9678頭。岷江沿岸田地衝毀;有4790餘人無家可歸。疊溪、大橋、銀屏巖三山崩塌堵塞岷江形成三大海子(堰塞湖),積水40餘日。1933年10月9日下午7時許塞湖開始瀑潰積水湧出,浪高達20餘丈,濁浪排空,飛奔南去。
震後茂縣旅蓉同鄉會,社會團體等紛紛向四川省政府呼籲。省府向南京政府行政院、軍事委員會、內政部、財政部、賑務委員會,電告震情,求撥鉅款賑濟。震後近一月,四川善後督辦劉湘始派成都水利知事公署技術主任全靖川等人,赴疊溪調查。四川屯殖16署派人與全靖川等10餘人前往,因路垮塌,日行30餘里至大定一廟內投宿,全遇一老僧乃故人秉燭而談,餘人皆睡,忽聞呼嘯巨吼之聲大震,二人出廟觀看,濁浪翻天,二人不及呼喚眾人,奔向山腳,頃刻水淹廟頂,轉瞬廟無,第一次調查人除全靖川外無一倖免。十二月復派督辦上校副官劉銘吾和全靖川,電台一部由台長朱明昕等30餘人赴疊溪調查,歷時五天,尚存中段海子,積水已消,,下段積水已無,唯大海子、上海子、工棚海子、魚兒寨、白臘寨等海子尚存,如不疏導必成大患,在各界人士資助下集資一萬二千元,在郭、全等人指揮下,調集縣境民工500餘人,歷時四個月初將堰塞湖可能溢出的積水疏通,並督修道路。工程畢,樹立積水疏導紀念碑於較場壩“點將台”左側,將碑文刻於大石中部,高i.09米楷書豎刻22行,277字,刻記民國22年,疊溪地震後疏導積水疏導過程,民國23年4月15日立。地震形成上下兩個地震湖,當地人叫海子。長10餘公里,面積為3.89平方公里,最寬處692米,水深81米,出口狹小,湖水湧出,水花飛濺,形成“四面山巒回峯映,一潭碧水峽口流”的美景。海子羣山環抱,七珠山倒影輝映於湛藍的水中,因地震而得此美景。疊溪古城遺址,為當今世界上保存最為完好的地震毀壞遺址。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