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蠶繭草

(中藥)

鎖定
蠶繭草,中藥材名。本品為寥科植物蠶繭草的全草。功能主治為:主蠶及諸蟲咬人,恐毒入腹,煮汁服之。生搗敷瘡。
中文名
蠶繭草
漢語名稱
Can Jian Cao
來    源
寥科植物蠶繭草的全草
性味歸經
《本草拾遺》:味辛,平,無毒

蠶繭草形態特徵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可達1米。棕褐色,單一或分枝,節部通常膨大、葉披針形,長6~12釐米,寬1~1.5釐米,先端漸尖,兩面有伏毛及細小腺點,有時無毛,但葉脈及葉緣往往有緊貼刺毛;托葉鞘筒狀,外面亦有緊貼刺毛,邊緣睫毛較長。穗狀花序,長可達10釐米以上;苞片有緣毛,內有花4~6朵,花梗伸出苞外;花被5裂,白色或淡紅色,長2.5~6毫米;花柱3。瘦果卵圓形,兩面凸出,長約2毫米,黑色而光滑,全體包於宿存的花被內,花期9~10月。

蠶繭草分佈區域

分佈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四川、湖北、廣東、台灣等地。

蠶繭草生長環境

野生於水溝或路旁草叢中。

蠶繭草藥材性狀

莖技圓柱形,上部或有分枝,表面棕褐色,無毛,斷面中空。葉皺縮,易破碎,亞革質,長橢圓狀披形或披外形,長6-12cm,寬1-1.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兩面均被短伏毛;托葉鞘筒狀,褐色,膜質,先端截形,有長緣毛。花序穗狀,圓柱形,常2-3個,間或單個着生枝端;花被白色或黃白色,長3-6mm。瘦果卵圓形,兩面凸出,黑色,有光澤,包被於宿存花被內。氣微,味微澀。

蠶繭草藥理作用

1.抗生育作用本品乙醇浸膏按一定比例混於飼料中喂飼小鼠,含藥量7.5%、15%、20%、25%、30%、組小鼠的懷孕率分別為93%、80%、46%、20%、20%,表明含藥量20%以上時能顯着降低小鼠懷孕率。進一步研究表明,本品對家兔反射性排卵無抑制作用,但有加強雌激素作用,並能使雌小鼠垂體前葉促性腺激素活性下降,其抗生育作用,可能與二作用相關[1,2]。
2.毒性蠶繭草乙醇提取物小鼠胃的LD50為31.5g/kg[1,2]。

蠶繭草化學成份

蠶繭草葉含矢車菊素3,5-二葡萄糖甙(cyani-din-3,5-diglucoside),矢車菊素(cyanidin),飛燕草素(delphini-din),錦葵花素(malvidin)[1]。

蠶繭草相關論述

《本草拾遺》:主蠶及諸蟲咬人,恐毒入腹,煮汁服之。生搗敷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