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蠖屈

鎖定
蠖屈,漢語詞彙,拼音huò qū,意思是形容像尺蠖一樣的屈曲之形, 出自《周易.繫辭下》。
中文名
蠖屈
拼    音
huò qū
詞    義
不得志
出    處
周易.繫辭下》

目錄

蠖屈解釋

1、形容像尺蠖一樣的屈曲之形。
2、比喻人不遇時,屈居下位或退隱。

蠖屈出處

南朝 陳 徐陵 《序》:“三台妙跡,龍伸蠖屈之書;五色花箋, 河 北 膠 東之紙。”
晉 潘尼 《贈侍御史王元貺》詩:“蠖屈固小往,龍翔迺大來。”
宋 范仲淹 《依韻和安陸孫司諫見寄》:“相其直道了無悔,寧爭蠖屈與鵬騫。” [1] 
明 歸有光 《祭方御史文》:“公孫蠖屈於南宮之試,予亦瓠落於 東海 之濱。”
歸有光《杏花書屋記》:“孺允兄弟雖蠖屈於時,而人方望其大用。”
《古今小説·葛令公生遣弄珠兒》:“蕭何治獄為 秦 吏,韓信曾官執戟郎。蠖屈龍騰皆運會,男兒出處又何常。”
王闓運 《上徵賦》:“儼長大而受侮兮,宛蠖屈於泥塗。”

蠖屈典故

周易.繫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音伸)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精義入神,以致用也。 晉王弼注云:精義,物理之微者也。神,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故能乘天下之微,會而通其用也。 唐孔穎達正義曰: 尺蠖之屈以求信者 覆明上往來相感,屈信相須。尺蠖之蟲,初行必屈者,欲求在後之信也,言信必須屈,屈以求信,是相須也。龍蛇之蟄以存身者,言靜以求動也。蛟蛇初蟄,是靜也,以此存身,是後動也。言動必因靜也,靜而得動,亦動靜相須也。精義入神以致用者,亦言先靜而後動,此言人事之用,言聖人用精粹微妙之義,入於神化,寂然不動,乃能致其所用。精義入神,是先靜也,以致用,是後動也,是動因靜而來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