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蟾蜍屬

鎖定
蟾蜍陸棲適應性強,大多在產卵時才進入水中。綠蟾蜍能在沙漠邊緣和綠洲中生活;花背蟾蜍棲息於荒漠草原的鹽鹼窪地(臨時水塘及其附近)。蟾蜍不善跳躍,多爬行。白天多隱匿,夜出覓食。蟾蜍數量多,可大批捕殺危害旱地作物的多種昆蟲及其他小動物。蝌蚪體形小,大都色黑,集羣活動。
皮膚多粗糙具瘰疣,有耳後腺。上頜無齒,舌長橢圓形。約200種。除馬達加斯加、大洋洲、新幾內亞、波利尼西亞外,分佈遍及全球。
中國廣佈的大蟾蜍中華亞種多在10月到水底的泥內冬眠。蟾蜍常有遷徙行為。
蟾蜍屬(Bufo):蟾蜍科的1屬,皮膚多粗糙具瘰疣,有耳後腺。上頜無齒,舌長橢圓形;有畢德氏器。中國有2屬17種。 [1] 
中文名
蟾蜍屬(Bufo;toad)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兩棲綱
無尾目
蟾蜍科

蟾蜍屬生活習性

蟾蜍陸棲適應性強,大多在產卵時才進入水中。綠蟾蜍能在沙漠邊緣和綠洲中生活;花背蟾蜍棲息於荒漠草原的鹽鹼窪地(臨時水塘及其附近)。蟾蜍不善跳躍,多爬行。夏秋兩季比較活躍,大多遠離水源。皮膚和瘰疣高度角質化,可防止體內水分過度蒸發。白天多隱匿在荒野或田邊的草叢中、土穴內和石塊下,夜出覓食。蟾蜍數量多,可大批捕殺危害旱地作物的多種昆蟲及其他小動物。蟾蜍產的卵很小,但數量多,可達3萬粒以上。卵產出時排列在兩個長條管狀的卵膠帶內。一般在靜水域內產卵,個別種在温泉內產卵,卵能耐受約33℃的温度。蝌蚪體形小,大都色黑,集羣活動。 [1] 
蟾蜍屬

蟾蜍屬生長繁殖

蟾蜍
蟾蜍(6張)
中國廣佈的大蟾蜍中華亞種多在10月到水底的泥內冬眠。這一時期,皮膚表層與下面的細胞緊密結合,無蜕皮現象,能防止水分滲入體內。表皮角質化不顯著,有利於氣體交換,肺暫不起作用。次年2~3月間復甦後,在靜水域內產卵0.3~1萬粒,卵膠帶長達322~336釐米。卵在帶內排列成2~4行。卵色黑。卵徑約1.5毫米。黑眶蟾蜍在亞洲熱帶地區產卵季節延長,但每年只產1次。南美和中美的海蟾蜍體長達15~20釐米。年產卵約3.5萬粒;蝌蚪可耐受2.5%的鹽水。成蟾能消滅大量危害蔗田的害蟲,生活力強,易於適應新環境,曾被許多地區引進防治蟲害。 [1] 
蟾蜍常有遷徙行為。例如,美國達科他和明尼蘇達兩州曾有百萬只以上的大平原蟾蜍向北遷徙,持續35~40天。蟾蜍一般壽命10餘年,長壽的可達31年。蟾蜍皮膚腺和耳後腺的分泌物可製成蟾酥,能配製多種中成藥(如六神丸等)。蟾蜍的皮膚和卵,人食後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