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蟹會

鎖定
《蟹會》出自《陶庵夢憶》,是明朝張岱所創作的一篇散文 [1-4] 
作品名稱
蟹會
出    處
《陶庵夢憶》
作    者
張岱
創作年代
明朝
作品體裁
散文

蟹會作品原文

食品不加鹽醋而五味全者,為蚶、為河蟹。河蟹至十月與稻梁俱肥,殼如盤大,墳起,而紫螯巨如拳,小腳肉出,油油如螾蜒 [1]  。掀其殼,膏膩堆積,如玉脂珀屑,團結不散,甘腴雖八珍不及。
一到十月,餘與友人兄弟輩立蟹會,期於午後至,煮蟹食之,人六隻,恐冷腥,迭番煮之。從以肥臘鴨、牛乳酪。醉蚶如琥珀,以鴨汁煮白菜如玉版。果瓜以謝橘、以風慄、以風菱。飲以玉壺冰,蔬以兵坑筍,飯以新餘杭白,漱以蘭雪茶。由今思之,真如天廚仙供,酒醉飯飽,慚愧慚愧。 [2] 

蟹會白話譯文

不需要加鹽、醋等調味品,但仍是五味俱全的食品就屬蚶、河蟹了。河蟹在十月份和糧食一起成熟,它的売像盤子一樣大,突起在身體表面,還有像拳頭一樣大的蟹螯,蟹腳的肉就像蚓蜓濃密而飽滿。打開它的外殼,裏面就像玉脂珀屑,堆積的膏膩聚在一起不散開,它的甘美就是八珍也比不上。
一到十月份,我就和朋友、兄弟、長輩一起成立蟹會,相約下午一起煮螃蟹吃,每人六隻,因為擔心冷了有腥味所以就多次反覆燒煮。桌上還有肥臘鴨、牛乳略。醉蚶就像琥珀一樣,用鴨汁煮白菜像是玉版筍。瓜果有謝橘、風慄、風菱。喝着美酒,用兵坑筍做蔬菜,吃的是餘杭新產的精米,用蘭雪茶來漱口。現在想起來,當初能吃到如同天上的神廚做的仙人才能吃到的美味,酒足飯飽,真是令人慚愧。 [3] 

蟹會作者簡介

張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末文學家。出生於官宦之家。一生未曾做官,過着落拓不羈、遊山玩水的“風雅”生活。自稱“少為紈禱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童孌,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事,好花鳥,兼以茶淫桔虐,書蠹詩魔”(《自為墓誌銘》)。明亡後,“無所歸止,披髮入山,為野人”(《陶庵夢憶序》)。清康熙初,參與編修《明史紀事本末》。著作頗豐,以小品散文著稱。有《螂媛文集》《石匱書後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數種行於世。 [4] 
參考資料
  • 1.    張岱.陶庵夢憶 西湖夢尋:華夏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197
  • 2.    (明)張岱著;梵一編著.《陶庵夢憶》:黃山書社,2016.01:第191頁
  • 3.    (明)張岱著;周倩譯評,陶庵夢憶,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7.01,第366頁
  • 4.    陸亞萍,駱自強,詹丹主編.大學語文 修訂版: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08:第10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