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蝶戀花·春暮

鎖定
《蝶戀花·春暮》是一首惜春傷時之作,作者存疑,有李冠之説和李煜之説。時節已過清明,桃杏芳香依然。小雨之後,淡月朦朧。信步亭皋,忽聞鞦韆架上,笑語輕盈,勾起了心中的萬縷相思。此詞通過作者暮春夜晚漫步時所見的景色,表達了作者起伏揚抑的傷春、相思情懷。全詞以清景無限來烘托、暗示人物情感的變化,營造出一種深婉優美的意境。全詞寫得輕柔纖巧,婉麗多姿。
作品名稱
蝶戀花·春暮
作    者
李冠/李煜
創作年代
北宋/南唐
作品出處
《全宋詞》
文學體裁

蝶戀花·春暮作品原文

蝶戀花·春暮
遙夜亭皋閒信步。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雲來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誰在鞦韆,笑裏輕輕語。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1] 

蝶戀花·春暮註釋譯文

蝶戀花·春暮字詞註釋

①蝶戀花,詞牌名,分上下兩闋,共六十個字,一般用來填寫多愁善感和纏綿悱惻的內容。此詞於《唐宋諸賢絕妙詞選》、《類編草堂詩餘》、《詞的》、《古今詩餘醉》等本中均有題作“春暮”。 [1] 
②遙夜:長夜。亭皋:水邊的平地。《漢書·司馬相如傳上》:“亭皋千里,靡不被築。”閒:吳本《二主詞》誤作“閉”。信:吳訥本、呂遠本、侯文燦本《南唐二主詞》作“倒”。王仲聞《南唐二主詞校訂》雲:“倒步不可解,必信步之誤。”劉繼增《南唐二主詞箋》雲:“舊鈔本作信。”
③風約住:下了幾點雨又停住,就象雨被風管束住似的。
④杏:《尊前集》、《唐宋諸賢絕妙詞選》、《類編草堂詩餘》、《詞的》、《古今詞統》作“杏”。《歐陽文忠近體樂府》注:“一作杏。”依依:《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醉翁琴趣外篇》、《樂府雅詞》、《花菴詞選》、《類編草堂詩餘》、《唐宋諸賢絕妙詞選》、毛訂《草堂詩餘》、《詞的》、《古今詞統》均作“依稀”。《歐陽文忠近體樂府》羅泌校語云:“一作無言。”暗度:不知不覺中過去。春暗度:《尊前集》作“風暗度”。《歐陽文忠近體樂府》、《花菴詞選》、《醉翁琴趣外篇》、《樂府雅詞》、《唐宋諸賢絕妙詞選》、《類編草堂詩餘》、《詞的》、《古今詞統》、《古今詩餘醉》、《歷代詩餘》、《全唐詩》作“香暗度”。
⑤誰:《樂府雅詞》作“誰”。《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羅泌校語云:“誰,一作人。”在:《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醉翁琴趣外篇》、《樂府雅詞》作“上”。《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注:“一作在。”
⑥一寸:指心,喻其小。緒:連綿不斷的情絲。“千萬緒”有千絲萬縷的意思。
⑦安排:安置,安放。 [2-3]  [1] 

蝶戀花·春暮白話譯文

夜間在亭台上踱着步子,不知道為何清明剛過,便已經感覺到了春天逝去的氣息。夜裏飄來零零落落的幾點雨滴,月亮在雲朵的環繞下,散發着朦朧的光澤。桃花、杏花在暗夜的空氣中散發着幽香,不知道在園內蕩着鞦韆,輕聲説笑的女子是誰?對她千萬般思念,在遼闊的天地裏,竟無一處可以安排“我”的相思愁緒。 [4] 

蝶戀花·春暮詩詞格律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遙夜亭皋閒信步。
○●○○○●▲
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
○●○○,●●○○▲
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雲來去。
●●●○○●▲,○○●●○○▲
桃杏依稀香暗渡。
○●○○○●▲
誰在鞦韆,笑裏輕輕語。
○●○○,●●○○▲
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

蝶戀花·春暮鑑賞評價

蝶戀花·春暮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抒情詞,寫的是作者在夜間出外散步時的所見所聞和引起的一系列感慨。
詞的開頭就點明瞭散步的時間和地點:水邊平地,剛過清明的暮春之際。作者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為春光將逝而感傷,因而在夜間不願就寢,索性出門跑到水邊空曠之地獨自徘徊。“數點”兩句是他的耳聞目見:剛剛聽到幾點雨聲,卻被吹來的春風攔住而聽不見了。“約”字煉得極為出色。天上的月亮因積有云層而艨朧不明,一個“淡”字用得形象而生動。“雲來去”三字不但形象鮮明,而且把約住雨聲的風的作用也表露出來了。這兩句,上句是耳聞,下句則是目見,行筆錯落有致。
下片起句卻是從嗅覺得來。剛過清明,正是桃花杏花盛開之際,值此月夜,輕風送來花香,沁人心脾。由於是朦朧月色,紅的桃花白的杏花自然看不分明,只是“依稀”可見,而花香也只能感覺是暗中送到。作者在這裏用的是白描手法,卻極真實。下面“鞦韆”兩句,曾影響了以後的蘇東坡。蘇軾也用《蝶戀花》調,其下片就從李詞脱胎而來。蘇詞雲:“牆裏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唐宋年間流行鞦韆遊戲,富貴人家多設置鞦韆取樂。此時作者閒步水邊,風聲、月色、花香觸動情懷、引起遐想之際,忽然聽到近處有婦女在打鞦韆,傳來一陣陣輕聲笑語。作鞦韆戲者説些什麼話雖聽不真切,但不斷飄來的鶯鳴燕囀,對他來説卻是一番刺激。從結尾兩句,可知作者因意中人不在身邊,以致經常使他魂牽夢縈。今夜出來漫步,也可能出於排遣對意中人的相思之苦。“一寸”指心之所在。,一顆心總是思念對方,牽動情懷千頭萬緒,因而感到人間雖然廣闊無邊能容納萬物,可是竟沒有一個可以安排自己的愁緒的地方。一副彷徨無告之態可掬。作者其所以因春暮而感傷,月夜出來在水邊躑躅,從詞的終拍兩句可以找到答案。
這首詞是典型的婉約詞,是當時詞風影響下的產物。雖無積極意義,但寫景鮮明。寫情真切,以景人情,情景交融,極其自然。而詞中不用典故,語言淺近,讀起來委婉動人。所以,此詞在藝術表現上有它的特色。 [3]  [5-7] 

蝶戀花·春暮名家點評

明·陳繼儒《南唐二主詞彙箋》引語:何不寄愁天上,埋憂地下?
明·潘游龍《南唐二主詞彙箋》引語:“沒個安排處”與“愁來無着處”並絕。
明·沈際飛《草堂詩餘正集》卷一:(“數點雨聲”二句)片時佳景,兩語得之。……“愁來無着處”,不約而合。
清·沈謙:“紅杏枝頭春意鬧”、“雲破月來花弄影”,俱不及“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雲來去”。 [1] 
薛礪若《宋詞通論》:此詞與張先、宋祁作風極相類,設混於子野詞中,幾乎無從辨認。
劉逸生《宋詞小札》:這首詞寫一個青年人常會碰到的意外和因此惹起的無端煩惱。事情本是瑣細的。他在春夜的閒行中偶然聽到隔牆的笑語聲,如此而已。但正因其瑣細,要寫得委婉動人,又實在不易。作者的高明之處,就在於恰當地安排了一個同青年人的傷春情懷十分和諧的環境和氣氛,然後讓那感情自然地伸展開去。 [3] 

蝶戀花·春暮作者考證

關於此詞作者,向有不同説法。宋楊繪《時賢本事曲子集》以為是李冠作,《唐宋諸賢絕妙詞選》、《類編草堂詩餘》、《詞的》、《古今詞統》、《後山詞話》、《詞品》、《渚山堂詞話》等均是此説,王仲聞《南唐二主詞校訂》也傾向於是李冠作。而《歐陽文忠公近代樂府》中載為歐陽修作。以為此詞是李煜作的有《尊前集》、《花草粹編》、《全唐詩》、《歷代詩餘》、《南唐二主詞》等。 [1] 
李冠,字世英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真宗天禧中前後在世。與王樵、賈同齊名;又與劉潛同時以文學稱京東。舉進士不第,得同三禮出身,調乾寧主簿。冠著有《東皋集》二十卷,不傳。存詞五首。《宋史本傳》傳於世。 [8] 
李煜(937年―978年),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峯居士。漢族,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李煜書法、繪畫、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相見歡·獨上西樓》等。
參考資料
  • 1.    張玖青編著.李煜全集彙編匯評匯校:崇文書局,2011:47-48
  • 2.    梅影三疊編著.人生自是有情痴 古典詩詞之寸縷相思: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2:214-215
  • 3.    (宋)王禹偁等著.宋詞三百首鑑賞大全集 超值金版:新世界出版社,2011:68-69
  • 4.    牧原著.中國最美的情詩:中國長安出版社,2012:2-3
  • 5.    唐圭璋,鍾振振主編.唐宋詞鑑賞辭典:安徽文藝出版社,2006:267-268
  • 6.    蘭東輝主編.宋詞三百首鑑賞辭典:中國書籍出版社,2011:29
  • 7.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編.《春江花月夜 歷代詠春詩鑑賞》: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107-109
  • 8.    林力 肖劍主編.宋詞鑑賞大典 (上、中、下卷):長征出版社,1999年: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