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食蟲目蝟科動物)

鎖定
蝟,又名刺蝟、 [2]  刺球子、刺蝟蝟,是食蟲目蝟科蝟屬動物。身體粗短而肥胖,體長25釐米左右。除肚子外,刺蝟全身佈滿硬刺,嘴尖,耳小,四肢短,5趾均具爪,爪很發達。蝟的鼻子非常長,觸覺和嗅覺靈敏。 [3] 
蝟廣泛分佈於亞洲、歐洲、非洲的森林、草原和荒漠地帶。 [4]  蝟的生活環境多樣,白天在洞中休息,夜晚出來覓食。通常在灌叢、樹根、倒下的樹木等隱蔽的地方築窩,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幼鳥、鳥蛋、蛙、蜥蜴等,偶爾也吃植物。狼、狐狸和貓頭鷹等動物是刺蝟的天敵。蝟是異温動物,在秋末開始冬眠,休眠期大約有5個月。在受驚或遇敵時,全身硬刺豎立,身體捲成刺球狀,頭和四肢均不可見。刺蝟年產仔1~2胎,每胎3~6仔。妊娠期為35~37天,壽命大約為7年。 [3] 
蝟已被中國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5] 
別    名
刺蝟
中文學名
動物界
亞    門
脊椎動物
哺乳綱
食蟲目
分佈區域
廣泛分佈在歐洲亞洲北部,中國的北方和長江流域
保護級別
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名錄

別稱

沙漠刺蝟 沙漠刺蝟
蝟即刺蝟,又稱蝟鼠 [1] 

蝟的類型

我國蝟科計有6屬7種,分佈最廣的是刺蝟,身體背面密生粗硬棘刺,耳較短,不伸出棘刺。從東北、華北至長江中下游都能見到。捕食各種無脊椎動物和小型脊椎動物,兼食根、果、瓜等植物。年產1-2胎,每胎3-6仔。大耳蝟外形似刺蝟,但耳較長,突出於棘刺之外,見於內蒙、新疆等地。南方有中國鮑蝟、小毛蝟和海南新毛蝟,它們都是鼠形而無棘刺的種類,背部被毛、尾細長。

字義解釋

漢字信息

【漢字】蝟、蝟
【拼音】wèi
【詞性】名詞
鄭碼】QMKQ,U:732C,GBK:E2AC 【五筆】QTLE
【筆畫數】12【部首】犭【筆順編號】353251212511
【釋義】ㄨㄟˋ 形聲。字從犬從胃,胃亦聲。“胃”意為“穀倉”。“犬”與“胃”聯合起來表示“一種全身長刺,用身體捲縮滾動的辦法把瓜果刺在身上帶回洞穴的動物”。本義:一種身體本身像穀倉的動物。

詳細解釋

1、獸名。即刺蝟 [hedgehog]
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食蟲目,蝟科。〔刺蝟〕哺乳動物,身上長有硬刺,晝伏夜出,吃鼠、蛇、昆蟲等,對農業有益。簡稱“蝟”,如“~集”(喻事情繁多,如刺蝟的毛聚在一起)。
如:蝟毛(蝟之毛。比喻眾多);蝟縮(刺蝟遇敵則縮。比喻人畏縮不前);蝟慄(指蝟身上的毛刺);蝟鼠(蝟的別名)
矢如蝟毛。——宋·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
《東周列國志》第四回:“路間,遇二童子,指曰:‘此獸名曰蝟。常伏地中,啖死人腦,若捶其首即死。’”
2、指蝟毛。形容眾多 [hedgehog's hair]。如:蝟立(蝟毛豎起。多比喻因恐懼而毛髮聳起);蝟列(蝟毛豎列。形容多而密);蝟附(紛紛歸向);蝟合(比喻紛紛集結);蝟起(喻事變紛起,如蝟毛竦豎);蝟結蟻聚(喻人多而聚集在一起)。

方言集匯

◎粵語:wai6
◎客家話:[客英字典] vui5 [寶安腔] wui3 [梅州腔] wi5 wui5 [台灣四縣腔] wi5 [海陸豐腔] wui5

常用詞組

蝟集】 wèi jí
[as numerous as the spines of a hedgehog] 像刺蝟的硬刺那樣多,比喻事情多且集中
華榱蝟集而縱橫。——俞安期《衡嶽賦》
公事蝟集,急待處理。
參考資料
  • 1.    董澤宏編著,《食療本草》白話評析,動物、水產篇,人民軍醫出版社,2015.08
  • 2.    (法)儒勒·列那爾著;王維克譯,自然界的印象,浙江文藝出版
  • 3.    胡燁編著,哺乳動物,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3.07,第42頁
  • 4.    劉少宸主編,動物樂園,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12,第32頁
  • 5.      .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引用日期2023-06-24]